•       本社经常接到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澳门、新加坡及本港等国家、地区的一些老年作者寄来的纸质书稿,有些书稿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给我们的审稿工作带来不便,故友情提醒:本社从现在起不再接受纸质书稿,一律改为电子书稿,书稿统一发邮箱zggjwycbs@163.com,请大家周知。
  •               紧急通知

       本网站多次受到黑客攻击,不少图书资料丢失,若您的图书资料在本网站无法查到,请发邮件至zggjwycbs@163.com与本网站取得联系,特此通知。
当前位置:主页 > 图书分类 > 其他类 >

脏腑腹诊点穴法

\

自  序

       清代名医王清任曰:“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疗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这说明了,历代中医均十分重视“脏腑学说”,脏腑是藏象(脏腑)学主要的内容。

       有关于中医藏象(脏腑)的起源,可追溯至有文字记载的甲骨文时期,约公元前 14~公元前 11 世纪的商朝时代后期。当时的甲骨文记载有首、面、口、耳、目、鼻、舌、齿、手、足、颈、腋、臀、腿、膝、心、骨、血等解剖部位和结构,并记载有疾首(头疾)、疾腹(腹疾)、疾目、疾耳、疾齿、疾鼻等五官疾病。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成书之后,中医的藏象(脏腑)学说才逐渐成形,形成了以“五藏”为中心,内联六腑、包络四肢五窍百骸的中医整体理论体系。在之后的两千多年中,中医脏腑学说不断完善,并运用于中医学的各个医养领域之中,除中医主流医学之外,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百家争鸣的中医流派,包含了脏腑腹诊点穴流派。

       脏腑腹诊点穴流派是脏腑病变在腹部的特有表现,通过相关的辨证诊断方法,而利用点穴推拿治疗相关脏腑病变的一种诊疗方法。中医腹诊据有历史记载,至今有两千多年。其理论体系源于《黄帝内经》,临床实践体系源于《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杂病论》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内容涉及腹证,两书为腹诊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了当今腹诊的发展。
 
        我从医学院校毕业至今二十多年,同时也继承了祖辈的手艺,一直在推拿行业工作,除了现有 1999 年创始的“康乐盲人保健按摩中心”外,还于 2002年创办了一所以培养推拿人才为主的“莆田市城厢区闽医堂海峡职业培训学校”,同时发展了“闽医堂”医疗和养生连锁直营和加盟机构数百家,培养了三千多名高级推拿持证人才和近万名推拿职工,将以脏腑点穴为主的推拿职业推动到全国各地和国外一些地区。

       我于 2014 年起,相继主编并出版了《中医学》《中医康复理疗学》《小儿推拿诊治学》三本书,并参与制定了推拿职业鉴定标准及题库,奠定了我在医养行业中的基础。

       虽说入行易,精通难,但有时一入行就做了一辈子。为了更好地把技艺保留下来,我和冯医生一起坚守并发展脏腑腹诊点穴事业,在工作中学习了同系别的其它分支,如脏腑图点穴法、脏腑经络点穴法、汉方腹诊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相互协作、交流和总结经验,并将前辈的临床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通过近十五年来的日常记录和整理,完成了《脏腑腹诊点穴法》一书。这本书融汇了中医前辈和祖辈的智慧,以及我和冯医生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和心得。

       本书仅供同行参考,由于学科专业、时间、篇幅和插图技术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界人士不吝指正。谢谢!
 

                                                                     闽医堂、儿医堂、辅家私人医生品牌创始人:杨忠锋医师



                                           目   录

第一章  脏腑腹诊点穴理论基础

第一节 脏腑的基础知识……………………………………………… 002
第二节 气、血、津液、精、神的基础知识… ………………………… 009
第三节 人体脏腑整体联系论………………………………………… 011
第四节 人体脏腑整体致病论………………………………………… 014
第五节 治则… ………………………………………………………… 020
第六节 预防… ………………………………………………………… 022

第二章  脏腑腹诊点穴诊断体系

第一节 腹诊发展史概述……………………………………………… 026
第二节 腹诊入门基础… ……………………………………………… 027
第三节 腹诊胸腹分区法……………………………………………… 029
第四节 腹诊的诊断方法……………………………………………… 030
第五节 腹诊临床辨证与应用………………………………………… 037

第三章  脏腑腹诊点穴实践体系

第一节 脏腑腹诊点穴手法基础与点穴步骤… …………………… 048
第二节 脏腑腹诊点穴手法之补泻… ……………………………… 050
第三节 脏腑腹诊点穴疗法重点用穴关系表… …………………… 051
第四节 脏腑腹诊点穴手法技巧与注意事项… …………………… 052
第五节 脏腑点穴手法补泻的运用原则… ………………………… 053
第六节 脏腑点穴中的症状分析……………………………………… 054

第四章  脏腑点穴常用腧穴定位与功用表

第一节 头颈部常用穴与功用………………………………………… 058
第二节 上肢部常用穴与功用………………………………………… 059
第三节 胸腹部常用穴与功用………………………………………… 062
第四节 腰背部常用穴与功用………………………………………… 066
第五节 下肢部常用穴与功用………………………………………… 071

第五章  脏腑腹诊点穴临床辨证治疗

第一节 月经不调… …………………………………………………… 076
第二节 闭经… ………………………………………………………… 079
第三节 胃脘痛… ……………………………………………………… 081
第四节 便秘… ………………………………………………………… 082
第五节 失眠(不寐)… ………………………………………………… 084
第六节 风眩(高血压)… ……………………………………………… 085
第七节 胆石(胆结石)… ……………………………………………… 087
第八节 消渴(糖尿病)… ……………………………………………… 088
第九节 水肿… ………………………………………………………… 089
第十节 阳痿… ………………………………………………………… 091
第十一节 肥胖(减肥)… ……………………………………………… 092
第十二节 乳癖(乳腺增生)… ………………………………………… 094
第十三节 胸痹(心绞痛)… …………………………………………… 095
第十四节 癥瘕(卵巢囊肿、子宫肌瘤)… …………………………… 096
第十五节 盆腔积液(带下、少腹痛、腰痛)… ……………………… 097
第十六节 阴挺(子宫脱垂)… ………………………………………… 098
第十七节 漏尿… ……………………………………………………… 099
第十八节 脏腑点穴经验治疗案例… ……………………………… 100

参考文献……………………………………………………………………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