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经常接到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澳门、新加坡及本港等国家、地区的一些老年作者寄来的纸质书稿,有些书稿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给我们的审稿工作带来不便,故友情提醒:本社从现在起不再接受纸质书稿,一律改为电子书稿,书稿统一发邮箱zggjwycbs@163.com,请大家周知。
  •               紧急通知

       本网站多次受到黑客攻击,不少图书资料丢失,若您的图书资料在本网站无法查到,请发邮件至zggjwycbs@163.com与本网站取得联系,特此通知。
当前位置:主页 > 图书分类 > 艺术类 >

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

\



自   序
 

       作为一位花鸟画家,无疑应该去画各种花、各样鸟。明花、明鸟,然而我居住在山区,更有条件去画山区常见之物象,我画的柞蚕蛾就是山区的一大经济特收的产物。它是中华民族的特产,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自豪。远古以来,就为人类的生活作出了绝对的贡献。

        古时,上至王孙公子,下到黎民百姓都穿过用柞蚕茧做成的丝织品,绫、罗、绸、缎、粗布拉衣,为人们供暖解寒。

        宴席中吃过的茧蛹,雄蛾酒就是用柞蚕蛾雄研制而成,对人体健康起到保健作用。东北三省乡下人看过它,放养它,它一-生三次形体。一蚕,吃柞树叶,其它树叶不吃,故叫柞蚕。二茧蛹。三柞蚕蛾,最美、最美的时刻是蛾,蛾与昆虫中的蝴蝶相似,它外形优美,颜色雅气,别俱韵致。也非常非常的入画。参加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丝不尽》就是画的柞蚕蛾,从古至今也有多位画家专门画蝴蝶,把蝴蝶的美呈现给人们赏之,而我偏爱表现柞蚕蛾的美,它能供人们欣赏,.又为山区民众带来经济收入,从我们祖国看,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都有养柞蚕的习惯(不是桑蚕,桑蚕是南方产物)。其中辽宁为最,山区民众几乎家家户户都养。

       共和国建立以来,更非常重视发展柞蚕,科学管理柞蚕事业。我1962年开始构思创作中华柞蚕蛾画幅,表现柞蚕蛾的自然美。柞蚕繁殖期,每年近二十天左右,废寝忘食,刻不容缓的观察,写生柞蚕蛾,年年不断,进行了三十八年,积累了上千幅蚕蛾写生稿,多次易稿修整,终于把柞蚕蛾的美搬到了中国的艺术殿堂,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它欣赏它。蚕蛾画更成功的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项空白,得到众多观赏者的喜爱,同道们的认可,收藏者的青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值暮年,欣然回故;蛾蛹皆是画,半生写乡情。
 
 
鲁昔君
辛丑年春月八十八岁


 
画里画外皆大爱
——我与鲁昔君先生忘年之交情


        鲁昔君先生长我二十九岁。

        我与先生相识于二零零六年季夏。先生应邀在山东莱州举办《鲁昔君个人书画作品展》,布展前期先生游览“文峰山”、造访《郑公碑》,不辞疲倦,对当地历史人文绕有兴致,在我对此不是甚解之时得知先生祖籍是山东。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当脚踏祖辈生活过的大地时涌上心头的思绪都是情啊!

        我对先生的敬仰油然倍增。

        见到先生的画作最吸引我的是“中华柞蚕”系列。为此我问过先生很多,先生均有回应。或当面交谈或书信或提供资料。用先生的话说“为我答疑解惑是抒发情怀”。忘年之交就这样练成了,我也成了“懂”先生的人了。

        中华柞蚕是一种优质蚕种,是辽南大地的一张名片。先生选柞蚕题材可见对家乡的热爱。可柞蚕从没有人画过,没有可参考的表现形式,何况蚕有蛾、虫、蛹、茧多种形态,系统地表达谈何容易,可先生在1960年代便投入了这条探索之路。

        先生成功了!先生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艺术语言符号。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项空白,作品在一次又一次的国展中得到殊荣。

        成功背后先生付出了非常人所能克服的种种磨难,承受着生活的压力,遭受过身体的摧残,最艰难的还是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几十年,几百次,上千稿的反复改进、再改进……

        先生的作品题材丰富。作品处处可见辽南地域风情,无论春秋还是冬夏,浓郁的生活气息终会扑面而来。

        观赏中既能感受到先生独特的风格更能看到中国书画传统功底。细细品味时常常被引入遐想,颓尾的家鸡、懒散的春猫、草丛中的肥猪……让人自然进入农家生活场景,激起细腻的体感;远山、近坡、密林、幽谷又会让人身临其境……百看不厌、难以移足。
 
        先生长寿,笔耕不辍,新作频出。作品集出版之时喜逢先生米寿。

        谨以此向先生致敬!
        祝愿先生健康长寿!

 
杨京涂
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