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经常接到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澳门、新加坡及本港等国家、地区的一些老年作者寄来的纸质书稿,有些书稿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给我们的审稿工作带来不便,故友情提醒:本社从现在起不再接受纸质书稿,一律改为电子书稿,书稿统一发邮箱zggjwycbs@163.com,请大家周知。
  •               紧急通知

       本网站多次受到黑客攻击,不少图书资料丢失,若您的图书资料在本网站无法查到,请发邮件至zggjwycbs@163.com与本网站取得联系,特此通知。
当前位置:主页 > 图书分类 > 文学类 >

安庆工科高校始建实录

\


 
 
                                   自    序
 
 
      正当我在安庆二中党政领导下,与师生携手共建“特色二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时刻,也正当我完成《高中数学复习指要》初稿,拟集中三年课余时间与节假日,提炼、修订成上、中、下三册以冀出版之时,忽接借调去始建安庆工科高校的指令,这真叫“赶着鸭子上架”,令我意外。在那组织之命不得违的年代,我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廿三日去当时的安庆市文教办上班。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班”一上就是十五载,竟让我与这一陌生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退休。
       安庆,应该有自己的工科高校,这既是历史的呼唤,也是现实的诉求。这座曾为安徽省省会长达170余年的历史文化名城,高校也曾有过历史的辉煌。然而,自安大、高工(时为中专)南迁芜湖后,直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磅礴于世界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安庆才仅有一所师范院校。在安徽当时的17个地市中,是高校发展最滞后的省辖市,这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新技术革命已使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安庆就不能再没有自己的高级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基地,不能再没有持续提高本地在岗科技人员素养的培训中心,不能再没有自己的技术革新与科技开发的母体。一句话,不能没有自己的工科高校。
        基于这个共识,在全国高校紧缩的年代,安庆终于于一九八五年以市拨10万元(分两次,每次5万元)的起步资金,启动了始建安庆工科高校的工程。尽管这是迟开的工程,但毕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重大抉择。正是这一正确抉择,调动了市内市外,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办学积极性。我也与众多的创业者们一样,以办成这所高校为自己的终身职责而守望在市郊的原野。也许,正是这一心心相印的信念,方使这一襁褓中的安庆工科高校在最不利于她成长的年代,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还有了一定的发展……
这段历史值得回顾。不仅因为她是安庆工科高校的始建,更重要的是透过其创建十五年所走过的路程,对有效建构立足地方、高质量服务于地方的特色院校的探究,可提供诸多值得人们深思与探讨的问题。
        我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理应主动参与。但因退休后即从事民办教育,潜心于对“主动适应于社会变革与人的终身发展”的“全新教育”的探究,故拟待二次全退后再作考虑。这样,就为难了已接受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校史编撰的同志。为不过多地增加编撰同志的困难,我便挤出时间编写了这本《安庆工科高校始建实录》,以供校史编撰同志的参考。好在建校文稿均出自我手,且原稿的底稿或复印件多在。
        校史,应基于史实。本着对历史负责,我在撰写中尽可能多的实录原稿。对原稿,除对当时在编排中出现的个别遗漏或错别字作了更正外,一律保持了原貌。事涉我个人,也只好尊重历史,不予规避了。
        诚然如此,但在述史过程中,难免不流露出编者的史观。为避免受我对问题认识的影响,还是将其作为我个人的著作面世,以成一家之言。
        因时间仓促,有些原始资料尚未找到,想用的照片身边又没有。故对有些事件的记述,多有不详之处;应为本稿增辉的照片也未能尽上,深为遗憾。在此特向当事者致以深深的歉意。
        十五年的春风秋雨,十五载的阴晴圆缺,都已随着日月的更替而化归为历史。回顾这已逝的十五个春秋所走过的路程,我确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然而总有唠叨无新意,欲语又忘言之感。这也许就是自然规律所致吧,不是“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所能解决的。
       书虽成,意难尽。千言万语凝成三句话:一是由衷感谢时任各级领导、亲朋与挚友,对我一往情深的关怀与支持;二是敬请知情者予以匡正;三是藉此告慰为支持我的工作,在城里独撑相夫教子与工作重任而积劳成疾的贤妻汪菊生,二十年前即驾鹤蓬莱的在天之灵。
 
                                                        章能全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初稿於安庆全新学校
                                   二〇一九年二月一日修改于安庆求真斋


 
                                          目    录
 
第一章    创建概述
一、顺应时势  “七五”艰难起步 2
(一)市政府拟建安庆工科高校 2
(二)省政府开出了办学“许可证” 2
(三)始建“安庆化工大专班” 3
(四)两改校名 5
(五)前三年发展 5
(六)在“维持现状”的两年中 9
二、再明方向  “八五”谋求发展 11
(一)市委将发展“工专”列入市“八五”计划 11
(二)市委确定筹建机制与方案 13
(三)“工专”筹备领导小组卓有成效的工作 14
(四)“八五”期间的实质性发展 17
三、立足建成  “九五”继展新容 24
四、急寻出路  “路转溪桥忽现” 28
五、迫于形势  增设“省教院安庆教学点” 29
 
第二章    创建大事记
一九八五年 34
一九八六年 37
一九八七年 39
一九八八年 41
一九八九年 44
一九九〇年 46
一九九一年 48
一九九二年 53
一九九三年 60
一九九四年 69
一九九五年 73
一九九六年 79
一九九七年 85
一九九八年 88
一九九九年 92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专业设置
一、组织机构 94
(一)市级领导机构 94
(二)校级组织机构 96
(三)校中层组织机构 97
二、专业设置 98
 
第四章    主要建校资料选编
一、工科高校始建 101
(一)工作计划与总结 101
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力求发展 101
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建校治校之本 105
稳定是为了发展 111
在巩固提高中,力求为发展准备条件 116
抓住机遇    加速发展 122
在发展中寻求再发展之路 127
要在“建成” 134
加大筹建力度    再创建校新成果 142
(二)请示与报告 148
关于合工大安庆教学点状况的报告 148
关于将合工大安庆教学点建成为工业专科学校的实施建议 152
关于安庆工业专科学校筹建情况及发展方向的汇报 154
(三)论文与讲稿 159
增强教学管理合力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59
抓住机遇发展我市高等教育事业 167
力建工科高校是实施我市跨世纪战略的必然要求 169
(四)重要书信 173
就筹建徐锡麟教育基金会致海内外同仁 173
附:徐锡麟烈士传略 174
筹建中的安庆工业专科学校致海内外高贤 176
筹建中的安庆工业专科学校致安庆高工校友 178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 181
安贫乐教  遵规索道(节录) 181
业精于勤 18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跨世纪任务 184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设想 223
树立优良学风,努力使参训校长达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 235
三、师资培训 243
安庆市初中教师全员培训教育教学实施细则 243
心系教师乐助学  力争再上一层楼 249
期末话复习 255
把住培训规律  再创新的成绩 260
坚持就能胜利 266
谈笑凯歌还——安庆市初中教师全员培训剪影 271
重在自学 271
沿着这条思路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272
乘胜前进 273
一定要按教学规律办事 275
再创辉煌 277
胜利,就在坚持努力之中 278
认清形势  全力冲刺 280
谈笑凯歌还 283
四、著作简述 284
(一)农村教育论稿 284
选题新颖  视角独到 金汉杰  /  284
探索教育规律   展示敬业风貌 人可  /  286
(二)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287
前    言 287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289
前    言 289
后    记 290
(四)素质教育纵横谈 291
前    言 291
后    记 292
 
对建构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特色职院之浅见
(代跋)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