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经常接到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澳门、新加坡及本港等国家、地区的一些老年作者寄来的纸质书稿,有些书稿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给我们的审稿工作带来不便,故友情提醒:本社从现在起不再接受纸质书稿,一律改为电子书稿,书稿统一发邮箱zggjwycbs@163.com,请大家周知。
  •               紧急通知

       本网站多次受到黑客攻击,不少图书资料丢失,若您的图书资料在本网站无法查到,请发邮件至zggjwycbs@163.com与本网站取得联系,特此通知。
当前位置:主页 > 书评与文摘 >

莫言作品遭遇年底结单退货 影视取文学而代之



 

  1988年初,由莫言原著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摘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导演张艺谋把功劳记在了原著上,他对朋友和媒体说:“中国文学驮着中国电影走出了国门。”

  2014年底,某出版社在与各家书店结单时,发现其出版的莫言多部小说遭到退货,退货量高达950万元码洋,占总印数的百分之十。

  在昨天举行的第三次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上,这一旧一新两则消息被与会的文学界人士相继提起,映照出文学在当下的境遇,似乎坐实了一个判断:文学正面临危机。

  文学的地位去哪了?面对如此众声喧哗的世界,文学如何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

  莫言作品被退货背后,影视正取文学而代之

  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有出版界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950万元码洋被退货,按照每本书定价40元来算,意味着在过去一年里,有23万册由某出版社出版的莫言作品到了书店却没有卖出去。

  文学正在失去曾有的引领地位,表现之一,就是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发生了转化。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影视剧借助文学而改编,现在影视剧的改编,还有多少依赖小说?徐克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和郑晓龙的电视剧《红高粱》,都和小说原著相差十万八千里。就拿我自己来说,也在从电视剧里寻找可以改编成长篇小说的题材和作品。”

  没有哪个文艺样式比长篇小说更依赖思想,如今影视取文学而代之,意味着思考让位于能够带来快感的视觉享受,长此以往,将影响整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这让不少文学界人士感到忧心忡忡。

  碎片化既是当下阅读现状,也是作家生存现状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大众阅读的碎片化、通俗化、年轻化,共同造成了文学的被边缘化。

  在郏宗培看来,莫言作品被退货,直接反映出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一部文学作品要成为大众公认的高峰,已经不大可能。“我们出版社曾经做过一些超级畅销的文学书籍,比如余华的《兄弟》,但那是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如今,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审美习惯和趣味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优秀作品的认定。”

  与此同时,作家们难以应对当下现实发出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削弱了文学的力量。

  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天的作家和所有人一样,生活在一个个被网络切割出来的很小的片段上,同时对这网络中的绝大部分一无所知。“可以想象,这个时代的作家,要掌握如此复杂的人类经验,讲述如此复杂的故事,在认识上的难度有多大。更不用说由这样经验的割裂造成的很多情感和价值观上的互不兼容,以及对一件事完全不同的看法。”

  文学的声音,依赖于那些只有文学才能发现的真理

  可以说,生活和经验正在远远溢出过去既有的文学经验和文学传统的谱系和视野。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文化格局之下,文学都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与其说我们要求这个世界为文学留出位置,倒不如说文学需要证明自己的声音是有价值的,这声音在所有其他的声音之外,依然值得倾听,能够告诉我们只有文学才能发现的真理,只有文学才能开辟的人类精神生活的区域。”李敬泽这样表示。

  李敬泽的观点是,要想证明自己的声音有价值,文学必须找到自己的途径去认识和表现今天的时代和生活,表达出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所见。“马克思对于巴尔扎克、狄更斯等19世纪的小说家这样评价:关于当时的社会状况,他们提供了比政治家、道德家和新闻记者还要多的东西。这个评价至今没有失效。今天的小说家仍然要思考,什么是那个‘还要多的东西’?那个‘还要多的东西’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