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经常接到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澳门、新加坡及本港等国家、地区的一些老年作者寄来的纸质书稿,有些书稿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给我们的审稿工作带来不便,故友情提醒:本社从现在起不再接受纸质书稿,一律改为电子书稿,书稿统一发邮箱zggjwycbs@163.com,请大家周知。
  •               紧急通知

       本网站多次受到黑客攻击,不少图书资料丢失,若您的图书资料在本网站无法查到,请发邮件至zggjwycbs@163.com与本网站取得联系,特此通知。
当前位置:主页 > 书评与文摘 >

睿智幽默的面孔——读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

  格非是当代实力派作家,早年因短篇小说《迷舟》蜚声文坛至今。他与苏童、余华并称“先锋作家三驾马车”。他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既体现深厚的世界 文学素养,又能曲尽汉语的美与微妙。在其新著散文集《博尔赫斯的面孔》(译林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中,呈现着格非在小说之外的感性与理性的一面, 让人读到了他睿智幽默的面孔。

  《博尔赫斯的面孔》是格非最新的散文集。书中,他的游记、忆旧文章,叙事轻捷,妙趣横生;读书札记和文化短评往往切中要害;文学评论则优美耐读,见解 深透,兼具学术文章和散文之长,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格非一边充满感情地回忆童年时光、学生时代、游历见闻,一边以建立在深厚文学素养与广泛阅读量上的理性 判断,评价诸如马尔克斯、托尔斯泰、福楼拜等欧美经典作家作品。对于一个喜爱并想更多了解他的读者,此书的前一半可谓一个窗口。对于更为广大的文学爱好 者,此书的后半部分相当于一门精彩不容错过的文学公开课。

  多年前以作品深奥著称的格非,如今也开始慢慢改变自己。格非不希望让作品回到谁都看不懂的模样,所以能让读者解决困惑,不仅是格非选取读物的标准,也 是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读者带去的感受。《博尔赫斯的面孔》中的文字,细腻考究之下又透出矜持和顽皮,往往忽然来一句冷幽默,让人大笑不已。小说家写的叙 事散文,自带悬念,节奏感浑然天成。在《乡村电影》《师大忆旧》《乡村教育:人和事》《印度纪行》等文章中,格非记事写人栩栩如生,画面感极强,幽默感十 足,读来令人意犹未尽。

  格非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以往生活的点滴。他的成名作《迷舟》被当做通俗小说退稿的轶事,说明习惯传统文学观念的编辑,对“新小说”的不敏感,从眼前 就轻易滑将过去。他在《师大忆旧》里描述当年风云激荡的岁月:“余华来上海改稿,常到师大借宿。安忆也来过数次,记得一年冬天的午后,她在我的寝室里略坐 了坐,就觉得寒气难耐,便执意要将她家的一个什么暖炉送给我。她给了我镇宁路的地址,也打过电话来催,不知何故,我却终于没有去取。”由此可见,作家需要 对外界事物足够的敏感度,以及好的记忆力,早年形成的感觉,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写作。

  格非兼具一流作家和学者双重身份,所写的文学评论,不落窠臼,历来为读者称道。昆德拉在格非看来是被严重高估的作家,虽然也相当不错,但是还没有优秀 到能与我们心目中真正的大师相提并论。而另一位颇受读者追捧的村上春树,则被格非认为“有去历史化的倾向”。格非眼里的村上春树,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 博览群书,知识面很丰富,有很好的教养,这都是他很厉害的方面。但村上春树回避问题,不敢直接面对历史。或许正是作品这种强烈的虚无主义和失败感迎合了很 多当代人的内心感受。所以这个人是天才,很了不得,但是格非觉得他有非常严重的缺陷。

  这本书以《博尔赫斯的面孔》为书名,足以看出格非对于博尔赫斯的喜爱程度。生活中的格非像博尔赫斯一样,善于寻找新的发现。时代在变迁,他作品中的玄奥,正被当下的生命经验慢慢见证,这或许就是格非的魅力与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