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经常接到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澳门、新加坡及本港等国家、地区的一些老年作者寄来的纸质书稿,有些书稿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给我们的审稿工作带来不便,故友情提醒:本社从现在起不再接受纸质书稿,一律改为电子书稿,书稿统一发邮箱zggjwycbs@163.com,请大家周知。
  •               紧急通知

       本网站多次受到黑客攻击,不少图书资料丢失,若您的图书资料在本网站无法查到,请发邮件至zggjwycbs@163.com与本网站取得联系,特此通知。
当前位置:主页 > 图书分类 > 其他类 >

万物追源—内旋转的物质空间

\

 
                                                  前   言
 
       当世人还在为印度尼西亚的海啸悲伤时,在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的四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这场灾难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它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灾难,面对这个悲惨的场景,人类表现出了无奈,地震难道就是真的不可以预测吗?每当回忆起近数十年来的每一场自然灾害——地震、海啸、飓风、干旱和暴雨,无论哪一件都会让人揪心。
       在历经的千百年来,人类为了能够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关于宇宙的种种学说——“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爆炸论”“灾变说”“层次说”和“星云论”等。在这些学说中,科学家们往往都是为了解决宇宙中的某些方面的问题或者现象而提出的,但是这些理论均无法完全彻底的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甚至于一些理论相互之间还存在着自相矛盾的状况,但是人们又离不开这些理论,所以人们在应用这些理论时,总会给它附加一些这样那样的条件,即使这样仍然是漏洞百出,往往无法自圆其说,以至于招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工作者永无休止的争论。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同样也有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令人困惑不解,譬如万有引力是怎样产生的?地球的磁场是怎样产生的?地震、海啸、飓风为什么无法预见?它们之间有关联吗?地球为什么经历了寒冰期和高温期?现在的地球气温为什么会逐渐升高?为什么干旱正在蔓延,地球上的水都到了哪里?
       而关于物质的微观方面的,“原子学说”也不能够彻底解释物质的微观世界,它总会让科研工作者遇到一系列莫名其妙的现象而无法解释,近些年来科学家又不断的提出一系列新的名词——胶子、夸克等,但是尽管是这样,我们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完美地解释我们所面临的微观世界。
       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内旋转空间理论”,它将会让我们彻彻底底地把物质的微观世界解释清楚,把我们地球上的未解之谜,逐一的详细描述,它也可以完整地解释从星体到宇宙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宇宙的过去和未来,我们可以用内旋转理论来阐述从物质的形成到星体的成因,以及物质和星体的消亡,也可以解释有关宇宙中发生的各种现象。
       在本文的第一章至第六章,是内旋转空间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内旋转空间形成机理,以及内旋转空间的一些基本特性。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本书,请详细、反复地阅读这些章节,在没有把每一个观点搞明白、弄清楚之前,请不要往下进行,否则,你可能会对以后的内容感到不知所云,一片茫然。本文的第七章至第九章,是内旋转空间理论在物质微观世界的具体应用,譬如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以及分子等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理化特性。本文的第十章,是内旋转空间理论在大尺度空间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宇宙空间和太阳系的现状与发展,以及太阳系内部的各个行星的特性描述。而在本文的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是内旋转空间理论在地球空间内的具体应用,主要介绍了地球以及其现状与发展,以及一些地球空间内的自然灾害和自然现象的解释。
       因为这个“内旋转空间”理论体系,是一个“大一统”的理论体系,它所涉及的问题太多太多,涉及的领域也是方方面面的,限于篇幅,笔者没有逐一地进行论述,只能够就一些常见的和那些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来做一个简单的描述,有一些甚至是三言两语,但是只要理论的实质掌握了,其他问题也是同样可以解决的。在本书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和便于读者的理解,我们会把一些理论观点分别放在不同的章节里面进行描述,而事实上,因为是 “大一统”的理论体系,所以在其中一个章节内的理论观点,在其他章节内也是同样适用的,只是有些现象在某些领域可能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在另一些领域则表现得不明显而已。
       在本书中,笔者对一些现实中的微观现象和宏观现象,按照本理论体系重新进行了解释,有一些是我们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譬如磁场问题、星体的演化问题、万有引力问题等,在这里会有一个圆满的解释。但也有一些问题,虽然我们发现了这些现象,但是总没有一个可以用来解释的理论基础,譬如光线弯曲、日珥现象等,在这里会有详细的描述。当然也有一些在以往已经约定成俗的解释,可能会与我们目前形成的理论体系相悖,譬如原子结构问题、反物质问题等。但是笔者认为,既然这样的一套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它就应该完全按照这套理论体系的本来面目去描述、解释这些现象,至于阐述的是否正确,则还要依赖于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去一一地进行验证。
 
 
 
 
 
 
          目       录
 
第一章    空间的形成与空间特性                                   001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C颗粒                          001
第二节    空穴效应与挤压效应                                       002
第三节    空间的形成及其旋转特性                                004
第四节    正K子的空间结构特性                                    005
第五节    负K子的空间结构特性                                    009
第六节    粒子空间的形成及其特性                                011
第七节    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发展趋势                  012
 
第二章    空间的相互碰撞及其演变过程                         013
第一节    K子与C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                           014
第二节    两个正K子空间之间的相互碰撞                      015
第三节    两个负K子空间之间的相互碰撞                      022
第四节    正K子与负K子之间的相互碰撞                        026
第五节    空间碰撞结果的复杂性                                   030
第六节    I、II型外空间的形成及其空间特性                  031
第七节    III、IV型外空间的形成及其空间特性               033
第八节    V、VI型外空间的形成及其空间特性                035
第九节    VII、VIII型外空间的形成及其空间特性            036
第十节    IX型外空间的形成及其空间特性                     038
第十一节    X型外空间的形成及其空间特性                   039
第十二节    高能量空间之间的能量交换                         040
第十三节    新空间的空间特性                                       041
 
第三章    空间的内部结构                                              044
第一节    正K子型空间的演变过程                                 044
第二节   正K子型空间的内部结构                                  046
第三节    空间的内核层                                                 046
第四节    空间的外核层                                                 048
第五节    空间的表层                                                     050
第六节    空间的交换区                                                 051
第七节    负K子型空间的内部结构                                 051
第八节    粒子空间的内部结构                                       053
第九节    空间结构的复杂性                                          054
 
第四章    空间的外观形态                                              056
第一节    理想中的空间外观形态                                   056
第二节    外空间对正K子内空间的影响                          057
第三节    外空间对负K子内空间的影响                          059
第四节    内空间对外空间的影响                                   061
第五节    相邻两个内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062
第六节    空间外观形态的不稳定性                                063
第七节    空间的能量特性与能量效应                            064
第八节    空间能量交换的复杂性                                   065
 
第五章    空间力与空间能量的分布                               067
第一节    空间内力均衡原则                                          067
第二节    空间外力互补原则                                          067
第三节    空间外力叠加原则                                          069
第四节    正K子内空间受到的空间外力                          069
第五节    负K子内空间受到的空间外力                          071
第六节    空间外力的应力差效应                                   071
第七节    内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073
第八节    内空间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                            074
第九节    空间外力平衡原则                                          075
第十节    空间能量分布的不均衡性                                075
第十一节    空间引力线的弯曲特性                                077
第十二节    内空间移动的复杂性                                   079
 
第六章    空间的公转轨道与运行姿态                             081
第一节    空间的位置选择                                              081
第二节    空间的公转轨道                                              082
第三节    公转轨道的轨道特性                                       083
第四节    前后倾斜的公转轨道                                       084
第五节    内外倾斜的公转轨道                                       085
第六节    公转轨道的偏心性                                          086
第七节    公转轨道的复杂性                                          087
第八节    空间的理想运行姿态                                       087
第九节    K子内空间的斜角                                           088
第十节    K子内空间的倾角                                           090
第十一节    空间姿态的复杂性                                       092
第十二节    阶段性内容总结                                          094
 
第七章    原子空间的结构形态                                      096
第一节    空间的分类与命名                                          096
第二节    原子空间的内部结构                                       098
第三节    原子空间的内核层                                          099
第四节    原子空间的外核层                                          101
第五节    原子空间的表层                                              104
第六节    原子空间的交换区                                          104
第七节    原子空间内的低能量空间                                105
第八节    原子的外观形态                                              106
 
第八章    原子空间的能量特性                                       108
第一节    原子能量的同化、守恒与衰减                         108
第二节    原子的空间能量                                              109
第三节    原子空间的温度效应                                       111
第四节    原子能量的交换方式                                       112
第五节    原子能量的普通辐射效应                                115
第六节    原子能量的放射辐射效应                                117
第七节    原子能量的核爆炸效应                                   119
第八节    原子能量的传导效应                                       121
第九节    原子能量的空间转化                                       122
第十节    原子能量交换的复杂性                                   124
 
第九章    原子空间的理化特性                                      126
第一节    原子的重量与质量                                          126
第二节    原子的体积与密度                                          127
第三节    原子表层内的电子数量                                   129
第四节    原子空间内的核电荷数                                   130
第五节    原子空间内的中子数量                                   131
第六节    原子空间的表层变化特性                                132
第七节    原子空间的外核层变化特性                            134
第八节    原子空间的存在形式                                       136
第九节    原子空间的磁性状态                                       137
第十节    原子空间对周围空间的影响                            141
第十一节    周围空间对原子空间的影响                         144
第十二节    分子空间的空间特性                                   146
第十三节    光子空间的空间特性                                   149
第十四节    微颗粒空间的空间特性                                153
 
第十章    宇宙与太阳系空间的空间特性                         156
第一节    宇宙空间的演变过程                                       156
第二节    宇宙空间的形态结构                                       157
第三节    宇宙空间的内核层——黑洞层                         158
第四节    宇宙空间的外核层——星际层                         159
第五节    宇宙的表层空间                                              159
第六节    恒星系与星河系的演变特性                            160
第七节    恒星系与星河系空间的形态结构                     161
第八节    太阳系的空间结构与外观形态                         162
第九节    太阳系的内核层——核心体                            165
第十节    太阳系的第一外核层——内太阳系                  168
第十一节    太阳系的外核层——行星系                         169
第十二节    太阳系的表层——外太阳系                         171
第十三节    水星的空间特性                                          171
第十四节    金星的空间特性                                          172
第十五节    火星的空间特性                                          174
第十六节    太阳系内的汽态行星                                   175
第十七节    太阳系内其他星体的空间特性                     176
第十八节    太阳系的空间特性                                       177
第十一章    地球空间的内部结构                                   178
第一节    地球空间的演变过程                                       178
第二节    地球空间的外观形态与内部结构                     179
第三节    地球空间的核心层                                          181
第四节    地球空间的内太空层                                       184
第五节    地球空间的外太空层                                       185
第六节    地球空间的飘渺层                                          186
第七节    地球空间的大气层                                          186
第八节    地球空间内的交换区                                       187
第九节    地球空间内的卫星——月球                            188
 
第十二章    地球空间的空间特性                                    192
第一节    地球空间内的空间力变化                                192
第二节    空间引力线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193
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轨道                                              194
第四节    地球的运行姿态                                              196
第五节    地球自转对地球空间的影响                            197
第六节    地球公转对地球空间的影响                            199
第七节    月球公转对地球空间的影响                            202
第八节    邻近星体空间对地球空间的影响                     205
第九节    外空间对地球空间的影响                                207
第十节    外来星体碰撞对地球空间的影响                     208
第十一节    地球空间对内部空间的影响                         213
 
第十三章    地球表面的空间性自然灾害                          217
第一节    空间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                                217
第二节    空间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218
第三节    空间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                                219
第四节    空间自然灾害的表现形式                                220
第五节    空间自然灾害的预测                                       221
 
第十四章    地球表面的环境温度变化周期                     223
第一节    空间能量是影响环境温度的根本因素              223
第二节    地球自转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224
第三节    地球公转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225
第四节    邻近行星对地球环境温度变化影响                  226
第五节    外空间对地球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227
第六节    地球空间的酷热期与冰川期                            229
第七节    地球环境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232
 
第十五章    地球表面的地质灾害                                    234
第一节    地质灾害形成原因与分类                                234
第二节    地震的表现形式                                              236
第三节    火山喷发形成原因及其特性                            237
第四节    I型地震的形成机理                                         239
第五节    II型地震的形成机理                                        240
第六节    III型地震的形成机理                                       241
第七节    IV型地震的形成机理                                       242
第八节    V型地震的形成机理                                        243
第九节    内因性地震的表现形式                                   244
第十节    由地震引发的次生性自然灾害                         247
第十一节    地震的预测方法                                          248
第十二节    地震案例分析                                              249
 
结束语.................................................................................     253
 
附表一:空间范围半径推算表                                         254
附表二:一月份地球环境温度影响因素表                        256
附表三:四、十月份地球环境温度影响素表                    256
附表四:七月份地球环境温度影响因素表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