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经常接到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澳门、新加坡及本港等国家、地区的一些老年作者寄来的纸质书稿,有些书稿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给我们的审稿工作带来不便,故友情提醒:本社从现在起不再接受纸质书稿,一律改为电子书稿,书稿统一发邮箱zggjwycbs@163.com,请大家周知。
  •               紧急通知

       本网站多次受到黑客攻击,不少图书资料丢失,若您的图书资料在本网站无法查到,请发邮件至zggjwycbs@163.com与本网站取得联系,特此通知。
当前位置:主页 > 图书分类 > 社科类 >

论共富主义社会

\


                    目录
 
  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
    的科学制度与发展历程4
  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速度(时间表)20
  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式22
  关于资本主义和资本家的问题31
  关于现代化国家发展模式42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46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由什么党领导问题51
  中国是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试验田52
  关于世界和平与战争93
  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
    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111
      第一发展阶段 简单商品市场经济体制或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与简单商品市场经
        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113
      第二发展阶段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113
      第三发展阶段 垄断竞争市场经济体制114
      第四发展阶段 即现阶段:国家调控的现代
        市场经济体制115
      第五发展阶段 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
        划市场经济体制142
  现阶段、即第五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计划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和框架143
      一、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144
      二、科学运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两手论”
         经济调节手段(简称为计划市场经济)160
      三、以国(公)有经济核心作用为主导的市场
         经济166
      四、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内外开放、公平竞争、
         规范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现代市场
         体系168
      五、建立一个全国上下、行之有效、运用自如、
         强而有力的国民绖济宏观调控系统170
      六、实践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民生福利
         社会172
       七、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
         社会主义标准186
      八、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的根本保证191
  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展观及和谐
    哲学问题198
参考文献214
 
 
 
                                                                                     前 言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法论、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与时俱进的理念、展望未来的远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和世界实际相结合,编写这本《论共富主义社会》拙作一书,目的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意在抛砖引玉。此书力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纲领、宗旨、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力求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和世界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创造符合客观实际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以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新发展、新潮流,把世界共产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论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的科学制度和发展历程,创新了“共富主义”这个哲学新词和它的科学内涵,即四高社会: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社会。
  共富主义包括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其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其高级阶段。共富主义是国家富、集体富、个人富、人人富、共同富、平等富。是人人端上金饭碗,没有失业,没有穷人的社会。就是中国富、世界富、人类富;就是中国梦、世界梦、人类梦。阐述了中国是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试验田,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框架,共8条原则,提供了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模式。世界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的希望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希望在共同富裕,没有共同富裕,就没有社会主义,公正平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特征,要把社会主义扶正、创新、正名、干富,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共富主义一定要实现,共富主义一定能够实现。怎样才能共富呢,钱从哪里来呢,请见后面的(207)“和谐哲学章”。初步测算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速度(时间表)。简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孕育和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的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催生剂和助产师,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六过度”、私有制、新自由市场经济、财富严重不平等、频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论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简单商品市场经济到共产主义计划市场经济,共6个发展阶段,是市场经济顺序发展必然进化并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描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社会主义标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准。概述了世界和平与战争,指出战争是一切贫穷和灾难的罪魁祸首,永久和平是人类的本质愿望,战争一定要消灭,世界和平一定要实现,只要中国不参与世界战争,世界大战就打不起来,谁都不愿首先发动一场能毁灭自己的世界核大战,这就制约了笫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卷士重来,战争频发期巳经过去,世界和平已经到来,和平必胜。温习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展观及和谐哲学,专写一节和谐哲学或仁和哲学,指出社会革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斗争方式、斗争哲学,即暴力革命或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种是革命和平方式,即和谐哲学或和平手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以和谐哲学取代斗争哲学,是时代的进步、人心的向往、历史的必然,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一大飞跃、一大突破、一个里程碑,指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现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新阶段,是从战争频发年代进入和平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意识形态长期和平共存、不同社会制度长期和平共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必将到来,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
  本书基本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问题。请走进此书,共赏华章!
  马克思的预言是正确的、英明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指路明灯,丝毫没有失去自身价值,仍然是我们时代的精神财富,应当永远奉为“圭臬”的理论指导,它一直在改变世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写道:“我们正处在一个由投机资本支配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投机资本追逐的目标,完全在于短期利润,但其代价却是工作岗位的丢失(失业)。”对于这些经济金融化投机的泛滥,以及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经济金融危机的必然性,马克思早已有所预见。现在,西方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投机现况,更是愈演愈烈,以致产生难以复苏的制度性经济金融危机,从而必将导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崩溃及社会变革。
  希望借此倡导一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理论的大学习、大宣传、大教育、大研讨、大争辩、大发展。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理论,时代化、通俗化、大众化、全球化,让共产主义真理愈辩愈明,深入人心,为全球实现社会主义,提高思想认识和奠定理论基础,以利于推动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希望世界各国、各党、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战略家、军事家,以及世界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愿此书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有所贡献,对世界各国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所借鉴和参考,请走进此书,或有收获,一窥究竟吧!
  本书可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参考。可供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哲学、政界、经济界、教师、科研、学生、民众阅读和参考。
  本文属理论性文章,目的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意在抛砖引玉。全球70多亿人口,人人都希望实现:?譹?訛享受世界和平的安定环境;?譺?訛过着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世界人民的期望,人类的想往,是共富主义的理想和未来,也是本文的初衷和目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以上论述是个人粗浅认识,勾画一幅粗略的共富主义兰图奉献给祖国人民和人类社会。
我是马克思主义的小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学医从医,才疏学浅,不懂政治经济,更不会引经据典,缺点错误不少,仅供参考。望学者、专家、教授、读者批评指正。谢谢!
 
 
  纵观五千年来人类社会及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规律,“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必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共同富裕主义,就是“共富主义”社会。共富主义社会,包括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其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其高级阶段。共富主义社会科学内涵,就是“四高社会”:即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社会,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现代化:就是工业、农业、服务业、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医疗、沿海、内地、城市、农村等全面现代化,全国一盘棋,达到世界先进发达国家水平。高度福利化:就是社保、医保、教育、养老等全部免费。高度共同富裕:就是国家富、沿海与内地共富、城市与农村共富(详见89页)、集体富、个人富、人人富、共同富、平等富。就是人人端上金饭碗,没有失业、没有穷人的社会。就是中国富、世界富、人类富。就是中国梦、世界梦、人类梦。高度精神文明:就是世界和平,没有战争,人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人享有自由、民主、人权、平等、法制……等公平权力,社会充满和谐博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优良风尚,人人过着丰衣足食、精神愉快、无忧无虑、健康长寿的幸福美好生活。共富主义四高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希望在建国百年之际,基本实现“四高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好事多谋啊!这是中国模式、世界模式、人类模式,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人民的远大理想。这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期待、历史的必然、让全球人民和历史实践去选择和验证吧!世界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的希望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希望在共同富裕,没有共同富裕,就没有社会主义,公正平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特征,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扶正、创新、正名、干富,端正社会主义方向,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共富主义一定要实现,共富主义一定能够实现。
  随着高科技特别是工业革命和信息科技革命的高速发展,必然产生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必然产生政治全球化。经济政治全球化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全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高度发达。全球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事业必将朝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阶段产生相应的特征性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精神、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必将产生巨大变化或质的飞跃。全球人民普遍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经过若干世纪和年代(初步测算全球实现社会主义大约需要200年、实现共产主义大约需要300~400年左右),在和平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全球物质文化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必然产生全球一体化和全球大同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理想,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就是一个和平全球化;没有战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公平、正义以及人道、和谐、协调、富足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均贫富、等贵贱、高度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共富主义”社会必然实现的时代到来了。一个最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久和平的地球、社会和谐的地球、幸福富足的地球、没有失业的地球、没有穷人的地球、自由民主的地球、公正平等的地球、健康长寿的地球、生态环保的地球、文明繁荣的地球、无忧无虑的地球、共富主义的地球,必将展现在人类社会历史时代的面前。全球财富是一只大蛋糕,世界上99%的普通人,只分得1%的大蛋糕,而占世界1%人口的超级富豪抢走了其余99%大蛋糕,这个世界公平吗?合理吗?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呢?这是资本主义严重财富不平等、两极分化的特征和腐朽,全球人民应当从睡梦中醒来,敢于打破旧世界,创建新世界,废除资本主义超级富豪生产资料私有制,把全部资本和财富划归各国人民公有共用,共富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动员共同为和平实现共富主义社会而英勇奋斗!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动力,只能是科学知识、先进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推进,绝不是阶级斗争、武装斗争或暴力革命,历史经验证明仅靠武力不能实现和平富强。战争越多,国家越动荡、社会越落后,经济越衰退、生活越困难,人民越贫穷,战争是一切贫穷和灾难的罪魁祸首。就历史和全球而言,武装斗争(战争)只能解决短暂问题或局部问题,决不能解决长久问题或全球问题。这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历史发展规律,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基于以上唯物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世界观:中国如何发展,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发达国家如何发展,世界如何发展,人类如何发展,就不言而喻了。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学说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本原理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始终存在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社会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呢?
  现就几个有关问题加以论述。
 
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共富主义社会的科学制度与发展历程
  斯大林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与全洲化、全球化、一体化、大同化相伴而生的。在朝着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首先各大洲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先后向着全洲一体化和全洲共同化方向发展,各大洲必将逐步建立公共经济组织、公共政治组织、公共法律组织(包括宪法)、公共公安警察部队、公共货币、公共文化卫生组织包括公共语言和公用文字、各种洲内和洲间公共协约、各种洲内跨国企业和跨洲跨国企业,比如欧洲有欧洲联盟(欧盟)、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欧洲共同体、欧洲自由贸易区、欧洲法院、欧元货币、欧元区、欧洲普遍通用英语等。从而洲内各国国界淡化,出国免签,出入自由,移居自由,进而各国军队弱化,党派低能化,逐步向着全洲一体化或共同化方向发展。比如欧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试验,欧盟现有28个国家,5亿多人口,世界排名第三,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则是世界排名第一,其中英法德三国均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英法还是有核国家,英法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由此可知欧盟各国在国际政经方面的地位多么重要。欧盟是一支和平的力量,欧盟把欧洲从一个两次世界大战兴衰中,建立起一个统一而和平的大陆,为欧洲人民带来了70多年的和平与繁荣。比如摆脱冷战威胁,推动欧洲经济总体复苏,和成功实现欧洲一体化。相信欧盟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都会为欧洲的团结、和平、民主、自由、增长、就业、繁荣和共富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欧洲一体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建更加美好的光明未来!当然,最先创建的是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后面次第而来的应当是亚洲联盟、非洲联盟、大洋洲联盟、北美联盟、南美联盟,这是各洲一体化、大同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在转型,欧洲在转型,中国在转型,中国和欧洲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是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新形势赋予中欧友谊与合作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是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伙伴,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现已达到日均10亿欧元以上。中欧友谊与合作是从2000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一路走来,亚欧大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中欧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共同理想的更加美好的光明未来。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狮醒来时,世界都为之发抖。”现在这头狮子已经醒来,但这是一头和平的、可亲的、发展的、合作的、文明的狮子,万物并育而不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它会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战争、是进步不是倒退、是多边不是单边、是对话不是对抗。中国复兴是欧洲的机遇,欧洲复兴是中国的机遇,中欧共创紧密持久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实现共同理想的高度发达的共富主义社会,是欧洲人民的需要、是中国人民的需要、世界人民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希望、历史的必然。中国支持欧盟大力发掘欧洲正能量,本着平等、互尊、互利的伙伴精神,相互开放,优势互补,合作创新,相互投资,积极贸易,技术合作,合作共赢,合作共富,以促进中欧共同大发展。欧洲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推进未来10年的欧洲大复兴。欧洲在历史上是工业革命和经济腾飞最先最早最快最好的洲,是带头走向资本主义的火车头,希望欧洲也最先最早最快最好地成为带头走向社会主义的火车头,期待欧盟朋友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继续领先争创共富主义世界冠军。希望欧盟朋友,挺起胸膛,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欧洲人民前进的步伐。可以肯定,大有作为,前程似锦,坚定不移,坚持不懈,信心百倍,勇往直前,走向更加繁荣美好的的共富主义的幸福欧洲。进而必将实现和平全洲化、经济全洲化、科技全洲化、信息全洲化、政治全洲化、物质文化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全洲化。形成全洲“四高社会”:即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的共富主义社会。最后必然产生全洲一体化和全洲共同化,同一个大洲,同一个理想,即全洲为公、全洲大同——这就是全欧实现社会主义的时代到来了。
  通过对各大洲的观察,现阶段发展最早最快最好的是欧洲,其他各洲如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也会像欧洲那样如此快速发展。资本主义首先产生于欧洲,最先产生于英国,马克思诞生于欧洲,马克思主义创建于欧洲。欧洲尤其是英国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洲,是文化科技较发达的洲,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洲,是全球最富的洲,是贫富差距较小的洲,是社会福利较好的洲,是福利型国家最多的洲。马克思说:“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很可能欧洲领先一步,领先走向社会主义,为其他各洲做出学习借鉴的榜样。欧洲朋友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希望欧洲朋友,用欧洲自己的杰出科学家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马克思主义对照一下,好好领悟一下,把不自觉行为变成自觉行为。当前,重中之重是扭转暂时困难,摆脱欧债危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独立自主的顶天立地的欧洲,一个和平、团结、增长、繁荣和稳定的欧洲,既有利于欧洲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和中国人民,希望欧洲各国朋友,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极绩增长,恢复经济,改革发展,好自为之。祝欧洲朋友早日成功!当然其他各洲也不示弱,也会争着迅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大洲都将会先后实现全洲一体化或全洲共同化。在各洲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洲内各国也存在着早期实现社会主义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各洲也存在着早期实现社会主义的多样化发展,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无可厚非,不应求全苛责。比如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可能成为拉美早期的社会主义雏形。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还存在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增长的社会,比如以色列的共产主义绿洲——基布兹的社会主义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欧洲尤其是北欧某些贫富差距较小的国有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化福利型国家。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欧洲国家,特别是北欧诸国,当然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贫富差距较小,体现出共同富裕特征,基本是人人端上金饭碗,没有失业、没有穷人的社会,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典型的先驱国家,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据英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人》周刊文章报道:“对于全世界政治家来说——特别是债务缠身的西方——北欧国家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如何改革公共部门的蓝图,使国家能力变得效率更高、反应更灵。有效控制公共开支,政府开支大幅减少,其预算赤字仅为GDP的0.3%,而美国则为7%。北欧国家可能成为继英国和新加坡之后各国改革者的行为榜样。北欧国家是世界上优质管理最好的国家,由于政府的诚信透明、崇尚务实、以身作则、灵活安全、改革坚定,创造了精英统治和没有腐败的公民服务。也由于高度社会信任,强调和相信个人自治,是大政府和个人主义和谐相处,充分体现个人自治和社会灵活性。政府津贴计划置于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以避免未来的数代人陷于贫困。民众意愿必须清除腐败和特权阶级。北欧各国盘踞于各类排行榜的榜首,比如:经济竞争力,社会健康保障,免费医疗,最成功的普及免费教育体系,普遍的儿童日托,最慷慨的福利待遇,以及幸福指数等。他们避免了南欧的经济僵化,也远离了美国极端的贫富差距。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瑞典为它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开创一条“中间道路”而倍感自豪,开明政府官员打造“人民之家”,随着几十年过去,中间道路明显偏向左方,社民党从1932年到1976年不间断地统治瑞典44年,并在1982年到2008年的24年里执政了21年,社民党领导人,奥洛夫·帕尔梅说过:“新资本主义时代,正在走向终结,未来关键是某种社会主义。北欧人治理国家的才能是独具一格的,未来许多年,世界上都会一直在研究北欧模式,是下一个超级模范,北欧模式值得借鉴。”如上所述,欧洲“社会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北欧各国已经达到了“四高社会”:即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目标,只要适当改革所有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它们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和相应的上层建筑,以及福利型社会。这完全印证了马克思所说“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颠扑不破的最权威的真理,北欧人民将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树立典型范例,成为资本主义各国学习借鉴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其他国家人民向北欧人民学习,中国人民也要向北欧人民学习、致敬,祝北欧人民早日成功!希望欧洲朋友大彻大悟,把不自觉行为变成自觉行动,再接再厉,百折不挠,努力走向共富主义社会。
  19世纪是“英国世纪”,20世纪是“美国世纪”,由于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崛起,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中国和印度以及俄罗斯将是亚洲舞台上的主角,并领衔主演,吸引世界的目光和力量从西方转向东方。邓小平说过:“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亚洲世纪不会到来。”希望中印两国诚信携手,龙象共舞,合作共赢,合作共富,共同发展,面向亚洲,面向未来。亚洲是非常有前途的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人口最多的洲、是当今世界发展势头强劲的洲、是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洲、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的洲。亚洲也是本世纪众多极具影响力的国家进行互动之地,包括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韩国、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希望亚洲朋友向欧洲人民学习,改革发展,乘势而上,转型升级,迎头赶上。亚洲各国和人民要维护亚洲稳定,长治久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有稳定,才能发展,只有安全,才能致富。亚洲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处理,亚洲的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维护,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国家把亚洲搞乱,绝不允许战争幽灵在亚洲徘徊,要把战争幽灵消灭在萌芽状态。亚洲能够在几十年里实现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保持了总体和平稳定。亚洲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40%,过去一度贡献三分之二以上的经济增量,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中发挥了中坚作用。亚洲国家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共同推进经济增长,共同深化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开放包容,共同激活创新活力。只要亚洲各国,坚定信心,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同心协力,深化合作,与时俱进,共谋发展,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接光明前景。发展中的亚州,参领世界走出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世界经济重心似乎正在向亚州转移,21世纪是亚洲世纪,无疑是可信的。但亚洲的崛起,绝不是命中注定的,需要靠亚洲几代人的努力创造。亚洲占全球GDP的比重将达到一半以上,2050年30亿亚洲人,将被视为“富裕世界”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梦想吗?拥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60%)的亚洲,亚洲的经济产出约占全球经济产出的25%,要想走向繁荣,摆脱极端贫困,光有高增长,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减少日益扩大的不平等现象。亚洲世纪的未来成功道路取决于互信、合作和对话。要学会相互信任,加强合作,没有信任,就不可能实现地区合作和全球合作。要从自己成功和失败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学会化冲突为合作,确立相互包容的共处方式,避免对抗。亚洲大国还应当重读欧洲历史,在对立的国家利益中达成和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亚洲各国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理想、共同发展,相辅相成。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没有过去,发达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又增加了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少数亚洲国家经济或增速下滑,或通胀上升,甚至出现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现象。对新情况、新问题,亚洲国家要继续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同担当起应尽的责任,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凝聚共识,积极作为,共同努力,适时调整,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合作共富。与此同时,必须面对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以及努力解决不断增长的人口带来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国家不应照单全收西方价值观,表面上“一人一票”的西方民主,常沦为“一元一票”的财团垄断政治民主,或被政客操纵的民粹政治。亚洲要实现优化管理系统现代化,要有效提供:优质医疗保健、社会养老保障、教育现代化、运送商品与人员的基础设施、创造高效的宜居城市、稳定的银行和金融系统,以及保护公民权利的可靠公正的法律体系等。现在东亚、东南亚是世界经济重心,世界上哪个地区是经济重心,许多国家就会把关注点放在哪个地区,不仅美国重返亚洲,俄罗斯、法国也在重返亚洲,重返亚洲是重返经济重心的一种倾向。东盟是亚洲世纪的关键,无论从经济总体增长还是开放程度上说,该地区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属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时机巳经到来。虽然在历史上有过分歧和对立,但东盟各国如今都一直在快速推进跨境投资、商业一体化和区内贸易,从而使东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依然达到了5%以上。东盟人口数量只有印度一半,约为6亿人,但国内生产总值GDP却已超过印度,据美国信息服务社预计,东盟的GDP将在2020年与日本现在的经济总量相差不大。再者,东盟国家的地理位置也具有战略意义。过去50年来,东南亚历经解放运动,比如越南战争、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的内争,各种形式的铁腕统治,如今东南亚已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现在该是东盟凝聚协力和共同发展的时候了。继续推进经济一体化也是一项战略任务,东盟要争取在2015年前后尽快建立一个“东盟共同体”。要想推动一体化和帮助东盟中的弱国发展,当务之急就是投资基础设施,除了已经成为国际都市国的新加坡外,越南和马来西亚对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加之重大的政治和管理制度改革,两国的第二波建设已经展开。东盟其他主要国家如泰国、印尼和菲律宾也提高了对基础设施的财政预算,泰国注重于铁路建设,印尼是公路,而菲律宾则是港口建设。倘若能如期完成这些工程项目,今后几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能力将会有显著提高。当然,东盟一体化发展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几十年来,东盟一直被视为一个二级区域组织,但如今,它有机会成为各强势地区间至关重要的门户,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有希望的东南亚联盟,是一个“亚洲世纪”的欣欣向荣的支柱力量。因此,加速东盟的发展也是亚洲世纪发展的关键抉择。东盟是中国友好近邻,命运相连,是中国区域合作、海上合作的优先伙伴,让我们合作共赢,合作共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祝东盟伙伴早日成功!亚洲各国领导人,必须制定大胆创新的国家政策,紧紧抓住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改善有效优质管理的两大基点,亚洲世纪是可信的,也是可期的。亚洲国家要共同发展,结成亚洲利益共同体;互惠发展,形成亚洲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打造亚洲责任共同体。发展改变世界,发展改变亚洲,改革创造未来,亚洲各国要共同开创亚洲未来,要齐心协力,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发展区域利益共享,向改革要动力,向发展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向改善民生要活力,发掘、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共同化发展。亚洲世纪属于亚洲人民,亚洲事务必须由亚洲国家人民来主导解决,亚洲和平安全必须由亚洲人民来维护。亚洲世纪,并非仅仅是亚洲的世纪,这将是全球共同繁荣的世纪,亚洲在未来的全球发展中,肩负着新的责任和义务,亚洲人要用自己的行动表明是一名负责任的全球公民。希望亚洲的未来,蒸蒸日上,跟上欧洲的步伐,亚洲各国朋友,要大彻大悟,更上一层楼,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励精图治,勇往直前,向着亚洲一体化、共同化和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同一个亚洲,同一个理想,全洲为公,全洲大同——全亚洲早日走向共富主义社会。
  马克思说的“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正在西方发达国家静悄悄地逐步实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向着社会主义目标过渡,比如日本:日本是世界上农业现代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总体上日本已经实现城乡一体化,如今日本的农民早已是“生活在农村的市民”,物质生活与城市比毫不逊色,享受着与城市相同的基础设施和住房,户户有汽车,再偏僻的山村也有公路和上下水设施,农村道路硬化率非常高,几乎没有土路,田间小路都完全硬化,农村和城市没有区别,道路、水电、卫生、超市、邮局、医院、学校、加油站、体育设施、污水净化、垃圾回收等,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农民享有市民待遇,任何人都有健康医保及社保年金。由于农村地价便宜,许多企业工厂都位于农村,星罗棋布,农民就近在工厂上班。在日本政府指导下,农民协会给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农民提供务农指导、生产资料供应、产品销售,甚至保险、信贷、农业信息等,成为农业生产的有效保障,使农民成为“住在农村的市民”。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全部现代化,脑体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收入差别,都显著缩小,甚至微乎其微,很多农民收入超过城市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公正平等共同富裕的特征,日本也在不知不觉地走向社会主义了,住过日本的人,有人说“日本像社会主义”,值得深思。其实不仅日本如此,欧洲、特别是北欧、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与日本相似,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基本如此,值得颂扬,值得学习。其间,北欧诸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基本是人人端上金饭碗,没有失业,没有穷人的社会,值得钦佩。这些国家只要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希望上述国家早日走向共富主义社会。新加坡李光跃总统曾说过:“新加坡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现在可以兑现他的愿望和诺言了,现在新加坡完全具备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只要宣布实行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当之无愧的社会主义国家,希望新加坡带个头,放个社会主义卫星,震撼世界,为社会主义阵营添砖加瓦,推动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大发展,为全球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早期新贡献。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和部分中等发达国家,都在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无声无息地向着社会主义目标迈进了,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实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都已具备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只要适当改革所有制,废除大富豪阶层私有制,改善上层建筑和有效优质管理,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就基本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希望这些国家人民,向欧洲人民学习,向日本人民学习,向北欧人民看齐,与时俱进的、不失时机地向着共富主义目标迈进。美国是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超级大国强国,年人均GDP已达5万美元,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美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到顶峰的国家,完全具备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应该是最有资格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只要改革上层建筑和改变大富豪私有制,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头号社会主义国家,比起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是社会主义的领军人物,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期待美国,我们欢呼美国,希望美国人民勇敢地站出来,担当起来,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争先恐后地去向往、去追求、去创造、去实践吧!早日走向共富主义社会,祝美国朋友早日成功!列宁清楚地认识到,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落后的俄罗斯诞生”。但列宁又认为,“由于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一国或几个国家能够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这一理论支配下,列宁领导了无产阶级运动,于1917年,发动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很快从一个地处偏远的落后国家,进入世界历史的中心,从根本上说,俄国十月革命及随后诞生的苏联,是苏联人民对世界历史及文化的最大贡献。对于未来,列宁的意义巨大,他创造一个没有奴隶、天下大同的神话,他的伟大蕴含于对太阳般光芒万丈的构想以及实现这一构想的决心。当今时代,苏联市场经济改革虽然失败,但俄罗斯并没有失去社会主义基础,而落入资本主义社会,俄罗斯上层建筑也没有脱离苏联时期的框架,经济基础还有100多个大型国(公)有企业,基本上仍然是列宁说过的社会主义过渡经济。只要重新宣布恢复社会主义制度,适当改革和调整,就是合格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大国强国。俄罗斯领导和人民都是从苏联时期走过来的,都对苏联社会优越性有过深刻体会,都有苏联时期的传统觉悟、传统基础、传统经验。俄罗斯当今领导人英明智慧,敢想敢干,敢作敢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国内人民空前团结,国际大国强国地位日益著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天经地义,顺礼成章地恢复世界上第一个伟大列宁缔造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当之无愧、大势所趋、势所必至,是人心所向、人类进步、历史必然。请不要忘记,曾经打败过拿破仑及希特勒的骄傲的俄罗斯民族是战无不胜的,要在新形式下更加团结起来,战胜暂时出现的西方无理制裁的经济困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美国纽约时报》一月一日文章,题:“新年、老问题”,作者:史帝文·厄兰垎云:“正如我们所认识到的那样,挑战世界的修正主义专治政体,如俄罗斯和中国以及朝鲜,俄罗斯继续维持修正主义大国的行为方式等。”可见西方不赞成社会主义的人,也认为俄罗斯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者,由此说明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国《世界报》一月一日文章,题:“2015年地缘政治新格局”云:“中国会转向俄罗斯吗?2015年能否重演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联盟的美好时光,北京与莫斯科能否不顾华盛顿彼此一团和气呢?”希望俄罗斯人民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紧密团结,恢复往日的强大的兄弟般的传统友谊,我们兄弟朋友争口气,齐心协力把社会主义扶正、创新、正名、干富,共同创造新型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模式,把世界秩序理顺,让世界上有志者前来参考借鉴,中俄两国共同积极推进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迎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人间天堂的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早日到来!这是人类的希望、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所决定,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祝英雄的俄罗斯兄弟朋友早日成功!也顺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兄弟朋友早日成功!其实,世界各大洲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和人民都已从睡梦中觉醒,要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举起社会主义大旗,敢想敢干,敢作敢为,唯恐落后,奋起直追。任何国家只要不打内战,不搞内斗,不搞党派恶斗或宗教恶斗,不搞内耗,不折腾,重点放在经济社会建设上,持之以恒,都会富强起来,何乐而不为呢!这些国家人民要党派合作、宗教合作,决不能党派恶斗、宗教恶斗、群众对立,要高层团结、同心协力、和平稳定、不打内仗、不搞内斗、避免内耗、抓住机遇,奋发图强,顽强拼拔,借鉴先进,争先创优,努力学习,改革发展,奋勇向前,大有希望,迎头赶上,前途无量,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早日向着共富主义目标挺进。即便一些国家经济基础尚有差距,还不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也可先戴上“社会主义帽子”,再发展经济,积累资本,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一课,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也是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和古巴等国走过来的社会主义道路模式,或许可以借鉴。共富主义国家正在兴起,蓬勃发展,共富主义大洲正在发展,齐头并进,一个共富主义世界正在向我们抬手阔步走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球人民勇敢地去迎接世界大花园百花齐放的共富主义春天吧!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
  在各大洲一体化和共同化基础上进入全球一体化和全球大同化。在全球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国界消失、党派、军队、阶级、国家消亡,保存公安警察部队及公检法组织机构,保留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自由,形成世界共用语言和公用文字,但各民族原本语言文字和文化文明仍然畅行交融。建立全球统一流通的“世界货币”,功能存在,币体简化(比如银联卡、信用卡、网上购物)。全球各洲、地区、集体、单位及个人均实行电脑网络管理。实行每人一卡,凭卡学习、工作、领薪、购物、旅游等。全球人人一律平等,男女平等。全球人人有工作、有休假。全球人人端上金饭碗(共富),没有失业,没有穷人的社会。全球实现共富主义,就是“四高社会”:即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全球家家有住房,户户有汽车。医疗、教育、社保养老全部免费。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原则:以为全社会作贡献为工作目标,以个人理想、责任、兴趣、享受、娱乐和荣誉为工作动力。要以共同富裕为本,以各人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在保障全员统一同等基本工资水平(比如每人年均收入5万美元)的基础上略有差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正视低度差别,没有差别社会,是懒汉社会。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呢!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共同富裕主义,就是共富主义社会,就是国家富、个人富、人人富、共同富、平等富、人类富。共富主义包括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富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共富主义高级阶段。何谓共富主义呢?共富主义就是“四高社会:即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社会”。就是人人端上金饭碗、没有失业、没有穷人的社会。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之路,人间正道,太平盛世。就是中国富、世界富、人类富,就是中国梦、世界梦、人类梦。我为什么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共富主义社会呢!主要让世界人民更易理解、更易接受而已,共产主义含义也很好,但共产容易被误解为:财产是共同的、是国家的、是集体的,但不一定是个人的、自己的、人人的,搞不搞不重要,不一定去参与去追求。而共富主义含义很明确,更加名副其实,意思就是:财富是共同的、是国家的、是集体的,但也是个人的、自己的、人人的,共富主义与己有关,非常重要,一定要搞,要参与要追求。因此,共富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少数人富,而是国家富、集体富、个人富、人人富、共同富、平等富、人类富,是既没有超级富豪,又没有失业、没有穷人的社会,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终结。共富主义是共产党的政治纲领、政治目标和政策基点。共富主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富主义如何才能实现呢?请参阅“和谐哲学章”。共富主义一定要实现,共富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人类的进步,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历史旳必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科学知识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历史飞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共富主义是世界年轻人的希望、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希望、是人类的希望。共富主义含有:每个国家的人民之间要人人共富,要改善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逐步走向共富主义;世界各国也如此,即国与国之间要基本共富,穷国要努力向富国学习,富国要平等互利支援穷国,世界各国逐步共同走向共富主义。而决非“共穷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是贫困同义词,必须纠正过去那种“贫穷就是社会主义”的错误印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不是社会主义,全球统一法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治世。全球基本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贫富差别等。全球人民普遍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以及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全球实现社会主义以后,基本体现:没有战争的牺牲,没有大国的霸道,没有独裁的专政,没有社会的不安,没有寡头的垄断,没有富豪的剥削,没有贵族的欺压,没有失业的烦恼,没有贪婪的竞争,没有学习的煎熬,没有工作的艰辛,没有生活的贫穷,没有健康的夭折,没有无度的挥霍,没有心身的憔悴,没有精神的崩溃。人人自由民主,人人公正平等,人人心情舒畅,人人共同富裕,精力充沛,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精神愉快,健康长寿。在各洲一体化和共同化的同时,顺利实现全球一体化和全球大同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理想,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全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创造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终末之后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新社会制度的名称,并已在苏联、东欧、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国实现了,没有必要再去寻求其他什么“改良式的资本主义”社会,应当毫不犹豫地奔向社会主义光明大道。马克思说:“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资本主义社会,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已经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孕育和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准备,是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的催生剂和助产师,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不朽功勋。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从发达地区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全球化已进入全球治理进程的新阶段,全球化也是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东方和西方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平等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从全球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迈进,共享人类全球治理的成果。中国要和世界一道,共建世界和平、经济繁荣、合作共赢、合作共富的新型关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梦和世界梦结合起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共富主义社会,这也是全球治理进程的中国方案,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的希望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希望在共同富裕,没有共同富裕,就没有社会主义,公正平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特征,要把社会主义扶正、创新、正名、干富,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顺理成章地成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终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必将放射出太阳般的万丈光芒的能量,照亮全球、照亮人类。共富主义一定要实现,共富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共产主义万岁!共富主义万岁!(从观察分析各大洲尤其是欧洲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推论全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历程)
  这里简要说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管理机构:有全球管理机构比如联合国下设各种管理部门→各大洲管理机构下设各种管理部门→各地区管理机构(一大洲分为若干地区或若干大国、小国联合成大国)下设各种管理部门。在全球、各大洲、各地区设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领导机构及领导人员。这些管理机构和部门,会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进程中逐步自然顺利形成。
 
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发展速度(时间表)
  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在全世界的灭亡,和新制度在全世界的胜利,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奴隶社会制度在世界主要地区的灭亡,及其被封建制度所代替;封建制度在世界主要地区的灭亡,及其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都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时间。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历史性过渡的速度,肯定将比前两种制度的历史性过渡速度快得多、时间短得多。这种差异,从根本上说,是不同历史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速度所决定的。在和平全球化,基本不发生战争的前提下,经过若干世纪和年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初步测算实现社会主义大约需要200多年,实现共产主义大约需要300~400年左右时间。如按中国发展速度计算,从建国(1949年)开始起点,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大约需要100~120年时间,现在中国发展已过50多年,达到小康水平,再过20年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再过50年,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发达国家,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包括最贫困的次发展中国家,要赶到发达国家水平,从现在算起大约需要200年左右时间。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越多,比如印度、俄罗斯、巴西、中国等,就越能推动后进的发展中国家提速前进。等到全球各国都高度发达,达到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时(大约100多年),此期间会有许多国家先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经过50~100年的移行,发展巩固,过渡到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即共富主义社会的前期。再过100年,向共产主义过渡,总共大约需要300~400年,实现和平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大约需要200年、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大约需要300~400年左右),当今世界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尤其是世界城市化发展脚步加快,2050年世界大约有近70%人口生活在城市,世界城市化推动世界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大同化,有可能加速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在各大洲全洲一体化或全洲共同化的基础上,必然形成全球一体化和全球大同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理想。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就是全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的时代到来了。(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速度以及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历程推论全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速度)
 
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式
  纵观几千年来经济发展模式和规律,人类社会大致有两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起始以后,产生了商品经济,随着奴隶社会不断发展,产生了低级的简单的计划经济。世界各国大致有两种经济形式:即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但近代以来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奉行的有:①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欧美等国;②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如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以及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③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在中国);④实际存在的状况是各国也同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没有哪一个国家实行纯粹的市场经济或纯粹的计划经济。比如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同时,客观上也存在市场经济,只是当时这些国家的政府不承认市场经济,否认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市场经济而已。社会主义从否认市场经济到逐步承认市场经济,再到必须与市场经相结合的一段历史认识过程。又如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市场经济为主体,但同时也存在着计划经济,只是这些国家不强调计划而已(现在也已重视计划和宏观调控)。其实任何国家都同时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缺一不可,只不过随着时代和国情变化,只有程度不同、测重不同而已。
  马克思说:“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后社会主义)。”中国通过民主革命,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上起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但经济落后,不具备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是跨越了资本主义阶段,也不具备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确立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先,实际上是搞社会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资本,搞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前社会主义),补“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这一课,也是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一课,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实就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到现今资本积累,补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这一课,或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一课,已经基本完成,现阶段应该是开始向社会主义公有经济过渡的时候了。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原则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过程,不可能在一国范围内最终完成,只能是过渡经济的社会主义,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后期阶段或共产主义到来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在此之前,都是社会主义过渡经济,这种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不断发展的过渡经济,可能要贯穿社会主义全过程,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大约200年左右。列宁在《关于实物税》一文中指出:“过渡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呢?在经济领域难道不是意味着,在当前体制中,不但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因素,也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因素吗?”实际上当前中国经济是一种过渡经济,就是过渡经济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经济。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工农业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在全球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汪洋大海阶段时,经济发展是难以跨越阶段的,改革开放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回到了过渡经济,形成了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过渡经济。因此,经济改革后,中国既有社会主义经济,也有其他经济,包括家长式小农经济、私有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但社会主义经济仍占主导和多数的地位,这种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发展的过渡经济,可能要逐步过渡到全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才能最终成为全球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或者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期。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是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现代化因素,不断增加共同富裕因素,不断增加中国文化因素,其社会发展逻辑是:现代化因素越强,社会主义因素就需要越强,中国越现代化,越需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两者缺一不可,这是中国既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再过10年,大约到2020年前后,即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中康社会:人均GDP6000~12000美元)。再过20多年,到2050年前后,即建国100周年,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达国家,(大康社会:人均GDP12000美元以上)。当然,现阶段,我国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方针政策、社会事业、文教卫生、民生政策、福利政策、经济政策等基本都是社会主义的,不可动摇,不可轻视。社会经济发展是不能跨越的,必然要从单一计划经济,转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过去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市场经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必然从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向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过渡,当然这是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必然发展到全球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同时并举的相互结合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时代。
  从原始社会后期,私有制产生以后,比如:大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第一代君王禹王朝时期开始以后,氏族公社制度瓦解,部落解体,以家庭为生活单位,脱离群居生活,首次国家诞生。奴隶社会开始,或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私有制,慢慢开始有了以物换物,此时商品处于萌芽状态,交换是物物交换(如等物交换),逐步发展产生了物质交换(如等质交换),媒介交换(如各时期货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纸币等)。有交换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商品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且那时只能有萌芽状态的简单的商品经济和单一的市场经济,根本没有计划经济存在的可能。比如社会发展到了齐国管仲变法:管仲是一位尊重市场规律的国家干预主义者,“放活微观,管制宏观”,是中国古典市场经济的雏形,我们不妨视其为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是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自战国之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逐渐让位于简单商品经济,到了西汉商贸越来越发达,职业分工趋于专业化。随着奴隶社会的不断发展,才逐步形成低级的简单的计划经济,比如社会发展到了秦国,商鞅变法:商鞅是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是计划经济的雏形,是中央集权制度创始人。即先产生市场经济,后产生计划经济,从此市场与计划同时并举,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直到现代社会。计划经济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直到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兴起后,计划经济发展达到顶峰。比如:从1923年到1953年,斯大林执政30年,这期间苏联通过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总产值,从欧洲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短时间内奇迹般的变成了举世公认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苏联共产党及苏维埃国家历史进程中一个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期间,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当时同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用2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此后苏联成为举世公认的第二超级大国,这说明计划经济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辉煌的重要作用。就中国来说,在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使中国从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转变成基本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糸的社会主义大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我国经济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果以1949年为100,1957年工业总产值增长到559.13亿,农业总产值增长到185.18亿。这期间国家对经济文化部门的基本投资达到628亿元,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城市生活商品及其丰富,“一五”期间的工业生产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发展。1953~197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实际增长率:国民收入为6.0%,社会总产值为7.9%,工农业总产值为8.2%,大大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这几十年的传统计划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一批规模庞大的现代化骨干企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见苏联和中国等国计划经济曾经创造过辉煌历史和社会主义文明,这是不可忽视的举足轻重的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投放、低效率、高消耗型的增长模式,在工业化初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一些重大建设项目时是有效的,但越往前去,单一的计划经济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约束,增长速度也会受到一定限制。苏联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民收入增长率便逐年下降,苏联瓦解的前一年即1990年出现了负增长(经济越发达增长速度也相对缓慢)。见表:
  事实证明,单一的计划经济是不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计划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更科学有效的作用,才能正确体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原始社会末期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简单商品生产阶段的市场主体主要是小商品生产者,那时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生产条件都不是商品,进入市场交换的主要是劳动产品,因而与简单商品生产阶段相适应的市场,主要是简单商品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一般先形成生活资料的商品市场经济,后形成生产资料的商品市场经济。随着简单商品生产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进入市场交换的不只是劳动产品,还有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交换活动由短期交易市场向长期交易市场延伸,由地区市场向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扩展,形成市场体系。除原始社会或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以外,市场经济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存在,只是简单与复杂,程度与规模不同而已。资产阶级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直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时,市场经济发展达到顶峰,它也创造过辉煌历史和资本主义文明,这是必须尊重的客观历史事实。然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内在外在矛盾及弊端,私有制是其弊端的产生根源,比如市场主体的无政府状态、非理性状态,无序性竞争,盲目性发展,过度自由放任,过度衍生,过度泡沫,容易产生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不平衡造成的经济震荡或周期性经济危机,甚至蔓延全球。并由于市场发展不平衡,资本与社会之间不均衡,造成垄断、失业、劳资对立、通货膨胀,经济萧条,以致财富分配极其不公,贫富差距过大,两级分化严重等缺陷,以及猖獗的物质主义、贪婪的金钱主义,唯利是图,贪婪自私,对金钱的顶礼膜拜,比尔盖茨称“回报富人的资本主义”等,还因为私有企业经济以个人为主,各自为政,就难以统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变发展方式。从而自发地产生了经济社会改革,形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第四阶段(即现阶段):即国家调控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计划调节管理(包括法制调节管理、行政调节管理、社会调节管理)与市场调节管理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参与,计划与市场共同配置资源。西方认为“市场能够解决全部经济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市场本身能够自主恢复平衡,无须政府干预”,是完全错误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就是例证,已经被现代经济学家及经济发展实践所否定。我国著明经济学家樊纲在央视二台也说:“经济学没有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也没有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这是无可争辩的客观事实。西方社会主要有两种经济学理论,早在200多年前,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之为市场经济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经济学原理——自由市场经济,用以论证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优越性。后来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为自由经济自由竞争的理论。马克思则从中看出自由市场经济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提出同时用计划经济理论(看得见的手)解决的思路。英国著明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9年经济危机时,在“看不见的手”基础上,提出了“看得见的手”的经济学原理——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方法。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常以波浪形势前进,有高峰及低谷,高峰时常强调自由市场经济,低谷时常强调宏观调控理论。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则相对平稳,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和计划市场经济,是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是“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参与,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处于宏观平衡状态。漫长的经济发展历史实践,形成了市场加计划“两手论”经济调节理论,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缺一不可。因此,市场经济必须与计划经济相结合,市场化管理与政府社会化管理相协调,自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必须与有效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相互制衡,才是正确选择。才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市场与计划两者之长,克服两者之短,才能真正体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总之,从历史经验来看,单一的市场经济或单一的计划经济都不是治国良策,都有违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运用“两手论”原则,两手并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形成计划市场经济,才是最客观最科学最优越最理想的治国良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没有属性,既可以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只是程度规模和政治制度等调控环境不同而已。将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同样存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只有计划经济没有市场经济的认识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办不到的。试想到共产主义社会估计全球有超百亿人口,全靠计划生产、计划分配能办到吗?必须在计划的同时,实行市场调节。任何计划不可能那么周全,那么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满足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需要。只有通过市场调节,才能多样化发展,才能面面俱到,才能无处不在、无奇不有、无时不有,才能繁荣周全、丰富多彩、生机勃勃。至于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如何具体操作?可能是生产资料、宏观经济主要通过计划调节、生产、分配、交换进行,生活资料、微观经济主要通过市场调节、生产、分配、交换进行,可能是大计划大市场。留给后代人去探讨和实践去验证吧!
 
关于资本主义和资本家的问题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公司职能管理者资本家,取代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分析中业主所有者资本家,即管理者资本主义取代了业主所有者资本主义(业主都是股东,他们的利益是投资的回报)。股东多元化、股权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现代企业里已很难找到谁是资本家了。这种新型的资本主义,首先使公司职能管理者成为一个阶层或阶级(董事、经理及其高级技术人员)。这些管理人员经营公司,往往是为了自己获利,他们同会计和其他管理人员不是同谋就是有牵连。独立董事又常是公司业务或施舍的受益者,他们的目的是不惜牺牲股东和员工利益而获得财富,然后及时抽身走人。几年前在美国曝光的能源巨擘安然公司——安然事件,就是一个丑闻,71位参议员和187位众议员,都曾收受过安然公司的政治资助,行骗多年,终于倒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资本主义病变的产物。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的腐败,业主资本主义已被职能管理者资本主义所取代(仍然是私有制),然而后者现在看来也不灵了。也就是说业主所有者资本家管理不了,他们所委托的职能管理者资本家,也难以管理下去,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只能让位于“公共管理者”了(公有制)。公共社会管理群体必然代替职能管理者资本家,公有制管理者必然取代私有制管理者。
  在世界各国都达到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时,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明高度发达、高度富裕的福利社会时代,全球人民及其子子孙孙都将过着幸福美满生活时,资本家这个老板角色,谁都不愿意当了。人类应当停止对金钱的顶礼膜拜,创建一个更加人道的共同富裕的福利型民生社会。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Carnegie)的财富观是:“死后留下大笔财富的人是可耻的。”这句名言已成为美国100多年富人做慈善事业的驱动力和信仰。在比较了使用剩余财富三种方式:?譹?訛传给家族子孙,?譺?訛死后捐赠公用事业,?譻?訛由财富主人生前妥善处理之后,卡内基认为最应该采取的是第三种,即由财富主人生前妥善处理,他的这一思想在他之后美国富豪们那里影响很大并得到响应。现在英、美等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富人,将大笔财富捐赠给慈善机构而不是留给子女。同时英美等国也有许多富家子女以乐善好施为荣。比如美国首富比尔·盖茨是健康资本家的先导,从首富资本家走向首要慈善家,他留给他们的3个子女每人1000万美元资产,是他们760亿美元的一个零头,其余财富全数捐赠给他和太太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慈善基金会”,用于创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股神沃伦·巴菲特捐出约400亿美元给慈善事业,名列第二。迈克尔·阿默斯特是英国既年轻又有钱的慈善家的先行者,他在曾祖父典当行中,拿出30万英镑,创办了埃文布鲁克海外计划的慈善组织,以推动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33岁的纽约人卡伦·皮特尔曼20岁出头就从身为开发商的祖父那里继承了350万美元的遗产,索性悉数捐出,成立了用于资助波士顿贫困女性的沙哈拉基金会,现在她与近1000名年龄在18~35岁美国人一道,与一个慈善组织合作,该组织的宗旨是支持有志将自己的财富用来帮助社会大众的富裕年轻人。拥有5个孩子的尼古拉·霍利克,积聚了2500万英磅的财富,她将年收入的1/4捐赠给了慈善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局副主席霍利克(英国)说:“我认为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好的居住条件,给他们一些钱,但是钱多了对他们有坏处,我知道一些非常有钱的家庭子女,一生碌碌无为,因为他们失去了动力。”现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富豪也开始接纳仿效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这种财富观,比如陈友树、陈光标、牛根生、曹德旺等。陈光标坚持“低调做人高调慈善”的理念,把大笔财富捐献给慈善福利事业及灾民,并带队赴灾区抢救被困灾民,还承诺将来”裸捐”全部财产,为中国富豪们树起了榜样的大旗,精神可嘉,值得学习。比尔·盖茨夫妇、安吉丽娜·朱莉,和乔治·绍罗什等被列入“慈善资本家”的行列,他们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推动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正如经济学家马修·毕晓普和迈克尔·格林在《慈善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这些人正在改变世界。”上述种种事例表明他们是不想当资本家的先驱者和楷模,效仿者将会络绎不绝,这是走向社会主义的自觉行动和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把大笔财富捐赠给慈善事业和福利事业是富人自觉主动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出路和方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富豪如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富豪亦如此,中国的富豪更应如此,这是大势所趋,势所必至,也是时代的召唤,社会的欢呼,历史的必然!因此,业主所有者和职能管理者资本家逐步让位于公共管理者(公有制管理群体),是顺应时代客观需要的历史潮流,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事实上,发展从来就不是靠富人恩赐给穷人的某种东西,而是无产者自己努力创造和实现的东西,不要忘记,人民群众才真正是历史的创造者。私有股份逐步被公有股份所取代,生产资料成为公有→国有→全社会所有(国家消亡)。但生活资料仍然是个人所有或家庭所有。个人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生活的基本单位,永远不会改变。从而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家心甘情愿地在不知不觉和自知自觉中消失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文化教育、科学知识、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的高度发达,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事业高速发展,也即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前进。来得快(少年)、发展快(青年)、兴盛快(中年),目前正处于后期起始阶段,但也走得快(老年),消失快(衰亡)。不可能像封建社会那样延续几千年的历史。社会越落后,社会历史越长,社会越发达,社会历史越短(指阶级社会)。16世纪、17世纪以荷兰及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趁着宗教改革之发难,将封建制度残余社会力量一扫而光,代之以新社会的国家组织与经济体系。这种组织与体系以“资本主义”称之。早在14世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就在欧洲开始,在挣扎了200年以后,于1688年~1689年光荣革命在英国成功,这是人类历史中资产阶级起过非常革命作用的一件大事,自1689年英国进入资本主义体制后,法国、美国、日本等先后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形势起了重大变化。从此资本主义兴起,蓬勃发展,并已渡过初期和中期,现在已进入后期80多年,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已开始走下坡路了,不可收拾的制度性结构性经济危机将会越来越严重了。资本主义社会大约在800~1000年左右时间就能完成光荣的历史使命(从1688年起~17世纪起算)。取而代之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预言实现了。《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后人概括为“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寿终正寝,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如同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一样,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贵族与平民两大对立阶级的不平等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同的致命弱点,财富和政治不平等毁掉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现在正在毁掉资本主义社会。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刊登了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杰弗里·蕯克斯教授的文章《理解和克服美国的财阀统诒》。文章一开头就写道:“可怜的美国公民以为他们刚刚选出的新国会,从民义上说他们当然做到了这一点,公众确实投了票,但在实质上他们并未真正选出自己的政府,表面上美国有两党,有自由和保守之分,但都非常有效地服务于最有钱的富豪们,谁也弄不清有钱人捐给政客多少钱,因为,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规定,这些开支大多是匿名的和不需要报告的,并且不设上限。”蕯克斯教授写道:“政客一旦当选,就会支持主要捐款人的立场,于是政治的结果会趋向巨额财富,这就是当前西方政治制度的病根。”难道这不就是美国最高法院批准的公开贪腐吗?难道这不就是利益集团最终导致民主的失败吗?《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题:历史真的终结了吗?——专访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作者该报驻美洲总局编委西村博之):“美国是好是坏直接左右着对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评价,金融危机、贫富差距过大、政党恶斗、摇摆不定的对外政策等,近年来针对美国的失望情绪着实不少。”福山称:“最重要的是人们想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最终形态,我从不看重军事力量在推广民主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但战争让美国失去了别人的信任,让世界失去了信心。金融机构在危机发生前,赚取了相当于企业四成的巨额收入,都在本世纪最初的10年里,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那些手握巨额资本,组织严密的利益集团控制了政治制度,正是他们导致了政治的衰退。手握权力的‘王朝’势力,与利益集团关系密切,不仅仅是金融、石油及农业等众多领域,特定的利益集团,都在左右政治为己所用。我们都知道,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因其极端不稳定的特性,也犯了严重的错误。在推行金融监管改革、医疗保险改革,这样的重大改革过程中,他们也要设置障碍,这可说是利益集团导致民主的失败。吃了亏的老百姓,也不会再信任政府,得不到支持的政府,其权限将会进一步缩小,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文章,题:重启民主(作者:约翰·博伊克、加里·米兰特)他们认为:“僵化的民主缺乏功能,虽然我们的民主体系,已经让我们走到了今天,但它似乎没有能力解决一些复杂的现代问题,如频频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扩大的社会不平等、气候变化、及各种形式的资源损耗,甚至稳固的民主国家,也未能提供好的公共产品。美国工程师协会,最近对美国的公路、桥梁、供水系统、学校和其他基础设施状况给出了D+的评级。新近民主国家尝试的民主版本,甚至更没有效率。美国占领下制造的民主幻象,但是实际上没有多少实质功能。”西方世界违反无过无不及的合理主义的“中庸之道”,往往因过度民主而受困,西方僵化的过度民主令世界失望,西方僵化的过度民主正在衰退,也正是僵化的过度民主本身导致民主失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曾是西方的骄傲,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以为美国赢得了冷战。从此,只要照搬西方现成的方案——多党议会民主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来治理,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历史终结了,资本主义制度胜利了,社会主义完蛋了。然而,时间才过去不到20年,于2008年就发生了规模大、层次深的前所未有的全球金融经济大危机,于是乎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喊救命了。显而易见,财富严重不平等,贫富差距过大,是政治不平等的根本原因,西方国家自1929年全球经济大危机后,推行约40年偏重于宏观调控的凯恩斯理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遇到了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革命”,就是“六过度”:即过度市场化、过度私有化、过度自由化、过度民主化、过度经济金融化、过度财富严重不平等,正是由于“六过度”,导致一次又一次经济金融危机频发,最终导致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由于更加放任自由主义市场化,他们削弱了工会力量,降低了最低工资,强力推行私有化,造成顶层富人暴富,中层人员工资几十年未加,底层人员陷于困境的局面。列宁说:“资本主义已经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是帝国主义的特征。”资本主义失去民心,政府推动经济金融化,经济金融化制造虚假繁荣,经济金融化导致资本主义崩溃,以致爆发了2008年的空前的西方全球金融大危机,西方现在面临的政诒危机,其实是经济危机在上层建筑的表现,如果经济民主、财富不平等不解决,政治民主便无从谈起,而私有化是经济不平等的根源,这正是多党议会民主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的惩罚。也是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规律驱使资本主义走向衰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到苏联解体的1990年,这45年中,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举起了“民族独立、主权平等”的大旗纷纷独立,受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影响,当时社会主义思潮很盛行,在新独立国家中,有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比如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走得很成功;有的想走类似社会主义道路,比如印度等,不太成功;有的试图全盘西化,用西方政治制度来改变落后现状,大多不成功。第二件大事是所谓“冷战”,冷战就是苏美两国意识形态对峙,冷战的实质就是西方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击败苏联的意识形态,也就是用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西方认为以个人主义为基本伦理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和多党议会民主是世界上唯一的普世真理,苏联解体后,美国兴奋异常,认为打赢了冷战,历史终结了,资本主义胜利了。但新的历史一刻不停地前进了,从1990年苏联解体到现在的25年,美国之所以那么快地从顶峰跌落到困境之中,就是因为:?譹?訛冷战结束后,美国变本加厉穷兵黩武,无休止的对外进行战略扩张,严重透支了国家战略资源,进军中东国家耗资6万亿美元,这笔钱可重建美国的希望落空。有学者粗略统计,过去30年,美国至少打了14场战争,大约耗资14万亿美元,接近美国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十分具有戏剧性,比如9·11事件和两场(伊拉克、阿富汗)未打赢的反恐战争。?譺?訛2008年的金融大危机,洗劫19万亿美元,实力地位严重下降。美国国债约20万亿美元,相当人均将近7万美元,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一下子成为最大的债务国。原本头号制造业大国拱手让人,2013年失去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头号贸易大国。基辛格感慨地说:“美国已没有足够的资源单独应对世界事务。”?譻?訛强力推行自己的多党议会民主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严重财富不平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甚至用战争强力推行民主,推翻别国原有政府,扶持自己的傀儡政权,但世界秩序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愿望建立,反而陷入了危机,茫然不知所措,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也失去了世界的希望。使西方从狂欢一下跌落到了沮丧。西方社会的前途去向何方呢?唯一的出路,只能用唯物主义发展观、社会主义方法论,改造资本主义,改革私有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向民主平等的共富主义社会。当今资本主义社会,财富严重不平等,贫富差距最大,两极分化严重,是最不公平的阶级社会,必须被公平的无阶级社会所取代,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发达的阶级社会,也是生产力发展速度最快的社会。马克思以历史眼光看待社会现象,对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作出过应有的评价,即“资产阶级创造出了比其所有前辈更多更巨大的生产力”。但马克思绝没有美化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意思,他认为“资产阶级不是坏人,而是某种经济类型的代表”。反对马克思的人——卡尔·波普尔不得不承认说:“马克思解释剥削现象的努力,理应受到极大的尊敬。当今世界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应归咎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它使百分之一的人成了超级富豪,并免于为自己的不法行为受到惩罚,使得我们其他人只能捡他们餐桌上吃剩下的东西。”导致严重财富不平等、严重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必将导致资本主义走向衰亡。1859年,马克思在《政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谚语云:“望子成龙”“子不嫌母丑”。没有资本主义社会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孕育和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的准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的催生剂和助产师。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社会历史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卓越贡献,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磨灭的功勋。
  概而言之,资本主义社会走向衰败的原因何在呢?归纳起来,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的“六过度”:即“过度市场化、过度私有化、过度自由化、过度民主化、过度经济金融化、过度财富严重不平等(过度贫富差距)”,正是由此“六过度”导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频发,一次又一次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现阶段大约6~8年一次,危机发作深度越来越严重,自身复苏难度越来越大,而且不可收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金融危机进一步导致政治制度危机和社会变革,这正是资本主义后期发展衰败的必然规律,这就是资本主义最终走向衰亡的内因和动力。正如新近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回答美国《赫芬顿邮报》主持人汤姆·哈特曼提问时说:“美国不再是民主国家,富人统治美国,献(贿)金左右民主,权贵攻击民主,寡头与民争利、追求巨额财富最大化,美国民主实际上巳经全然不是现在时,而是过去时,民主再也不是一种现实,权贵收买操控政客(议员、议会),政客操控政府,政府施行权贵政治,寡头政治,为其谋利。权贵收买编辑、记者新闻媒体为其报道服务等。”上述种种政治、金融、经济、债务危机,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崩溃。这意味着美国主导世纪地位的结束,也是西方领先500年的资本主义正在走向终结,逐步进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新阶段。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回答参考消息报张伊宇、田宝剑记者提问时说:“在某些方面,我觉得今天中国越来越像以前发展阶段的美国,非常开放,非常有勇气,而今天的美国非常像以前的‘苏联’,比如TPP是排他性的,中国却是开放性的,从世界历史发展情况看开放性的容易战胜封闭性、排他性的,中国这方面在慢慢做……”由此表明,现在处于发达到顶峰阶段的美国,有点醒悟,有一种倾向,因经济危机被迫开始收缩现状,纠正“过度”,走向“苏联”,仔细看欧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如此收缩状况,这正如同马克思名言:“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可喜的进步,循着社会发展规律,向着社会主义目标移行前进,信也罢,不信也罢,必将迎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主义历史车轮的飞跃。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败,从而迫使资本主义用唯物主义发展观、社会主义方法论,改造资本主义,改革上层建筑,改革所有制,改革金融经济规则,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走向全球社会主义——共富主义社会。这是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规律的必然方向,是先进科学知识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法则,人类认识史和社会史,就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恩格斯107年前提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历史飞跃。”这是人类的发展、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进步、人心的所向、历史的必然。因此得出结论是:资本主义必然衰亡,社会主义必然实现,马克思主义必然胜利,并正在走向全球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终结——共富主义社会。当今世界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财富不平等、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绝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最后一个“理想”社会,必将被共富主义社会所取代,谁是谁非,让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实践去回答和验证吧!其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啰!留给后人去评说吧!全世界财富是一个大蛋糕,世界人口99%的普通人,只分得1%世界大蛋糕,而占世界人口1%的超级富豪,抢走了其余99%的世界大蛋糕,这个世界公平吗、合理吗?世界向何处去呢?人类向何处去?这是资本主义严重财富不平等、两极分化的特征和腐朽,全球人民应当从睡梦中醒来,敢于打破旧世界,创建新世界,废除资本主义超级富豪生产资料私有制,把全部资本和财富化归各国人民公有共有、共富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动员为人类和平实现共富主义社会而不懈奋斗!世界和平必胜!人类理想必胜!马列主义必胜!共富主义必胜!
 
关于现代化国家发展模式
  纵观几百年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规律,实行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模式,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型或资源型发展阶段,也是现代化前阶段或发展中阶段,即以传统农、林、牧、副、鱼和固有天然资源(如农田、矿山、森林、草原、河流、海洋等)发展为主,工业发展水平及生产效率较低,比如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农业社会、农业经济和农业文明时代。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下,属温饱型社会。相当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第二阶段:是先进制造型或工业型发展阶段,相当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是利用水和蒸气的力量,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发展。历史上经济和社会变革,常常是来自新能源与新通信方式的产生和交汇,重大新能源革命与新的通信方式总是同时发生的,蒸汽机和煤炭加快了信息流通速度,从而报纸、电力、电话、电报,以及汽车交汇而来。也是第一次现代化阶段: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为主,比如现在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40个已经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和46个开始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其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福利化、和平化、和谐化等。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人均GDP大约在2000~7000美元之间,属小康型社会。相当于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7500多美元,刚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低点(7000~12000美元),但由于中国沿海及中西部地区发展很不均衡,城乡和区域差距及收入分配差距相当大,与第二大经济体相比尚有距离,还不能算作是中等发达国家,仍然是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是小康社会。大约到2020年,即建党百年,可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阶段:创新型或知识型发展阶段,相当于第二、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利用电力,实现生产发展的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采用的是电子和信息技术,实现生产发展的自动化,即石油天然气和核能,以及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和航空飞机交汇而来。也是第二次现代化阶段:是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发展为主,具有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发展阶段,比如欧美、日本、韩国等24个发达国家和20多个中等发达国家。其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城市化、知识化、信息化、创新化、和谐化、和平化、全球化等。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工业世界向知识世界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包括两个层次:人均GDP在7000~12000美元之间,属中康型社会(即中等发达国家)和人均GDP12000美元以上,属富裕型社会或大康型社会(即发达国家)。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及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必须推动从先进制造业或工业型为主阶段,迈向既重生产又重研发的中国设计、创造的创新型或知识型发展阶段,从制造大国转向创新大国,从小康型社会迈向中康型社会,从第一次现代化迈向第二次现代化,从而过渡到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2020年后,建党百年,初步进入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小康型福利社会(人均GDP大约7000~12000美元),从而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再过30年大约建国百年(1949年起),即2050年前后,从中康型社会迈向富裕型大康社会,中国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型、共富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达国家(此时中国人均GDP大约12000美元以上至2万美元左右),以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此阶段是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阶段。从现在算起大约需要200多年时间。第四阶段:是信息型、数字革命型和全球化、大同化发展阶段,相当于正在启动的第三、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是20世纪后期以来,出现的数字革命的发展,是信息技术融合的创新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转变,它将改变我们的社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高级讲师杰里米·里夫金的畅销书:《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在他看来,新的通信技术与新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如今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开始融合。美国技术天才创造了笫三次工业革命前一半部分,即互联网,已经完全成熟,但此后发展滞后。而另一半则是要建设将可被分享的可再生能源融入互联网中的基础设施,这才刚刚开始。德国在试点,已发展改造100万栋智慧建筑,生产太阳能电力,希望中国和德国成为后一半部分建设智慧建筑基础设施的引领者。中国有两大优势:?譹?訛中国有世界上最丰富可再生能源,其中3/4是近海风能。?譺?訛中国有一半土地没有工业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与可再生能源基础建设结合同步进行,更为节省便宜。哈佛大学及清华大学研究估计,到2030年风力发电可以满足中国所有的电力需求。中国不可能一夜之间发生改变,中国应有两套方案,一方面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发展,另一方面加快进行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旦基础设施建立起来,新能发展成熟,完全取代化石能源,从化石能源而来的污染就完全解决了。而且生产新能源边际成本、使用的成本和分享信息的成本几乎为零。希望中德两国与时俱进地引领世界进入下一个伟大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半部分)的新经济时代。美国、中国、德国在引领,是互联网和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海潮能等)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新科技、新信息时代。将来可以通过“能源互联网”调剂和分配能源,避免浪费。是互联网革命、网络信息、可再生能源、飞天汽车、宇宙飞船、空间站、载人航天、太空信息和太空研究交汇时代。也是笫三次现代化阶段:是和平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全球化的发展时期。其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城市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化、民主化、文明化、福利化、生态化、和谐化、一体化、全球化、大同化等。指从知识时代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社会向信息社会、知识文明向信息文明、知识世界向信息世界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人均GDP在5万美元以上。属均贫富、等贵贱和高度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幸福型全康社会。此阶段是全球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阶段。从现在算起大约需要300~400年时间。简而言之,第一阶段:农业型社会、农业时代——属温饱社会,发展中国家,人均GDP2000美元以下。第二阶段:工业型社会、工业时代——属小康社会,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2000~7000美元之间。第三阶段:知识型社会、知识时代——属中康型社会,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7000~12000美元,及富裕型大康社会,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12000美元以上,是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第四阶段:信息型社会、信息时代——属共产主义幸福型全康社会,人均GDP50000美元以上。也是全球实现共产主义幸福型全康社会阶段。
  现代化国家等级按GDP分类如下:年人均GDP在12000美元以上为发达国家,属富裕型大康社会。7000~12000美元为中等发达国家,属中康型社会。2000~7000美元为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属小康型社会。2000美元以下为发展中国家,属温饱型社会。7000美元以下也可按老习惯泛称为发展中国家。人均GDP50000美元以上为共产主义幸福型全康社会(温饱社会,即发展中国家;小康社会,即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康社会,即中等发达国家;大康社会,即发达国家;全康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以上分类供参考。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
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
  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是什么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总体而言,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应当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转化规律,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转化规律推动的,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具体而言,由于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只能是科学知识的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推动(市场经济规律见“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科学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知识包含人类大脑思维、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信息科学和科学技术等。最早马克思认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组成三要素是: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其实,主要是劳动者+生产工具,就是先进生产力=先进劳动者+先进生产工具的相结合。按照认识论观点,科学技术是由科学知识转化而来,因此,先有科学知识,后有科学技术。先进劳动者是由科学知识来武装,先进生产工具是由科学知识来创造,归根到底科学知识才是根本的动力。因此科学知识是基础生产力、原始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一般来说,技术是由科学知识转化而来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和方法,是工具、工艺技巧、操作方法、程序规则的总和。科学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知识+技术构成科学技术,也可广义的转化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如同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恩格斯就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科学技术是一个总体的概念,科学偏重于知识体系,技术则表现为方法、工艺和能力,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相互转化。形成了以科学知识为起点的科学—技术—生产过程的一体化发展,是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生产力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体现。在现代,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越来越快,体现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高速前进。由于科学知识的高速发展,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从一个社会到另一个社会的历史变革,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动力,同样是科学知识和先进生产力。科学知识的发展→先进劳动者的发展→先进生产工具的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一个历史社会的变迁。绝不是阶级斗争、武装斗争或暴力革命。战争越多,社会越落后,经济越困难,人民越贫穷,国家越衰败,战争是一切贫穷灾难的罪魁祸首。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漫长、曲折的历史变革过程,都不是通过武装斗争打出来的,是人类通过创新科学知识的发展,创新生产力的发展、创新生产关系的发展,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世界,创新历史的结果。就历史和全球而言,武装斗争只能解决短暂问题或局部问题,决不能解决长久问题或全球问题。在历史上,人民革命武装斗争,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局部作用,人民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方向,开创了社会主义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期间,在苏联促进和影响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以及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民主革命武装斗争的胜利,建立了民主政权和社会主义国家,世界历史上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历史事实。但这是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反侵略战争环境中,有利于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的机遇中发展壮大形成的,这也是客观历史事实。或许可以说,没有世界大战就没有社会主义,世界大战是坏事,但也带来好事,它促使一些不具备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民主国家提前实现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前社会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历史中无产阶级起着非常革命作用的一件大事,从此世界开始跨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1917年11月7日起,社会主义初期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出了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出了东欧、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假设:“如果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出现许许多多的苏联和中国,乃至全球会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共产主义是打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当然可以肯定,由于人类进步、和平愿望、核武器制约以及战争的惨痛教训,世界人民,大彻大悟,反对战争,制止战争,消灭战争,世界大战永远不会卷土重来了,没有战争的太平社会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二战以后,这种特定的大规模反侵略战争的历史环境(指世界大战)一去不复返了。二战以后60多年,没有哪一个国家,由于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取得了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成功,这亦是历史现实。今后如果在某种特定的局部反侵略环境下,能否出现人民民主革命武装斗争解决局部问题的事例发生(比如伊拉克或阿富汗),留待历史实践去验证和回答吧!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都不是武装斗争打出来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总体也不会是战争打出来的。是先进科学知识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的。按照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市场经济遵循其自身固有规律在运行和发展,从原始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开始,推动市场经济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向前发展,比如:简单商品市场经济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相结合→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垄断竞争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生产关系与政治变革。从而推动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与发展,前面的社会进入后面的社会,后面的社会取代前面的社会,后面的社会比前面的社会,一个比一个更先进、更科学、更发达、更优越、更富有、更自由、更民主、更平等、更文明,发展周期更短,发展速度更快。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是任何人、任何阶级、任何势力阻挡不了的历史法则,是不可抗拒的社会历史潮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浩浩荡荡,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因此,实践证明,推动人类整个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只能是先进科学知识的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绝不是阶级斗争、武装斗争或暴力革命,武装斗争只能解决短暂问题或局部问题,决不能解决长久问题或全球问题。希望那些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面,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吧!奉劝那些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要头脑清醒,不要跌入战争深渊,不要做战争狂人,更不要制造战争,要和平不要战争,不称王不称霸,推行仁道,反对霸道,不要倒行逆施,做历史发展的罪人,要做历史车轮的和平推动者,做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力军,望自珍自重,好自为之。这是人类的进步,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必然。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社会由什么党领导问题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由什么党领导呢?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可以由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自民党、人民党等来领导,什么党叫什么名称并不重要,关键是在和平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全球物质文化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必然产生相应的适合社会主义时代需要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特征性变革。在这个时代不管什么党叫什么名称,只要党的纲领和目标,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的理想而奋斗,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样会领导本国本地区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直到党的自身最终消亡为止。
 
中国是全球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的试验田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富主义社会。中国是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试验田,一个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问题解决了,全球其他各国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中国有许多特点和因素,别国有的因素中国有,别国没有的因素中国也有,中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因此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其他国家发展的参考和借鉴。①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960万平方公里;②人口众多13亿人民;③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有悠长的连续不断的五千年的文明历史;④民族众多,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多共56个民族;⑤在社会主义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几十年来经历了许多复杂多变的曲折道路,有过许多成功和失败、错误和挫折的经验教训。建国以后,主要有三点缺陷,也是改革发展创新实践取得成功的三点经验:一是封闭半封闭和否认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存在市场经济,二是过分强化和夸大阶级斗争;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的发展。这也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同错误(实际上中国也借鉴苏联经验)。这三点错误正是导致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和解体的主要因素,当然,苏联共产党最高领导高度集权个人迷信,以及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时,采用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为俄罗斯开出的西方式的休克疗法,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充分正视了这一历史现实,并汲取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这三点已完全纠正过来,并已取得成功:①改革开放和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并与国际接轨。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并已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详见市场经济第五发展阶段: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将不断探索、推进、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等,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化、区域化、全州化、全球化的运行和发展。②以“仁和”思想或“仁和”哲学治国安天下,即以“仁和”思想的和谐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仁学就是人学。人学在个人修身养性方面,就是人的内心道德教化,在治理国家方面,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及国以民为命、国以民为力、国以民为功(汉初贾谊语),在价值伦理层面上,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思想,要大大高于以“资”为本和以“权贵”为本的社会。古人这么说:仁——“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关爱天下苍生,心系民生疾苦”。中华自古仁(人)为本,中华自古和为贵。继承和贯彻中华民族“仁以为己任、仁者爱人”以及“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传统文化的文明的“仁和”思想。简而言之,“仁”就是仁者爱人,公正平等。“仁和”就是“仁爱谦和,公正平等,共生共存共发展”。以“仁和”二字治国安天下。“仁者:仁,亲也,从人二。”“亲者,密至也,从人二,相人偶也。”即仁由人与二两部分构成,含双人、多人或人人之意。也含有,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会。表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亲密无间和谐合作,互敬、互爱、互帮、互容、互让,共生共存共发展,以及“人己等视,人人平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不分彼此的“大公无私”精神。“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充分体现“仁者爱人”的人类生存本质的意义。凡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应该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类才能得到繁衍和发展,这是人人都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一个人无论是“立”还是“达”都不是单方面可以实现的。有仁德的人,自己要自立,就必须使他人也自立。自己要达到的成就,就必须使他人也有成就。自己要成功,就应让别人成功。自己要发展,就应让他人发展。谋求自己过得好,也必须让他人也过得好。利己应当利他,利他才能利己。在这里,成就自己与成全他人是统一的。退一步说,即使不能成全他人,起码也应该对他人采取宽容的尊重的同情的态度。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怒人,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求他人去做,自己所不愿意达到的不好的境遇,也不要强加给他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总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全他人”与“宽容他人”,“利他利己”和“利己利他”,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人与人如此,群体与群体如此,民族与民族如此,宗教与宗教如此,国与国更应是如此。“和者”:以“和为贵”,以和至上,“和”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在承认各方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各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相关各方共生、共存、共发展。这一“和谐”思想不仅可以用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可以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可以用于处理事与事、群体与群体、宗教与宗教、民族与民族、国与国的关系。《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达到人际和谐、世事和谐、万物和谐,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思想境界。基于这一“仁和”思想:对内实践“和谐发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的发展,就是科学的发展,协调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创新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对外实践“和平发展”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创共富,以构建全天下的“和谐世界”。和平的发展,就是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共富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谐的发展。现在内建“和谐社会”,外建“和谐世界”已成为中国人的共同理念。③轻重工业并举,并已卓有成效。现在中国各种商品丰富多彩,物美价廉,应有尽有,不仅满足中国人民的需要绰绰有余,而且出口至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许多国家民众的欢迎和喜爱,并使他们获得了实惠。因此这三点,既是失败的教训,又是改革发展创新实践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基本道路、基本模式。现在中国基本上走出一条富有成果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虽然未来道路仍然曲折多变,但前途是光明的,未来是乐观的。今后必须坚持以经济社会建设为中心,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社会主义标准为目标,决不动摇,决不折腾。在改革、发展和创新的道路上,艰苦奋斗、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干下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大家庭的共同实现(一个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但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全球大家庭共同实现)。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有过许多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辉煌发达的历史时代,经典文献有过许多精辟论述:我们的祖先一直向往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两千多年前,《礼记·礼运》的“礼运大同篇”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芷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现注译如下:“《礼运大同篇》是描述孔子的理想世界、大同世界,能成就大同,天下就太平。〔礼运〕:就是大家都在“礼”——客观真理的道路上走,运行不息。人人知道明礼,从不明白,到明白,直到大同世界——共富主义。〔大同〕:就是整个世界都是一家人,人人爱彼如己,兄弟一样,不分你我,没有欺骗,没有烦恼,以诚相待,互帮互让,人人自由,人人平等,共富共享,共生共荣,就是极乐世界——共富主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大道——客观真理——得以运行之时,就是天下为公,天下是人所共有的——共富主义——得以实现之际。〔大道〕:就是共同遵守而去行使的一个真理法则。这条光明大道,并非私人的道路,你也可以走,我也可以走,你修你的光明大道,我修我的光明大道,这条光明平坦的大道,直通大同世界——共富主义。〔天下为公〕:强调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而不是私天下、家天下、霸天下。就是人人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奉公守法,舍己为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若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天下为公,就是天下财富为全人类公有共有、共生共用、共富共享、共廉共荣——就是共富主义社会。社会上进选有贤德、有才能、有智慧的人为人类谋幸福,为国家图富强。讲求诚信道义,崇尚团结和睦,对邻国讲信用,以邻为善,与邻为伴,言顾行,行顾言,互不欺骗。人与人之间要和睦,家与家之间要和睦,国与国之间要和睦,大家讲道义,自然和睦相处,永无战争。因为大公无私的精神,所以人人相亲相爱,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孝顺他人的父母;不但慈爱自己的子女,也要慈爱他人的子女。正如孟子的教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要办好养老服务,照顾好社会上的老年人,使他们康乐,无挂无碍,无烦无恼,丰衣足食,安享天年。年轻力壮的人,不分男女,要发挥所长,尽其所能,尽心尽力,努力工作,维护秩序,贡献社会,报效国家。年幼的儿童,要好好教育他们,孝敬父母,自强不息,忠于职守,爱国爱民,顺利成长为优秀公民和社会有用之才。使社会上的鳏夫、寡妇、孤儿、没有子女的老人,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最妥当的关切和供养,使他们生活安定,精神愉快,能和社会上其他人一样平等相待。男人都要有合适的工作,男人有男人的本分、责任,为国为家,尽职尽责尽义务。妇女都有婚嫁归宿的家庭,做个贤妻良母,夫妇合作,各守其主。人们不让财货资源白白浪费于地上,物资丰富,任人享用,但不藏私己有。人人唯恐自己未出力工作,各尽其职,各尽其力,为人类社会服务,舍己为人,但不自私为己。既然这样的话,大家坦白率直,社会上违法乱纪,阴谋诡计都不会兴起,抢盗偷窃,乱贼暴徒永远绝迹。因此,国家没有内忧,没有外患,人人奉公守法,安分守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出不关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谓大同。这就叫作大同世界,人间天堂。人人不自私自利,不贪婪拜金,不唯利是图,人人公平,人人和谐,公有共富,共享共荣,天下太平。〔大同〕:就是世界和平的篮图,就是整个世界都是一家人,所以孙中山先生将此篇从《礼记》中提出来,并极力提倡“天下为公”,并指出:“天下为公,就是人民的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就是天下太平,天下是大家共有的,没有战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奉公守法,公正平等,以诚相待,和睦相处。世界大同,天下财富,全人类公有共有,共生共用,共富共亨,共廉共荣,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民富国强,国泰民安。孔子还提倡恢复尧舜“禅让”的民选政治制度,废除子系继承皇位的家天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理想,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就是孔子的民主政治,为政之道,古典伦理哲学——共富主义社会。这就是以古代圣贤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也是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创造出的朴素的雏形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共富主义社会,比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早2000多年。孔子是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历史公认的至圣先师,他的思想、理论、理想、学说至今并未过时,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理论指导,是应当奉为“圭臬”的理论导师。伟大的孔子思想万岁、孔子哲学万岁!《大德礼记》中有这样的话:“独富独贵,君子耻之。”《晏子春秋》曰:“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饱暖非天降,赖而筋与力。”如果每个人都能勤奋努力,公道平等,助人为乐,富帮穷、强帮弱,这个社会肯定是个和谐的社会。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大学》里,对于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富起来,也有过精辟论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其大意是:创造财富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努力工作,生产财富的人要多;吃皇(公)粮的人要少,自食其力者要多;管理者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兢兢业业;使用者要支出得当,量入为出,精简节约,杜绝浪费,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样国家财富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远富裕了。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古典社会主义”的改革者,西汉中期,公元8年,王莽称帝,国号“新”。王莽变法: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主义者的改革,胡适两次撰文为其翻案,胡适称王莽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他的改革都是“为了改善这种不公平和铲除这种不公平的罪恶”,王莽在位执政15年,试图加速地展开全面的经济改革,从财政、货币和土地起步,经济改革,轰轰烈烈,很有典范性,士地全面国有化,盐铁专营,“五钧六莞”,不准买卖奴隶等,古代历代主张土地国有化的只有两人,一是新朝王莽,一是中华民国系中山,王莽改革是非常短命的中国古典社会主义试验。这是我们古代帝王祖先想往“平等社会”的历史插曲,可敬可佩,值得缅怀。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至圣先师,是儒家学说创始人,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姓孔名丘、字仲尼,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春秋末期,也是奴隶社会末期,战国初期开始,我国于公元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孔子在此期间,最突出的贡献主要在教育方面,他因材施教的方法很高明,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说法是很令人信服的,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的学生共有3000弟子72贤,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贡献,他们后来对社会未来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历史贡献,影响深远。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据说《易》《礼》《尚书》《诗经》《乐》等五经,都是孔子修订的,孔子还修订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至此,我国古代文化典籍能够流传到今天,是孔子一大功劳。这些书还对儒家学说的流传起着极大的作用,被人们奉为儒家“经典”。孔子活了74岁,去世后,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行记录整理下来,编成了《论语》一书,这本书记载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言论,是后世科举考试的必读本,影响深远。此期间,各国的读书人,得以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于激烈的社会动荡都在进行各自的分析,各种学派如春日百花,纷纷呈现,各抒己见,互相辩论,十分活跃,后人将这种生动活泼的局面称之为“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了扩大自己的思想影响,纷纷著书立说,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翰非子都是各派最有名的代表人物著作,因为字刻在木简上,书写十分不便,于是流行游说和讲学,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主张,齐国齐泯王时,扩建在都城临淄西城门设立的“学宫”,能容纳万人以上,荀子担任学宫三任“校长”,成为思想文化交流中心,可见当时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空前盛况。百家争鸣之百,并非实数,事实上当时比较重要与流传较广的,只有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六家,此外还有农家、兵家、杂家、纵横家等。战国后期,秦朝秦孝公重用商鞅,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公布了新法令,主张法制,提出废井田、开阡陌(就是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重农桑、奖耕织、奖军工,实行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和建立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战略,战斗力不断加强,秦朝振兴统一六国,作出历史贡献,是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但也引发地主与农民矛盾极化,引来农民起义的烈火,楚汉相争,秦朝灭王。随后汉朝统治者——汉武帝,雄才大略,千古一帝,汲取了历史教训,不改文、景帝之恭俭,以济斯民,并将儒家的思想加以发挥,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以“忠、孝、仁、义”作为统治人民的核心思想价值观,他推行新政,元光决策,桑弘羊变法(改革):把酒盐收为国有,实行国家盐酒专营,从而经济振兴,社会太平,并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征服了北方游牧民族累犯的进攻,从而打通了古丝绸之路,西域与汉朝通商,汉武帝振兴,太平盛世,一统天下,泱泱大国。从此以后,孔孟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占有着绝对的历史地位,其思想和学说对中华民族生生息息、发展壮大直至当今社会产生着巨大的贡献和历史传承。正是儒家哲学、孔孟之道,比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仁以为己任,仁者爱人。和为贵、和而不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惟邦本、民贵君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恭敬惠义。“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也。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以仁义为本、匡正天下。以不忍人之心为仁心、不忍人之政为仁政、以仁心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以民为命、国以民为力、国以民为功”(汉初贾谊语)。“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施行仁政、反对暴政。推行仁道、反对霸道。非兵不强、非德不昌、强而不霸利天下”(司马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均无贫、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于足。均贫富、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家老子语)。“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生,亦我所欲也;义,也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中庸之道。科举制度。”等。从古代到现代,自始至今,正是儒家哲学、孔孟之道,形成了中华自觉、中华自信、中华标准的在世界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政道体制和社会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在世界历史上唯一不间断的延续了5000年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经济大国、富强大国、统一大国。否则,或许会成为“多国的欧洲”那样,或者停留在“春秋战国的多国局面”。即使在现代仍然发挥着政道思维——实质民主的治国之道,甚至对未来必将继续产生着重大贡献和历史传承。儒家哲学不仅对中华文明也对世界文明产生着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可考证的大致有几点:比如:?譹?訛崛起兴盛规律:两千多年以来,中华经济治理的永恒主题只有两项,一曰分权(放权),二曰均富。在历史上人们一再看到这样的规律,中国拥有最广袤的内需市场和喜乐世俗消费的广大民众,经济的复苏从来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早在20世纪30年代,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就提出一个经济兴衰周期说。根据他的观察,中国只要有70年的稳定期,必定重获大繁荣,从秦末大乱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盛兴”,从随文帝统一到唐太宗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从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到范仲淹一代的中兴,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期间均不过二三代人,中国经济当时都是世界领先。据此,中国若无战乱或政治折腾,10年可恢复,30年可振兴,50年到70年,必成盛世。在这样的史观下,最近30多年的经济大崛起,从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与复苏,以及在未来的20年内,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而再度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应是历史周期新的重演,乃必然发生之大概率事件,与其说是人类行为的偶然成果,倒不如说是两千多年经济社会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必然演进。?譺?訛改革与变法规律:纵观几千年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改革(即变法),比如:管仲变法、商鞅变法、汉武帝变法(桑弘羊变法)、王莽变法、王安石变法、王晏变法、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庆历是宋仁宗年号)等,都是围绕四大利益集团;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产阶层、有产阶层的集团利益的分权与均富进行的改革和调整,无不以利益与财富均衡为焦点,如果四大利益集团分权与均富改革调整比较好,恰到好处,实施中庸之道,政策英明,利益均衡,财富分配相对平等,经济就发展,社会就进步,国家就太平,人民就丰衣足食,民富国强,繁荣昌盛,甚至太平盛世。比如:汉朝文景之治、汉武帝盛兴,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朝赵匡胤、范仲淹中兴,清朝康乾盛世等,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都是仁德治国,政策英明,国家中兴,太平盛世。如果四大利益集团分权与均富改革调整不好,政策失误,财富严重不平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经济就衰退,社会就混乱,国家就动荡,人民就贫穷,落后就挨打(比如:八国联军、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甚至民众起义,发生内战,国家分裂,以至于改朝换代,皇帝更替,政策更新,直到下一轮社会兴起,再次国家中兴,繁荣昌盛。这也是《左传》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兴亡周期率的重演。?譻?訛开放与关闭规律:古代除了变法兴盛之外,历朝历代的经济治理,还有开放关闭规律,往往是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过度,一过度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关闭,一关闭就落后,一落后又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无休无止,过往的汉、唐、宋、明、清、民国等莫不经历这一“闭环逻辑”。而导致这一周期性治理危机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权益和财富分配不平等,过穷与过富而产生的失衡所致。?譼?訛分权与均富规律:关于分权,在中央集权体制下,主要指的是两类分权: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益分配,政府与民间权益分配,这两种分权存在内在的关系,只有中央对地方分权,政府对民间分权才可能发生。关于均富,也分两类,即政府与民间的均富,以及有产者与无产者的均富,其内在关系是,只有政府对民间的均富、专营与民营的均富,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均富,才可能发生。自先秦诸子以来,“均贫富”都是历代思想家和治国者,最古老和最原始的治国理念,四大利益集团:中央、地方、有产、无产,唯有获得均衡性的相对平等的合理收益,才可能维持社会稳定和进步,才可能产生新一轮的周期性经济大崛起。大一统的中国必须有一个相当精简、相当强大而有为的政府,才能发挥强有力的优质治理作用。开放与关闭、分权与均富的规律,说一千道一万,最后立足点是“均富”规律,只有均贫富,财富分配相对合理平等,实行相对的共同富裕社会,才能跳出“闭环逻辑”的怪圈,从而,经济发展,社会太平,人民幸福,民富国强,甚至太平盛世,无往而不胜,何乐而不为也!
  2500年前,孔子去鲁恒公庙观礼,看到个歪斜的瓦罐,孔子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中等量水就正过来了,装满水却反而倾倒了。孔子说:“吾闻佑座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命人注水实验,果然如此。然后感慨地说,“哪有满而不覆的呢!”于是他从这个满则覆的启示中,得出正确的处世之道,并说:“聪明圣智之人,要保持礼让精神;武力征服天下之人,要保持敬畏心理;富有四海之人,要保持谦逊的态度。”《荀子·有座》。鲁国的国君把这奇异的容器存放宗庙中作为座右铭,目的是在于提醒自己,万事都要采取中庸之道,适可而止,切不可过分,慎防满则覆,对任何时代的当政者都具有深意。放入中等量的水,就可端正,这就是“中则正”,满招损,谦受益,欹器是中庸的象征。孔子就爱在座位旁放上一个欹器,来警示自己,后来就发展为座右铭了。孔子由此大为感叹,遂悟出一个道理,悟出了“中庸之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居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就是说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民众很少能长久做到。宋代儒家大师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云:“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乃平常之理,乃天命之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不能过也不能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朱熹曰:“中庸之为德也,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朱熹《朱子语类》:“故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方是恰到好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庸,居中平庸,既不为过,也无不及者为中,庸者平庸也,寻常不突出,平凡之意也。中庸之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人生处世办事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就是中庸之道。中国人民大学毛佩琦认为:“中庸就是中、中正、正确,中是平常的,顺其自然规律的,就是坚持正确原则,按原则办事,中庸不是调和,不是不好不坏,把握治国方略就是中,和谐就是中庸的中的体现,中庸包括整个宇宙、国家、社会和人的指导原则,掌握中庸的人是一个强者,是和而不流的强者,中庸之道就是最高目标,就是崇高思想。”中庸既不是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也不是模棱两可的和稀泥,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正确之道。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封建社会里,中庸一直是我国儒家学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是人生哲学的方法论,其中一些思考和理念是很科学的,需要我们辩证地去看待和认识,从中正确地汲取精华,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孔子中庸论,就是反对太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把握一个中点或适度,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度量关节点,以保持事物发展规律的常态不变。按宋代程颐的解释,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四川大学教授谢谦云:“中是(中正),不偏不倚,庸是普通,平平常常,不偏不倚而又平平常常,是说人生处世行事应该把握一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不好高鹜远,平常人平常心。”还有一种解释:中指中和,庸即用,中庸就是“中和之为用”,不偏激,不走极端,不浮躁冒进,以中为贵,以和为美,用之于人生哲学。“中正也罢,中和也罢”,关键词都是“中”,这个中不是几何学上的中点,也不是代数学上平均值,更不是好好先生和稀泥、搞折中,而是适中、适度,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顺循客观规律。中庸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念,中不偏、易不庸,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中庸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则,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德、至圣的品德,合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之极,做人、做事、做企业、做大事,要顺应客观环境变化,因时、因事、因势、因地、因人制宜,力求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既不超越,也不滞后,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达到尊重客观规律,理想效果,把握全局,避免盲人摸象,不求最高,但求最适。中庸之道,就是正确之道,古人的中庸之道,就是今人的平衡之论。针对民主的中庸之道,就是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原则下的民主。针对经济的中庸之道,一个是自由市场经济,一个是计划经济,针对两端之间的中庸论,就是带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就是计划和市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的计划市场经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就是这样一种中庸之道。日本“企业之神”松下幸之助,曾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书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在此理念下,松下的发展,循序渐进,最终创造一个企业王国。中庸之道是现在全世界最重要最科学的合理主义。美国斯坦福大学民主、发展与法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的文章《衰落中的美国》说:“美国政治制度已经随着时间推移走向衰败,因为传统的制衡制度越来越根深蒂固,越来越僵化,在政治两极分化的背景下,这种权力分散的制度越来越难以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今天,美国再一次受困于其政治制度,因为美国人不相信政府,所以他们不愿意把决策权交给政府。国会制定复杂的规则,削弱了政府的主动性,导致决策缓慢且成本高昂,然而,政府又不能很好地执行,更进一步证实了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愿意多交税,因为他们觉得政府只会浪费。总之,旧制度无法适应新情况,利益集团腐蚀败坏政府,政治制度被富豪精英们利用,他们追求巨额财富最大化,国会制衡规则过度制约政策,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2008年,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入衰退期,从而导致过度资本主义美国的衰落。”新加坡董事学会会长郑自强《呼唤更有道德的资本主义》文章中说:“现代过度资本主义的弊端,显而易见,其症状随处可见:加剧气候恶化,经济增长低下,西方发达国家面临无法回避的增长极限,技术革新裹足不前,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全球金融危机,资本利润率下降,内外交困的西方文明,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等,因此‘过度资本主义’正在越来越被认为是造成全球社会、环境和经济等问题的主要原因。”美国著明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近期接受了西班牙《世界报》的专访:他认为“合作经济将取代资本主义”。他说:“我们所了解的资本主义,不是终将消失,而是正在消失;我们所熟悉的资本主义行将消亡,在很多关键领域正在消亡。资本主义内部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其严重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资本主义的终结并非旁人所为,而是其自身的原因导致的。”综上所述,过度金融化资本主义正在走向终结,西方文明内外交困,难道我们还能步过度金融化资本主义的后尘吗?美国作为一个老大帝国,它今天仍然是“真老虎”,很厉害,但已是一只“老老虎”,力不从心了,它的战略目标仍然很高,但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已经确实正在走下坡路,呈螺旋式下降,难道我们还要效仿美国吗?西方过度私有化经济增长率累累下滑,已达极限,并导致财富不平等、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难道我们还要追随西方过度私有化吗?善于学习西方一些先进文明之长,为我所用,与照搬西方、全盘西化是两码事,决不能混为一谈,中国没有理由成为美国。中国人要实践中庸之道,尊重客观规律,坚定地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光明大道。当前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铁的事实,是两条道路:一是财富严重不平等、两极分化的正在衰落的资本主义,二是共同富裕的正在兴起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其他道路可走,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过度资本主义、过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过度私有化、过度经济金融化,就是违背了现在全世界最重要的恰到好处的合理主义——中庸之道、科学之道、真理之道。即中正、中和、无过不及,过猶不及,不及犹过,恰到好处,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偏离了中庸之道,就是偏离了正确方向,偏离了客观发展规律。人间正道是沧桑,共富主义才是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通俗地说,中庸之道,就是无过无不及,永远达到“恰到好处”,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最科学的“合理主义”,就是“有限哲学、有限论、相对论”。孙子兵法云:“凡事把握度。”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语:“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有限就是居中、适度、无过无不及、最大限度地达到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所谓有限论,就是有限自由、有限民主、有限人权、有限平等、有限选举、有限竞争、有限改革、有限开放、有限市场、有限调控、有限政府、有限法制等,或相对自由、相对民主、相对人权、相对平等等,都是有限的、相对的,没有无限的、绝对的。更不能过度,比如过度自由、过度民主、过度人权、过度平等等。社会是一个大集体,通常是保持平衡和谐状态,如果你自由民主多了,别人自由民主就少了,如果你过度自由民主,或无限自由民主,别人就没有自由民主,或失去自由民主,你过度自由民主侵犯别人权利,别人就失去自由民主权利,社会就失去了公正平等及和谐平衡了。比如西方世界由于过度自由民主,权贵操控民主,平民就失去民主,导致西方国家内部难于集中治理,而内部治理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有效政府,西方的困难在于形成不了一个有效政府,顶层精英之间没有团结、没有共识,党派之间互相否决,造成今天体制内外交困对峙的局面,这也是资本主义过度自由民主制度的弊端,于国于民有何可取之处呢!再比如新加坡“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治国安邦理政的成功之道:李光耀将儒家道德归结为最重要的“八德”,他说有八种道德或治国之纲……那就是“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如果哪个国家领导人,敢说自己创造了经济奇迹的话,那就是新加坡的李光耀,李光耀做成了美国做不到的事情。李光耀带领新加坡从原有水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更准确地说是超乎想象的水平,他和他的同事们,坚持发展优质教育、打击腐败、量才用人,把新加坡年人均收入,从1965年独立之初的500美元,提高到今天的大约5.5万美元,新加坡用了一、二代人的时间,发展成了国际金融中心、东南亚重要的文明知识城市,作为城市战略秩序的导师,雄居国际舞台,是寻求世界秩序的朝胜者。李光耀说过,“新加坡决不允许超级富豪存在。”新加坡把政府作用发挥到极致,国有企业成了市场主体,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把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文章,题:“民主正在如何令我们失望”,(作者彼得·哈尔彻)云:“李光耀将新加坡建设成了完全发达的经济体,但是留下了一个发展不充分的民主,而这正是他喜欢的样子,在世纪经历民主革命之时,维护一个准专治形式。”这就是新加坡的有限民主,就是新加坡的中庸之道。我看过吕元礼著《新加坡为什么能》这本书,颇有如此感慨,也是例证。因为,任何国家包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绝对无限自由民主。世界上决没有:无限自由、无限民主、无限人权、无限平等、无限选举、无限竞争、无限改革、无限开放、无限市场、无限调控等,比如他们的政府、宪法、法制、贵族、平民、军工、航天、高科技,及其命脉企业都是如此。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新加坡联会早报》刊登题为“亚洲民主化的吊诡”文章云:“当然,西方民主能够运作,不仅仅是因为民主的精英性,更是因为民主的有限性。西方提倡有限政府,体现在民主上,更是有限民主。民主是有限的,只限于那些政治人物的选举。民主不仅和官僚体制没有关系,和其他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在内的领域也没有必然的关联,这些非政治的领域是否民主化,不是国家政治问题。”反之,过度不及,过犹不及,不及犹过,物极必反,过度必反,过度的自由、民主、人权、平等、选举、竞争、改革、开放、市场、调控等,则会产生反作用,走向反面,走向失败,一旦过度,必受惩罚。社会上只有适度的、合理的自由、民主、人权、平等、选举、竞争、改革、开放、市场、调控等,才符合世界上最合理的最重要的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实践证明,任何国家只要过度自由、过度民主,就会一盘散沙,无所作为,西方过度资本主义走向终结,过度自由市场经济的衰落,过度金融资本主义、债务资本主义、赌徒资本主义的极限,过度西方自由、民主文明的内外交困,正是西方过度自由民主才导致民主的失败。印度作家普雷姆·尚卡尔·杰哈文章《美国世纪的终结》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年之后,美国世纪霸权正在接近尾声。”美国著明政治经济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在新作《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法国大革命到现在》一书中指出:“让美国成为一个成功的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治制度正在走向衰败,一是政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两极分化,二是强大的利益集团在遇到他们不喜欢的政策时对于否决权的行使,美国已经沦落为一个‘相互否决’的国家(过度民主化),由于民主化造成政府经济主权流失,政府功能弱化,甚至还可能退化为新世袭民主制”的社会。”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文章题:“卡特说得好,美国不再是民主国家”(作者埃里克·米斯),主持人汤姆·哈特曼采访美国前总统卡特,卡特说:“美国不再是民主国家,富人统治美国,献金左右选举,权贵攻击民主,寡头与民争利,美国民主实际上巳经全然不是现在时,而是过去时,民主再也不是一种现实,权贵收买操控编辑、记者、新闻媒体为其服务,权贵收买操控政客(注:议员),继而控制政府,施行权贵政治,寡头政治,为其谋利等。”这就是西方大国走向衰败的现实的例证。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与人类社会历史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民主和集中是对立的统一,英国著明哲学家罗素说过:“自公元前600年直到今天这一部漫长的发展史上,哲学家们可以分成两类,即‘希望加强社会约束的人与希望放松社会约束的人’。”其实,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中庸之道,从来就没有什么“纯民主”,民主是相对于集中而言的,就是要摆好社会安定团结和个人自由民主的关系,这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就形成相对和谐的局面,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我们的法宝是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原则下的民主,它巳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毛泽东1957年说过:“要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是我们应当努力争取的理想状态,无论是领导或被领导,无论是富人,还是平民,都要毫不例外地以此来对照自己的言行,不逾矩。其实,这就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运用和社会实践,可谓孔圣人的一大发明、一大创造,实践证明,两千多年来,中国历朝历代,行之有效,卓有成效。某些国家不妨结合国情,活学治用中庸之道试试看,或许是治国安邦理政的成功之道。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中国共产党既能传播马克思主义,也能传播传统文化,把革命传统与古代文化传统相结合,传统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记取经验,警示教训,这些伟大的历史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自豪,我们承认儒家文化有一些历史局限性,也有一些过时的观念,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继承传统,发扬光大。有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一定会一代比一代干得更好,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共富主义的光明未来。
  一切民族和平走向社会主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即唯物发展观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在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现阶段必须注意以下策略:第一,中国不要社会主义领导者的头衔,更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实际上不需要有中心,独立自主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第二,不以社会主义自居,不强加于人,不干涉别国内政,不指指点点,不向别国兜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搞世界中国化。但是中国人民有责任向世界人民传播信仰、宣传理想,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让世界人民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有奔头、有希望,最终走向信仰的天堂——共富主义社会。第三,中国绝对尊重别国主权,任何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世界各国,千差万别,绝对固定模式是没有的,必须尊重和支持早期社会主义的多样化发展,坚定地支持世界人民的社会主义运动。搞什么社会制度?搞不搞社会主义?搞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么搞社会主义都应当由本国人民自主决定,中国决不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更不对其政权评头论足。第四,中国不争霸、不称王、不称霸: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了,崛起了,强大了,但决不谋求任何霸权,不争霸、不称霸。中国奉行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政策理念没有变,首先要理解“韬”什么“光”,“养”什么“晦”,“作”什么“为”。我们韬的是意识形态之光:中国奉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意识形态,奉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路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坚持走共富主义道路。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理念,我们外交政策中并不突出意识形态色彩,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尊重意识形态差异性世界,不同意识形态长期和平共存,不同社会制度长期和平共处,但要支持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和平运动的发展壮大。何谓意识形态呢?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尝言:“关于政治经济、经济发展、经济时代问题,都要理解为决策者背后的思想模式和意识形态。所谓的意识形态,就是一群人对环境的解释,以及如何调理出该环境的秩序,所提出对策背后的一套共有的思想模式。”中国要捍卫意识形态安全,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抵御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蚀,以及防止西方过度强力推行私有化、严重财富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影响;养的是经济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之晦:中国坚持以经济社会建设为中心,在世界动荡之时,中国战略是把注意力依然放在自身建设发展之上,一定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把人民的事情办好;作的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富之为:以推动国际社会秩序更加公平合理、安全和谐的发展:中国并不否认国际秩序,而是要和国际社会一道对国际秩序进行公正合理的改革与完善,以推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创共富的时代要求与人类期望。国际秩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胜者独占一切的时代已经结束,新型国际秩序,要能够满足世界各国人民的要求,要推动构建合作共赢、合作共富为核心的国际新型关系。世界各国要建立命运共同、和平共处、公正平等、友好合作、相互协商、互利共享、合作共赢、合作共富、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新秩序。在新型国际秩序中,所有国家必须不分贫富、大小、强弱,平等相待,必须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建立面向新兴经济体开放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要推进“南北合作”,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促进发达国家,履行官方援助承诺,在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伙伴发展关系,富裕国家增加对贫穷国家的援助,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以缩小南北差距。要拓展和深化“南南合作”,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应该抱团取暖,携手前进,加强经济合作,以消除贫困。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要坚持安危与共,守望相助,把握机遇,共同发展。总之,要推动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新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共赢共富的方向发展,以达到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创共富的目的和期待。其实,这也是世界人民共同所作的和平、发展、合作、共富之为。因此,如上所述,中国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政策没有过时。有的人或有的国家说中国发展起来后会称霸,其实强国一定会寻求霸权的论断并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现代文明社会,回顾我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在历史上没有称霸的文化基因,中国在历史上讲究的是仁道而非霸道,历来主张推行仁道,反对霸道,施行仁政,反对暴政,仁道与霸道是有根本区别的,在中国文化上是根深蒂固的。所谓霸道,就是那些致力于通过内政外交,甚至武力,施加影响,来控制邻国及其他国家所推行的政策,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让其听命自己,具有严重的负面色彩。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仁道,“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不谋求通过武力来控制其他国家,而是创造条件与其他国家,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合作共富,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尤其是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贯表示不争霸、不称霸,宪法中也有相关表述,所以现在不存在中国称王称霸的问题。即使将来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但人均GDP仍然很低很低,人均收入水平更能反映出一国人民真正的富裕程度,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大约4倍,即使将来总量相等,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也只有美国的1/4,排序也很后很后,是中美两国经济的主要差距,这也是中国经济需要努力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所在。因此,中国客观上没有称王称霸的条件,主观上也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世界人民要让正能量主导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不要让负能量误导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促进人类和平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中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稳定和谐发展。决不盛气凌人,决不威胁或挑战别人,决不以军事打击侵略别国,决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全球对抗,只要看看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就能明白,中国从未侵略过别人,更多的是防御游牧民族的进攻。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善始善终,一如既往,一言九鼎,决不失信。第五,中国追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革开放、奋发图强、市场计划、两手原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两个百年、经济腾飞、物质进步、生活提高、环境改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福利社会、社保医保、共同富裕、幸福和谐、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民富国强、民族尊严、民族团结、民族复兴、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主权平等、睦邻富邻、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合作共富、包容互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富主义、全球共富、国家共富、人人共富、推行仁道、反对霸道、施行仁政、反对暴政、和平协商、和平崛起、和平共生、和平共存、和平共处,和平共富、坚持和平、反对战争、坚持团结、反对分裂、人类文明、世界和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第六,中国坚持:坚持搞社会主义,反对搞资本主义。坚持搞共同富裕,反对搞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坚持推行仁道,反对霸道。坚持施行仁政,反对暴政。坚持公正平等、均贫富、等贵贱,反对权贵贫贱、恃强凌弱、以富欺贫、以大欺小、弱肉强食、盛气凌人。坚持世界永久和平,反对任何侵略战争。第七,中国要旗帜鲜明地高举两面大旗(即双举):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旗帜鲜明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简称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创新社会主义新模式,让世界人民选择和借鉴,毫不犹豫地走共同富裕道路,逐步实现“四高社会”,即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的共富主义目标,最终实现中国人人端上金饭碗(无失业→共富),既无超级富豪又无失业、无穷人的共富主义现代化发达社会。当今世界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非常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坚强的团结起来,旗帜鲜明地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让社会主义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心骨和世界政治局面的总导演,掀起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新潮流,号召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迎接即将到来的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春天。我们要永远坚持,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大家庭的共同实现。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旗帜鲜明地高举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富的伟大旗帜,简称高举世界和平共富大旗,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落后,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富、不要贫穷,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时代主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创共富,是人类的期望,时代的进步,人心的向往,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势所必至。共富主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全球人人端上金饭碗(无失业→共富),既无超级富豪又无穷人的共富主义现代化发达世界。我们要永远坚持,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大家庭的共同实现。第八,中国倡导:坚持和平,坚持民主,坚持正义,坚持公平,坚持原则,主持公道,主持正义,不谋私利,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不搞强权政治,不走传统大国扩张老路,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全球对抗,不制造问题,不诉诸武力,不搞扩张,反对对抗,反对在国际冲突中使用武力,推行信任与合作,推行仁道,反对霸道,不搞世界中国化。而中国的发展恰恰对世界是巨大的机遇和贡献。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互利共富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60年前,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这充满了东方智慧,也是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要把和平共处理念世代传承下去。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无论国家大小、强弱、贫富,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我们坚持亲帮亲、邻帮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互利合作,巩固睦邻、安邻、富邻,努力使自身发展惠及周边国家。并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和谐亚洲、和谐世界。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主张,世界各国,民主平等,自由自主,互利共赢,互利共富,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和平协商,和平崛起、和平共处。这也是中国式的和平协商、和平崛起、和平共处、和平共富的战略及模式。
  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非凡的30周年,30多年来,中国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辉煌发展成就。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此,中国人民面貌,社会主义中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合乎人民愿望的科学决策,是决定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历史抉择。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释放了人们的竞争力和创造力,以及个体能力和社会能量,是强国富民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活的源泉,也是立国安邦、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从此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具有从未间断的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造福人民,振兴中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照亮中国大地的太阳。一个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永葆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加成熟坚强。在共产党领导下,没有办不到的事,也没有办不成的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社会建设为中心,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建设、信息科技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近期到2020年(建党百年)以前,全面建成福利型小康社会(人均GDP6000美元以上),并进入中康型福利社会(人均GDP7000~12000美元,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加快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城镇现代化发展,确保远期到2050年(即建国百年),以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公正共富的福利型、幸福型现代化共富主义发达国家(人均GDP20000美元左右)。中国改革开放和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决策,是中国人民正在进行最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实验,一个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正在探寻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既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又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以及全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永葆发展动力的社会主义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永不动摇,永不停滞,永不折腾,永不错向,自强不息,阔步前进,继续谱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必将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要信心百倍的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卓有成效地走向共富主义社会。让五千年文明浩浩史册再创新辉煌,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放射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共产主义真理光芒。从国际战略调整变局和中国战略考虑,要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共富主义国内大势,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富的国际大势。中国的前途靠中国自己,当代中国面临三大挑战:第一要打赢经济仗:一定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把国内的事情办好,把人民的事情办好。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即双创始终是经济发展活力之源,已取得了良好发展态势,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源泉。坚持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兴则民族新,科技强则民族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的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第三次工业革命指的是建立在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3D打印机等新技术基础上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将对传统制造业产生根本的变革。中国正在改造其制造业基地,中国仍生产全世界80%的空调、90%个人电脑、75%的太阳能板、80%的手机、60%的鞋类。中国制造业实力雄厚,已成为世界工厂,吸引许多国家和地区前来投资和贸易。中国将不仅把美国或欧盟作为主要战略重点,而将把重点转向周边外交和命运共同体的亚洲邻国和金砖国家等新兴国家。中国将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从制造大国,转向创新大国,中国要成为强国,就需要有强大的制造业,就需要有制造业的规模、基础和原创力,没有强大制造业创新国家,最多是大国或富国,而不可能算强国,中国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和体系,但现在仍缺少原创力,必须大力加强原创力的发展,一旦原创力发展起来,中国制造业就进入成熟阶段。中国装备制造业居世界领先水平,同样面临着产业升级的挑战,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先进制造战略,“先进制造”是指制造业对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软件技术、传感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加以综合运用,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改造现有产品制造方式,增强原创力,研发新产品,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更上一层楼。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是现代经济快速增长的决定因素,对发达国家是这样,对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是这样,发展中国家所用的技术和现有的产业,大都是在世界技术和产业链内部进行,它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用模仿、引进、集成来达到,其成本和风险远低于研发,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利用后发优势,加上自我消化和提高,来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它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高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一方面要有有效的市场,给企业的技术和产业选择,提供能够反映各种要素的正确价格信号,另一方面政府要发挥有为的作用,克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外部性和协调性市场失灵的问题,以因势利导产业升级,避免“过犹不及”以及“不及犹过”的两种倾向。从而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保增长的决定性优势作用。经济增长首先应当是一个更具包容性增长,也就是为所有人的增长,而不是财富分配主要集中在少数的最富有者手中,否则经济增长就失去了意义。人们之所以将经济增长视为有用,因为它不过就是一个能使成千上万人走出贫困的过程,同样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比如减少贫困、失业、改善人民生活,以致达到共同富裕等具体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中国自经济起飞以来,度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这次面临的挑战来自中国内部转型,要更有效力地利用劳动、资本、技术和环境这些稀缺资源,来完成从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创新转型,以及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国的王牌是在人口多达13亿的大国,实行改革的惊人灵活性和高度主动性,推动我国经济仍然能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持续、协调、健康的中高速增长。中国的优势在于独特的政治和经济体系,在社会主义过渡性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实行经济发展要“两手抓”,一手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一手抓计划宏观调节经济,建设稳健的日益壮大的国有经济体系,做大做强,做优做牢,没有国有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支柱,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领头作用,带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一手抓市场经济,发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经济改革成果,既保障了强大稳定的国有领域,也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领域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民营乡镇企业发展,这有利于经济发展、GDP增长、群众就业、商品出口等,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动力作用,形成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总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改革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革创新发展,实体经济改革创新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消费服务业改革创新发展,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以推动各行各业改革创新发展,从而保持经济持续、协调、健康、较快增长,长盛不衰。深化改革,建立起一个有效市场体系,并在有为政府的因势利导下,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优质管理作用,按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即使出现经济放缓新常态,我国也完全有可能实现中高速增长,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水平上翻一番的目标。几千年来,汉武帝最早开通古陸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其实在此之前,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到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命郑和下西洋,把海上古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到顶峰。《明会典》记录了130个朝贡国,其中东南夷有62个国家。隋唐时超过陸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直到现代社会,互利互惠,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合作共富,是中国奉行“一带一路”或一陆一海战略的传统决策,也是中国周边外交和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重点。古往今来,中国打开国际市场通道,无非只有两条道路可走,即中国的“一带一路”或“一陆一海”战略,是中国开拓外需,打开国际市场的悠久繁华的商贸通道。“一带一路”战略内容是指连接中国与亚欧大陆的“陆上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基础设施建设和商贸往来,和连接印度洋国家的“海上古丝绸之路沿海经济带,在21世纪更加繁荣发达,让整个地区相互受益共同走向和平与繁荣。一带一路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大课题,是我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合作共富的历史形成和传统成就,这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值得我们长期去关注、去研究。一个大国真正的崛起,内部制度崛起是根本,外部崛起是内部崛起的外延,与周边国家分享红利。而国内崛起才是全国人民创先创优创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需要。长江经济带的启动,将带动沿岸经济发展,是再造中国内需市场的关键布局,长江沿线九省多市,将有效拉动沿线经济发展,对中国稳增长调结构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家级珠江三角城市群,长江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全部沿海地区崛起,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柱,并卓有成效地成为先富起来的发达地区,是中国CDP增长的半壁江山。应当认识到,现在就等着先富带后富的时代来临,因此,东中西一体化、现代化,中西部大开发大规划大作为的时候,应该刻不容缓地提上日程了,这大半个中国就是今后大做之章的潜力和空间所在,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又一半壁江山。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规划和建设,将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开始,而整个中西部崛起才是全国战略发展的一盘棋,这是中西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啊!中西部地区大规划大发展:比如新疆城市群,内蒙古城市群,西芷城市群,兰州、西宁、银川城市群,郑州、西安、太原城市群,昆明、南宁、贵阳城市群,东北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长沙、南昌)等。还要加快规划发展大江大河沿线中小城市的发展,首先长江沿线中小城市发展,比如南通、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安庆、九江、宜昌等,其有利条件是:水陆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便宜,地皮价廉,有利于沿海大城市的中外企业向内地转移,有利于创新创业大发展。以此类推,还有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珠江、牡丹江、黑龙江等沿线中小城市的规划发展。对上述中西部城市群建设,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大量投资,比如:大造高铁、公路、机场、港口、城市地铁、电网、电信网络、学校、医院等,以跟上城市化发展,是一项历经考验的而且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城市化建设道路,它是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能够快速拉动GDP增长、创造就业、加速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间交通、增加人民收入、缩小收入及地区差距,这也能解决交通拥堵,和减少污染或非污染的举措,并能带动部分劳动大军(农民工)回归中西部城市工作和定居。同时要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发展,要三农现代化,农村基础建设和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村村通水泥路,县县通公路或高公,市市(地区市以上)通铁路或高铁,省会城市及100万以上大城市,要市市通高铁,美国人少机场多,而中国人口多,必须高铁多,可谓密如蛛网者交通也,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此时此刻国家发展重心,应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东促西,带动中部,东中西协调发展,啃下中西部地区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困难越大越要上,再经过30多年的努力,让中西部地区逐步稳妥有序地基本赶上现在的沿海发达地区,到那时,实现东中西一体化、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全国一盘棋就活了,共同富裕就初步显现了,即到2050年的建国百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共富主义现代化发达国家。第二要打赢制度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共富主义道路。两千多年来,中国奉行儒家的民本思想、民本体制——政道思维,是世界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社会制度,也是世界上延续年代最长的文明古国,正因为有了这个中华政治制度的文明,直至1889年前后,中国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否则,经济仗就难以实现。正因如此,中西两大文明竞争的关键焦点就在于政治体制,西方注重政体思维,即政治体制的形式——程序民主,从政体角度看,民主的关键就在于政府是否由竞争性一人一票选举产生,即形式民主。而中国注重政道思维,即政治体制的实质——实质民主。从政道角度看,民主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在最大程度上回应人民的需要,听取民众的意愿,实现人民的愿望,忠实为人民服务,比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更加民主,因为它考虑到了整个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所讲的民主治国理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走社会主义——共富主义道路,从来就是政道思维、实质民主。中国并非不了解西方的政体思维,早在1912年,中国就有过这种实验,当时一开放,从政治体制看,非常像西方的多党制,几十个党,有宪法、有议会、有总统、有选举,也有言论自由。但1912~1916年那段时间,中国究竟怎样呢?尤其后来造成的后果,军阀混战,政党乱斗,无所适从,一盘散沙,国乱民穷,那个时候就是政体思维在作祟。梁启超后来在1916年的文章中写道:“中国这些年什么都试过,多党、议会、总统、宪法、联邦,但都不奏效,都不像想象的那么起作用。”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历史的教训值得思考。西方强调政体的形式和程序决定一切,而其实是政体的实质宗旨和目标决定一切。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即政体的实质或政党是代表谁、依靠谁、为了谁、选举谁。政体的宗旨或政党(比如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人民革命党、劳动党)是一切代表人民利益,一切依靠最广大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选举人民大众的优秀代表为广大人民办实事,大多数民众的意愿能在政府的施政中得到体现,比如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就是成功的政体,就是政道思维,就是实质和目标民主。如果政体或政党(比如西方的资产阶级政党)的宗旨是代表少数富豪利益,依靠少数贵族,为了少数资产阶级富豪发财,选举富豪阶层的代表人物(富翁)为少数富豪服务,政府施政不能体现大多数民众意愿,那就是失败的政体,就是政体思维,就是形式和程序民主。因此,只有坚持政道思维,坚持政治体制的实质和目标民主,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社会主义标准,坚持走共富主义道路,才是当今现代社会最正确的光明大道。第三要打赢信仰仗:信仰就是政治灵魂,要追求真理,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树立共产主义必胜信心,就是共富主义,就是四高社会:即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社会,就是人人端上金饭碗,没有超级富豪,没有失业,没有穷人的社会,直到全球共富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矢志不移。就是中国梦、世界梦、人类梦。而应对这三大挑战,主观上要靠“三不”:即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上不动遥,坚持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现代化道路,一定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把人民的事情办好,胜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二是政治体制上不折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坚持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三是国际事务上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富(共赢)不改变,中国主张不同意识形态长期和平共存,不同社会制度长期和平共处。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的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因为实力强大,我国的外部环境已变得相当宽松。而今只要中国不想打仗,没有人能迫使中国打仗,可以说中华不自乱,没有哪个国家能乱中华。未来30多年,即百年复兴,只要我们有坚定信仰和决心,中国就能打赢经济仗,打赢制度仗,打赢信仰仗。到那时,中国人将会对自己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自信、理想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深信不疑。中国的共富主义模式也将为全世界所公认和尊重,也会吸引许多国家有识之士前来借鉴和参考。当前中国需要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确认识和应对国际形势、亚太地区形势和周边形势,亚太地区拥有全世界最生机勃勃、令人振奋的经济体,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重心,正确应对和处理好亚太地区及周边地区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较好地维护、改善和推进同邻国及大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维持同大国之间的平衡原则,智者求同,愚者求异,求大同存小异,是君子之道。以及应对和处理好世界经济走向和中国经济转型前景的重大课题,总之,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及大事,世界尽管风云变幻,但中国仍然大步向前。只要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互利共赢,互利共富,良性互动,把中国和人类命运利益结合起来,居安思危,戒骄戒躁,就能迎刃而解,无往而不利。在这短短的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走完了西方上百年的经济发展路程,从第三世界向第一世界的转变,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变,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转变,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类进步,是全球走向共富主义社会的主流方向。意识形态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安定团结、经济发展成败,尤其是政治路线的方向等。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确立为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信仰及远大理想信仰——即百年复兴的社会主义——共富主义社会,只要有了主流意识及远大理想,人民才有奔头,社会才会有共识,有了社会共识,社会才会有凝聚力,有了凝聚力,就会推动社会前进与发展,就会乘风破浪,无往而不胜。概而言之,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1840年起)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革命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的光荣历史,我们总结吸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展望未来,更好前进。其实中国很长历史时期,都比西方富强,从思想、制度到道德理念,中国一直是领先的,只是近两百年来,由于封建式的闭关锁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班车,以致中国落后了,这一点西方人看得很清楚,2004年,约翰·霍布森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一书,有力地推翻了西方中心论。霍布森用十分翔实的资料论证认为:现代西方文明,尤其是工业革命,其核心技术、核心价值观,主要起源于东方、起源于中国。姑且不论霍布森的论点有多少正确,而西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曾十分赞赏中国的文明治理,尤其是科举制度。如此看来,西方学东方,东方学西方,每个聪明人都会这样做,但不能把它神化,跪拜西方,只想照搬,不敢有半点变通,那就是奴才思维了。事实上,根据现有数据可以推算,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直至1889年前后,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之后被美国超过。——125年后的今天,在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后,排名再次发生逆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摘掉了两顶帽子,第一顶是“东亚病夫”,第二顶是“一盘散沙”。当然我们还要牢记两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会衰亡。”我们的回答是:一要自信,二要从容。我们的心态应该是:“勤俭治国不折腾,乱云飞渡仍从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坚信,中国的未来是光明的,当然,这个世界也是大有希望的。中国结束了19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衰落周期,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决不盲目追随,独创性助中国成功,最终目的不是机械地移植西方的做法,中国没有必要成为美国。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单一计划经济的老路,更不走改旗易帜的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邪路。为了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理想,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富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中国唯一的前途,就是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康庄大道,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需要,也是世界人民的需要,人类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新的更大胜利。为此,必须坚持国以民为本的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必须坚持走共富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推进民主法制,必须坚持创新和优化优质社会民主管理,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并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只要我们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共同奋斗,努力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富、民族复兴。民族复兴一定要实现,民族复兴一定能够实现。何谓民族复兴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新型的共富主义社会,就是“四高社会”,就是“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社会(包括文化精神、哲学意识、思想道德的昌兴)”,就是共富主义社会,就是中国富、世界富、人类富,就是中国梦、世界梦、人类梦。共富主义一定要实现,共富主义一定能够实现。
  简而言之: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大方向,坚持走共富主义道路,决不动摇,决不折腾,毫不犹豫,毫不迟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发展创新,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在改革、发展、创新的道路上,艰苦奋斗,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干下去。集中力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就是千方百计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搞好“国内建设和发展”,让全国人民尽早共同富裕起来,民富必然国强,国强必然强军,强军必然安定,像唐朝那样,昌兴发达,太平盛世。古人云:“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到那时那刻,只要实现共同富裕,必然有人八方来朝,会有许多人为了各自国家的共富和发展,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通商、交友、学习、参考、借鉴、模仿、取经、增进友谊、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合作共富,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
  坚信中国共产党要干的事,没有干不成的、要办的事没有办不好的,一定要把中国的事办好,一定要把国内的事办好,一定要把人民的事办好。为此,必须有大的战略规划,要用红军长征精神,实行两个转移,就是沿海向内地转移、城市向农村转移。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干好两件大事,就是实现两个一体化、两个现代化,即东中西一体化、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具体地说:就是东中西共富,城乡共富,全国共富。第一,全国东中西一体化,加快中西部大开发、大规划、大发展,东中西协调发展,东中西现代化,全国一盘棋,实现东中西共富。第二,全国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道路全硬化,城乡现代化,全国一盘棋,实现城乡共富。直至,建国百年,农村与城市,沿海与内地,基本实现全面一体化、均等化、现代化、共富化,基本实现共富主义发达国家,共同富裕全国一盘棋就活了。这是国家战略转移重中之重的建设发展总纲,纲举目张,加快建设,治国安邦:随着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有条件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三农现代化、服务配套设施、基础建设,中西部大开发,东中西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全国一盘棋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服务业、基础设施、三农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交通发达程度、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发达国家水平,正在向高收入发达国家迈进,这大约是我国经济GDP增长的半壁江山。全部沿海发达地区,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努力向世界高收入发达国家目标挺进,发挥自身优势,向高科技、高信息、高精尖发展。沿海地区特大城市要限制人口增长和粗放发展,鼓励大企业部分向内地转移,支援内地建设。要先富带后富,国家建设重点要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尤其是加速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三农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东中西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全国一盘棋的发展,势在必行,是加快经济发展GDP增长的又一半壁江山。与此同时,中西部大开发,形成的庞大市场,大大推进创业、创新和就业,不仅留住内地农民工和各类学校毕业生就地就业,还会吸引发达地区部分农民工回归内地发展,从而降低沿海地区特大城市人口压力,好处多端,何乐而不为呢!即使到发达国家水平时,可能仍有4~5亿人住在农村。全国要坚定不移地进一步加速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城镇化、三农现代化、基础建设、道路硬化、服务业配套设施等,直至达到农民成为工作和生活在农村的“市民”目标。城市化指特大、大、中、小城市,城镇化指县城、区级镇、镇级镇、乡镇、村镇等,要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必须首先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省会城市及大城市必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公路,镇镇通公路,农村道路全硬化,实现农村现代化。以东促西,带动中部,东中西协调发展。越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速越慢,越是落后地区经济增速越快。中西部大规划、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侯到了,要刻不容缓地提上日程,现在已经感到时间很不够用了,要加快再加快,不能再延后了。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农村地区:要加速再加速,改革再改革,开放再开放,创新再创新,发展再发展,建设再建设,投资再投资,造路再造路,节约再节约,绿色再绿色,生态再生态、环保再环保、加快再加快地大干快上跑步前进。动员、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大资本、大企业和科技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去大显身手,投资、办企业、搞研发、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国家给予优惠税率政策。欢迎、号召有实力的大资本、大企业的外商和海归高科技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大展宏图,投资、办企业、搞研发、大开发、大发展。中国为各国在中西部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并给予外商优惠的税率政策。有了沿海地区经济基础的支持,有了30多年的建设经验,中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宏图必将顺利实现,再花30多年时间,到建国百年,基本赶上沿海地区发达水平,到那时,沿海地区达到高收入发达国家水平,中西部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收入水平,实现东中西一体化、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全国共同富裕一盘棋就活了。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要千方百计提高全国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千方百计提高广大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特别要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千方百计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千方百计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致富、消除贫困,巩固提高,防止反贫,以缩小收入差距。立国之道,唯在富民,发展经济,惠及人民,百姓足、君敦于不足,百姓不足、君敦于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臧富于民,均贫富、损有余而补不足,关爱天下苍生,心系民生疾苦,向着共富主义目标奋勇前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共同富裕主义,就是“共富主义”社会,就是“四高社会”就是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社会。就是国家富、集体富、个人富、人人富、共同富、平等富、人类富,就是人人端上金饭碗,没有失业,没有穷人的社会。世界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的希望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希望在共同富裕,没有共同富裕,就没有社会主义,公正平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特征,一要把社会主义扶正、创新、正名、干富,直到全球共富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
  坚持实现两个百年的复兴目标,是全中国人民的政治灵魂,是中国之道,复兴之路,人间之本,就是共富主义社会,就是“四高”社会:即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社会,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富、世界富、人类富,就是中国梦、世界梦、人类梦,共富主义一定要实现,共富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为在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力加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共富主义现代化发达国家而努力奋斗!中国要高举社会主义大棋,创新社会主义新模式,把社会主义扶正、创新、正名、干富,为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世界和平与战争
  在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必然实现世界和平全球化,也只有在世界和平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才能加速和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纵观五千年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当今世界的基本主流。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安定,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人民要幸福,历来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永恒期望。因此,世界和平永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世界和平是持久的,全面的,积极的,发展的、正确的,是世界人民所向往和追求的。这是不可抗拒的、不可改变的世界历史潮流。只有在全球和平化的国际环境下,世界才能和谐发展,才能加速前进,世界各国人民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才能民富国强,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过着和平美满幸福的共富主义和谐生活。
  而战争是短暂的,局部的,消极的,静止的(颓废的)、错误的,是全世界人民所反对和制止的。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毁灭性。世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各式各样的战争,比如;世界大战、地区战争、局部战争、国内战争、侵略战争、反侵略战争、防御战争、殖民战争、宗教战争、部落战争、意识形态战争、文化战争、信息战争、游击战争、鸦片战争、反恐战争等,各式各样战争始终没有停止过。战争的形态也非常多样,比如闪电战、持久战、公开宣战、不宣而战,在现代几乎所有战争都得到所谓西方国家的武器供应,战争让人类伤亡惨重,平民多于军人,90%都是平民。战争可以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破坏文化科学发展,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破坏生产工具的发展,从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也破坏了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也阻碍和延缓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战争越多,国家越动荡,社会越落后,经济越困难,人民越贫穷。战争是一切贫穷灾难的罪魁祸首,在战争环境下,广大人民颠沛流离,惊恐畏惧,过着缺衣少食的贫困生活。因此战争是不可取的,世界人民必然起来反对它,制止它,消灭它。取而代之的只能是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动力,只能是科学知识和先进生产力,绝不是阶级斗争、武装斗争或暴力革命。武装斗争只能解决短暂问题或局部问题,决不能解决长久问题或全球问题。因此世界和平永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等欧洲航海家们发现了新大陆,一些海洋优势国家,在追求财富的雄心鼓荡下,启动了大国的远征旅程。1494年,在几乎没有人准确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大时,两个海上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就用一纸契约,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以各自国家为起点,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进行殖民地的扩张、划分和掠夺,地球上的大国争夺霸权时代开始了,世界性大国强国的兴衰出现了。随后崛起的大国有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于是大国之间的战争,似乎成为历史上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的必由之路。西班牙试过,但失败了。法国试过,席卷欧洲的拿破仑试图创立世界帝国也失败了。德国试过,希特勒试图统治全世界,但却输给了世界人民。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侵略国联盟,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而发动的,最后,两次大战都以德国两次(日本一次)无条件投降和侵略国惨败而告终。历史教训在于一意逞雄的大国,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德国两次世界大战的兴衰,就是历史留给所有大国的一个深刻思考。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70多年前的大国多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想要的是霸权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只能是“和平崛起”,想要的应该是综合国力和市场,而增强国力和占领市场的秘诀,只能是信息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15世纪的葡萄牙成为第一个崛起的全球海上大国,此后有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九国的崛起过程,征服、奴役、掠夺、扩张、军事打击,都是必不可少的,都不是“和平”崛起。回顾过去500年的历史,很明显,大国“和平崛起”的故事,从来没有出现过。未来中国将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和平”崛起的一个新的全球大国,决不会像九个前任那样以同样冷酷无情方式行事,给别人带来如同九国曾经带来那么多的痛苦或战乱,必将打破这种500年来的霸权模式,中国“和平”崛起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中国自己,中国“和平崛起”的方针必将改写人类历史,为未来其他新兴大国的和平崛起开创新的和平范例,为人类永久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500年大国争霸世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无论是曾经的帝国,还是今天渴望强大的新兴力量,都必须更加理智地在21世纪寻找新的大国之路。在未来的大国较量中,不是看一个国家能否成为战争的赢家,因为现代大国高科技高信息战争没有赢家,唯一能肯定的是没有谁能成为赢家,所有参与者都是输家,都只有惨败教训和历史悲剧,因为战争本身就是个错误,只有错误的战争,没有错误的和平,毫无疑问,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世界人民及世界和平。而是看谁能更快更好地从危机中解困,化解危机,退出战争,避免战争,谁就能在未来的博弈中脱颖而出,成为没有战争的和平赢家。2000年前,雅典将领、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了一个有关“伯罗奔尼撒战争”起因的精彩见解,他写道:“正是雅典的崛起及其在斯巴达所引起的恐惧,使得这场战争无法避免。”此即所谓“修昔底德陷阱”。1500年以来,在新兴大国与占统治地位的守成大国的15次竞争中,有11次以战争告终。那都是小国之间的战争,其实与中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间的争霸战争相类似,已经过时,与现代大国信息化战争,不可相提并论。现在的大国竞争能否成功和平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种情况下,修昔底德陷阱,需要两方努力才能避免,需要大国领导人、战略家、军事家,结合当代人类进步、世界和平、时代潮流、历史教训等,头脑清醒地审时度势地作出超常的努力,不仅是一时一事的努力,而是至少一代以上人的努力,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再现,相信当今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比如中美两国,双方自觉和克制,不会重演“修昔底德陷阱”。两千多年前,与古希腊和修昔底德同时代的中国春秋战国古贤,就提出了一系列宝贵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战争与和平观,深远影响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哲学、战争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其中,以主张和平的仁义、兼爱、非攻等构成中国传统和平观的思想基础,由慎战但不惧战构成中国战争观的核心思想,最后由司马迁总结诸子百家思想,春秋战国秦汉历史实践,精炼提出“非兵不强、非德不昌、强而不霸利天下”科学名言。老子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孟子发出“春秋无义战”的批评之声。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的和平共处观,他们共同展示出重要的和平思想。《孙子兵法》开篇名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提示战争及其利弊,兼有不惧战而又慎战之意。孔子主张和平,提出仁义治天下、利天下,主张以仁义而治的仁道始终高于以力而治的霸道。施行仁道,反对霸道。这些宝贵思想高度凝聚在“非兵不强、非德不昌、强而不霸利天下”的真理之道。回顾历史越长,展望未来越深远,美国是大国之中唯一历史小国,建议美国“陷阱论”的研究者,走出哈佛小镇,看看世界之大,历史之长,就会心安理得了。和平与战争是一种对应关系,历史现实告诉人们,和平共处、各自相安是上上策。和平必然压倒战争,相信“修昔底德陷阱”永远不会重演,和平必胜,愿众多大国共勉之。关于战争的战略战术制胜规律:任何战争的结局,最终胜利主要靠地面战争,而不是海空战争;主要靠常规武器战争,而不是核武器战争;主要靠人民战争,而不是尖端武器,人民战争是汪洋大海,海能载舟,也能覆舟,人民战争才是无敌的力量。中国是地理大国、是人口大国、是和平崛起的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强保障,中国人民不怕任何战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如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有意反复挑衅,欺人太甚,侵略中国者,必先礼后兵,先让三分,在忍无可忍之时,决不手软,用保卫战争反击侵略战争,必全歼入侵而胜之。抗日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就是历史例证。但古往今来,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反对战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力量,决不动摇。侵略战争,霸权战争,不得人心,得不偿失。中国决不对任何国家发动战争,更不打侵略战争,也不参与他人的侵略战争,中国永远不称霸,不谋求划分势力范围,不搞地区代理人,不填补地区真空,不搞军事同盟和军事扩张,中国将永远不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始终致力于国际安全合作,为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一如既往,一言九鼎,善始善终,决不失信。只要中国不想打仗,没有任何国家能让中国打仗,只要中华不自乱,没有任何人能乱中华,只要中国不参与世界战争,世界战争就打不起来,中国是制止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柱石。世界尽管风云变幻,我自巍然屹立,中国坚如磐石,稳如泰山。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也要庄严地昭告国际社会,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永恒期望,未来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全球化没有战争的世界是可以实现的,世界和平永远属于世界人民。当今世界,大国之间的竞争,以和平方式还是以战争方式进行,将决定整个人类的命运,大国决策者要头脑清醒,不要成为人类的败类、历史的罪人。2500年前,中国古代著明军事家,孙子曰“战而胜之,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希望当代大国军事家,不要走错一步,跌入万丈战争深渊,好自为之。长时期以来,以及进入新世纪,打了几场大国对小国的战争,某些大国没有打赢任何一场战争,不管是朝鲜、越南、阿富汗还是伊拉克、利比亚,战争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而且给战争发动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众多人员伤亡、无休无止的战乱和无穷无尽的烦恼,也失去了世界人民的信任,比如伊拉克战争。在人类文明进步及世和平发展到今天,战争不能解决问题了,何况大国之间的战争呢?希望当代大国军事家,总结一下过去曾经打过(发动或参与)的战争的经验教训,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错误的战争。你后悔吗?后悔当初,后悔战争,何必要打仗呢?侵略战争,霸权战争,不得人心,得不偿失。美国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认为,“继拿破仑时代以来持续了200年的占主导地位的霸权之争之后,当全世界经历‘骤变’的时候,对任何国家来说,独霸世界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由于政治觉醒,要想掌握全球霸权,更加不可能。”21世纪,当今世界如果说有竞争的话,那是什么呢?不是超级大国、不是军备竞赛、不是核武器竞争,也不是能源或资源竞争,而是“国家或社会和平发展模式”的竞争,是共同富裕与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竞争,是优质管理和劣质管理的竞争,是共富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世界人民正在寻找有吸引力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如果你的模式有吸引力,人们就去你那里考察借鉴,如果没有吸引力,人们就会离开。人们来到世界上只能活一次,他们需要比较优越的生活、学习、工作、安全、教育、社保、医疗、健康、就业、住房、和平、公平、道路等各种民生条件的公正共富的福利型和谐民生社会,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发展模式,就是人们所追求的比较理想的模式——那就只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了。从1989年柏林墙倒塌和1991年苏联解体,西方一些人着实欣喜癫狂了一些年,在他们看来历史终结了,社会主义就要完蛋了,资本主义必然很快一统天下了。然而,冷战的两极世界已经成为历史,世界新秩序,却并非是西方威尔逊主义梦想的“天下大同”。曾几何时,人们没有忘记,1929年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萧条,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由私有制的“垄断竞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阶段)”,自发地过渡到“国家调控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即第四阶段、现阶段、混合过渡期、资本主义后期,开始于1929年,从而市场经济的金融危机顺其自然地推动资本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后期”了。目前面对的并不是一场“普通的”危机,而是更甚于1929年的一场历史性大危机。金融危机有自己独特的周期,市场发展到现阶段大约6~8年一次。因而21世纪反复的全球资本主义金融经济危机大衰退,也注定一次再一次的更深刻更广泛的改变世界,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市场经济客观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前进。关于普世价值:“民主、自由、人权、平等”,有人认为普世价值是西方的民主产物,其实它是人类社会共生的文明民主价值,并非西方的专利品。世界各国,只要不是在贪婪的暴君统治下的“帝皇专制国家”,都是“民主国家”。并非西方发达国家才是民主国家,民主更不是西方国家专利,只把西方国家叫“民主国家”而非西方的民主国家就应当向西方国家跟进看齐,这是一种错误倾向。而恰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贵族与平民、贫富悬殊的两大对立阶层的人民,就不可能有同等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而恰恰是非西方的民主国家才是普世价值的运行者、实践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是极端个人主义,资本主义是信奉金钱可以买到一切的社会,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博爱的普世价值,对于广大平民与贵族来说,能有普遍共同平等的现实意义吗?没有!那只是西方拿来吹嘘自己、糊弄别人的把戏,千万不要上当受骗,误国误民。西方某些人认为多党议会民主加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是唯一成功的所谓“民主模式”,是一条金科玉律,非也!西方特别是美国信奉和推行的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民主原教旨主义的神话,所谓市场原教旨主义,就是信奉者相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解决所有经济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市场可以自动恢复平衡,不需要政府以任何方式进行干预,请问,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会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呢?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市场信奉者完全无视他们在非西方国家的诸多失败的实验——比如从非洲的“结构调整”到俄罗斯的“休克疗法”,都是失败的可悲教训,这种盲目自信也把他们自己反复地引向经济及金融危机的困境,从而,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经济走向衰败。而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将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有机地相结合,发挥两者之长,克服两者之短,30多年来,给中国带来了令人震惊的发展成果,这是不可忽视的历史现实。所谓民主原教旨主义者,就是信奉者绝不允许偏离西方民主的方向,他们宣称,一个国家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采用西方的民主制度,特别是多党制和普选制,这些信奉者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这种模式,把西方和非西方所谓民主国家拖入可怕的深渊,即被大量既得利益集团所绑架的西方民主已深陷泥沼,比如金钱压倒民主的选举、党争引发信任危机、国会无法形成决议,以及政府无法推动任何有意义的政治改革,从而导致西方国家逐步走向衰落。正是这种西方式的自由市场体制和多党竞争的民主体制的荒谬,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从财政角度看,有些西方国家实际上已经破产,从而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只能用唯物主义发展观,社会主义方法论,改革经济,改革社会,逐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上来,这是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与前进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中国要警惕市场原教旨主义陷阱和民主原教旨主义陷阱对中国的侵蚀,而不是可以避免的中等收入陷阱,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和共富主义社会的光明大道。其实世界各国都有适合本国人民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各有其优势和缺陷,比如伊斯兰民主制、西欧民主制、美国民主制、日本民主制、中国民主制、拉美民主制、东南亚民主制、非洲民主制等。这些体制都是在适应本地本国具体情况和外部挑战的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在实践运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实。用武力推行民主,推广西方民主意识形态的“十字军东征”,以武力名义谋私利,将“西方民主”强加于别国,傲慢自大,霸道蛮横,是行不通的。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头号代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社会进步、军事实力方面,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这是历史事实,但不应当骄傲自大、目空无人、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笫一,施行霸道,经济垄断、经济掠夺、经济干预、经济制裁、军事威胁、军事入侵,不可一世,是不可取的,是别的国家人民接受不了的。美国主张自由民主,说着好听,但不要以此自居,不要强加别人,不要以自由民主为题,干涉别国内政,颠覆别国政权。应当自尊自重,互相尊重,合作友好,平等待人,和平共处,好自为之。民主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外包,只能靠本国人民自己创立适合本国人民需要的民主制度,否则别无其他办法。如果非把西方的“民主鞋”作为标准,强使别国“削足适履”,那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美国政治家弗朗西斯·福山说:“在美国政治体系中,金钱已经成为选举的王牌,最高法院认可企业有权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有利于它经营的候选人和政策。”2010年美国最高法院,取消了对公司的政治捐款最高额的限制,如今又取消了个人向候选人和政党捐款的最高额的限制,金钱和政治的联姻,一个后果就是家族政治的崛起,这就是西方民主制度衰落的原因,也是资本干预民主选举的结果。在美国竞选中,候选人越来越依赖于代表富人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捐款,由企业来决定游戏规则,金钱成为选举的绝对主人。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的数据,在2000年选举中,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共捐献了1.47亿美元,2004年增至1.924亿美元,2008年超过12亿美元,2012年大约为20亿美元,代表富豪的候选人当选了,支票簿最厚的人获胜了。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拍卖,民主选举花落去,不知还能剩下些什么?西方一些大国民主选举控制在财团手中,金钱政治,表面上自由选举,实际上取决于经济实力,而非民众本意。这是上层的贵族民主,富豪的金钱民主,资本家的资本民主,谁还向往这种忽视人民大众的民主呢!环顾世界,某些发展中国家效仿西方民主模式而失败,他们盲目照搬西方民主政治体制,水土不服,破而不立,经济停滞,民生凋敝,党派恶斗,群众对立,游行殴打,社会动摇,无法收场,不仅损耗国家实力,甚至失去对未来的憧憬,甚至有的国家不得不以军事管制及军人执政而告终,比如埃及和泰国。一系列反面教材告诫人们,政治体制,事关安危存亡,容不得丝毫盲动和浮躁,要坚定不移地走符合自己国情的民主道路,不可掉以轻心、误国误民。作为社会的人,都离不开民主,民主不分民族和国别,都同样需要民主,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将民主定义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那时的美国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成功的民主”,人民亨受着民主和平等的社会,后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富豪越来越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民主就被寡头富豪特权阶层操纵了,成了脱离人民的失败的民主。关于选举形式或选举方式:普选制(比如西方国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比如中国),以及其他选举制,其本质基本上都是比较好的选举方式,其本身没有属性,对任何国家都可以采用,普选制也不是西方专利,不管是西方还是非西方都可以采用。关键的关键,根本的根本,看它被谁掌握,被谁利用,看这个国家的政体或政党或政府是代表谁、依靠谁、为了谁、选出谁的问题,如果是代表最广大平民,依靠最广大平民,为了最广大平民的利益,选出最广大平民拥护的优秀分子,为最广大平民服务,并给最广大平民带来和平、民主、平等和共富,而不是选出一个大富翁,那就是成功的民主。反之,如果是代表少数富豪,依靠少数富豪,为了少数富豪的利益,选出脱离人民大众的亿万富翁来执政,西方有的国家选出亿万富翁当总统,比如“乌克兰亿万富翁、巧克力大王波罗申科总统”,他谩骂并立法禁止共产主义,是个操控独裁专制政权是违背广大工人平民意愿之举,广大平民哪里会有民主、平等和共富的机遇呢,那就是失败的民主。西方国家普选制民主常被寡头特权富人阶层所操纵,在非西方,有的国家被少数独裁主义者所操纵,有的国家被少富人党派所操纵,有的国家被某些宗教所操纵,当今世界什么时侯民主未被操控呢?有哪个国家民主不被操控呢?未被操控者,可谓少之又少矣,希望世界各国,珍视本国的民主制度,好自为之!在现今世畀,相对来说,只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比如共产党、人民革命党、劳动党等,是代表最广大人民,依靠最广大人民,为了最广大人民利益,选出人民中的优秀分子,来管理政府,在施政中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会逐步为人民带来和平、民主、平等和共富,是比较成功的民主政体,当然还有待历史时间的考验和世界人民的点评。不管西方国家多么反对,中国仍然会追求与完善自己的民主形式,当然将来中国条件成熟,或许可能实行中国式的“多党合作普选制”。实际上就民主来说,今天世界上已经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有限民主化,二是民主形式多元化,不管西方世界多么反对非西方世界的民主形式,民主形式多元化已经成为现实。当今是一个开放和多元的世界,也必然是一个多元政治体制的世界,重要的是多元政体的和平共存。民主不能生搬硬套,强加的民主难以奏效,民主并非总是好的出口品,推广民主一再受挫,西方强制推行的“特权民主”累遭惨败,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非西方国家的国情,以及文化背景和宗教分歧的影响,西方应当承认和接受失败的教训,顺其自然,适可而止。希望广大有识之士及广大人民来研究各种政体、政党、政府的性质、宗旨和目标,看看谁是理想的广大人民需要的民主政体,以推论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和贡献,以推动未来社会民主政体科学的良性发展,为人类社会前进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一国独霸世界的梦想永远破灭,一国或几个大国打着人道主义及民主的旗号,对一个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制裁或武力干预,并施于“大国预制的民主政权”是行不通的,而强加的预制政权,也会逐步顺应人民的需要转变成人民自己的政权,比如伊拉克或阿富汗或利比亚,只能是本国人民自己建设和巩固的民主政权,否则没有任何一个方式可以取代他们,某些大国应当汲取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得不偿失,不应再重演。有媒体报道:“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试图遏制中国,削弱中国,其实是阻挠进步,遏制社会主义发展,而非塑造未来的错误之举,是逆世界历史潮流而动,脱离人民,脱离时势,前程无望。”其实,中美经济上互相依赖,美国需要中国增长,中国也需要美国增长,两国互相依赖几十年,中美关系已经超越了“双边关系”,成为关乎世界秩序的关系,也没有直接的地缘冲突,从整体来看,中美和平共处新型大国关系,并不难建立,中美两国要长期和平共处100年,直到中美两国成为社会主义的好朋友,以及全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中国没有扩张的野心,也并没有把美国挤走的意思,中美关系是世界整体关系的支柱,因为,从长远来看,中美两国必将共同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宽广的太平洋,你要来就来,要走就走,互相对峙,没有必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多一些沟通、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和谐、少一些分歧。中美两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唯一的出路,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助推器,如若冲突或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奥巴马说:“就像你们中国人所说的:海纳百川,当中美接受分歧、为维护两国民众共同的利益而合作时,将会更加强大。”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中美共处需要建设性的现实主义,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去冒可能发生冲突的风险,更不说战争了,它们的政府不想,人民不想,甚至军队都不想。”相信中美两国谁都不愿走入“修昔底德陷阱”。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大国、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真诚合作,互相尊重,合作共赢,不冲突,不对抗,共同铸就中美和平共处新型大国关系,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定会迎得全球人民的支持和赞誉。美国要平衡自己的心态,中国不会也没有必要取代美国成为老大,现代社会,谁也不可能再称霸世界,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历史舞台,只要双方照顾对方的重大关切,求同存异,管控分歧,管控风险,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你也平衡,我也平衡,中美两国也能在亚太地区获得再平衡,浩大的太平洋,足以容纳中美两国再和平、再平衡。中美两国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的再平衡,负有重要责任,双方有条件更有必要在亚太地区实现积极互动和互利合作。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世界各国一律平等,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现行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合作共富的新型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希望中美两国一道,共同维护好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共同恪守以联合国宪章和宗旨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的再平衡与再和平。中国是社会主义和平大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中国不会称霸、不会侵略任何国家,不会搞势力范围,不会搞军事同盟,不会搞军备竞赛,因此,中国没有必要走美国军事扩张的老路,美国是世界上核武器、航母、核潜艇、飞机最多最强的国家,中国没有必要效仿美国、追随美国,中国没有必要花大笔钱去搞美国那样的军备竞赛与军事扩张,有钱应该多花些用在提高人民共富的生活上,中国坚定地走自己的共富主义和平道路,永不动摇。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新干涉主义、借口入侵、颠覆政权、军事打击、先发制人、武力干预、穷兵黩武、虎狼之国、侵略之国,已经过时,而且屡试屡败,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一个多极化的新时代正在一步一步走上历史舞台,多极世界本身就比单一大国掌管的世界更稳定。世界和平是全球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如同空气和阳光,受之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就没有稳定和安全,没有安全,就失去了发展致富的社会环境。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一律平等,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各国交往,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应予谅解。但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支持一方,打击一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而应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相互补台,好戏连台。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同安全、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大国相互争夺势力范围,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特别强调:“世界各国只要都能做到不干涉别国内政,更不用军事打击干涉别国内战,不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大国不能在背后操控小国打内战,比如中东地区,大国不能在暗中支持别国搞政变,比如土耳其。对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团体、任何党派的分歧和战争,都不得滥杀无辜、滥杀俘虏、滥杀儿童、滥杀平民,杀人者不得人心,必遭世界人民反对,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必将以惨败而告终。奉劝“伊斯兰国”统治者,停止滥杀无辜,停止恐怖活动,要讲人道、讲纪律、讲政策、讲理想、讲民生、讲文明、讲和平,放下屠刀,改邪归正,立地成佛,干你应当干的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有利于自己的正当事业。都应当不诉诸武力,停止内战,罢兵议和,劝和促谈,各方联合,通过政治协商与调解妥协,和平解决争端,世界就会安宁。”国际社会应该倡导共同和平、共同安全、共同稳定、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社会理念,应当相互尊重别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和平稳定压倒一切,世界人民决不能允许任何人、任何国家,挑衅事端,制造矛盾,无事生非,气焰嚣张,逼迫恐吓,威胁打击,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地区及世界和平。中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保障和平稳定与和谐发展,只要中国不想打仗没有人能让中国打仗,只要中华不自乱,没有人能乱中华,中国稳定有利于世界稳定,中国和平有利于世界和平,中国是捍卫世界和平,防止世界大战的坚强力量,只要中国不参与世界战争,世界大战就打不起来,中国要为防止世畀大战作出义不容辞的应有贡献。当然,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业发展,是避免世界大战的又一保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命运,世界各国依存日益紧密,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同推进,中国人民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决不动摇。可以肯定,和平崛起是当今时代进步的历史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富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落后,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富不要贫穷,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它发出的光芒必将照亮新老大国和世界各国未来的发展航程。建立永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正确方向,共产主义理想必将是人类共同奋斗的伟大目标。
  当今世界有七个国家正式有核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核国家可能会越发增多,且有的国家的核武器,品种越来越新,质量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这是与世界和平背道而驰的。希望有核国家能平等和谐协商,主动削减、销毁核武器,实现无核武器的太平世界(无核世界、无核时代),节约军费用于国家建设的和平事业。世界和平越持久,世界和平越有保障,社会越和谐,无核国家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就越小,甚至不会发展核武器,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良性倾向。当某些无核国家感到和平没有保障,或国家处于极不稳定的环境状态,容易受到有核国家挑战或威胁时,某些无核国家就可能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发展核武器,这是一种应当避免而难以避免的负面倾向。如果对他们施以打击或制裁,往往无济于事、适得其反。希望有关方面多给它们一些和平感、安全感和宽松环境。但是核武器既有威慑作用又有制约作用,有核国家越多,互相制约作用就会越大,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就会越小,甚至不会使用核武器,这是一种可能存在的反转倾向。谁使用核武器谁就会遭到有核国家的反抗和制约,更会遭到世界各国及世界人民的反对和唾弃。核武器和其他一切武器一样,都有两重性,既能毁灭别人也能毁灭自己,谁都不愿发动一场能毁灭自己的核战争,这就是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因果关系,愿有核大国共勉之。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向来是中国国防政策的原则。当今世界,谁首先使用核武器,谁就不得人心,谁就是人类的败类、历史的罪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谁就可能首先遭到报复性灭顶之灾,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希望有核国家共勉之。但愿世界上现存核武器形同虚设,永远冻结不用,最终销毁废除,实现天下无核,世界去核,人类和平,天下太平。
  世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重大战争,比如罗马帝国战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发动战争者和玩弄武力好战者,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都以惨败而告终。历史证明,以种种借口分裂、侵略别国或以军事打击干涉别国内政,得不偿失,其结果累以失败而收场。世界和平,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谁违背它,谁逆历史潮流而动,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谁就会被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车轮碾得粉身碎骨。21世纪的势力划分将不再完全由军事实力决定,而是由经济和社会实力决定。只要大国越是搞尖端武器军备竞赛,超新武器彼此不断制成,力量彼此制衡,战争越是打不起来,当然,大国自觉克制都不搞军备竞赛,战争更打不起来。只要中国不参与世界战争,世界大战就打不起来,谁都不愿首先发动一场毁灭自己的核大战,以及现代化信息战争没有赢家,只有程度不同的输家,这就制约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卷土重来。战争一定要消灭,世界和平一定要实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现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新阶段,战争频发期已经过去,世界和平已经到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意识形态可以长期和平共存,不同社会制度可以长期和平共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必将到来,人民必胜,和平必胜。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就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民富国强,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汲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最有希望的。和平必然压倒战争,和谐必然代替冲突。只要世界各国都奉行和平发展方针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反对战争、制止战争、消灭战争,未来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全球化没有战争的社会是能够实现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反复教育世界人民,世界和平永远属于世界人民,永远属于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这是颠扑不破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真理。让我们共同铭记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所启示的伟大真理:人类渴望永久和平,战争绝不能重演,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基于以上唯物发展观和科学和平观:世界和平如何发展,世界各国如何发展,世界人民如何发展,就不言而喻了。
 
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演进
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变革规律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基本动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就是马克思所说,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推动与决定以及社会更替与发展,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马克思创造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个科学模式,并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创造,因此,有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奴隶社会的自给自足与简单商品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决定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封建社会的简单商品为主的市场经济决定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自由(或社会)市场经济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计划市场经济决定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这是市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必然规律。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大约长达二三百万年的原始社会,是完全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直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时期,自然经济仍占重要地位,即使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局部都不同程度地仍然存在一些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有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列宁说“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这表明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共同基础。早在原始公社制度的末期或奴隶社会开始,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渔业的兴起,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他们中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剩余劳动产品的双方或多方的相互交换,使劳动产品具有了商品形式,有商品生产交换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商品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分工不同的各个经济利益主体之间,必然发生商品或市场交换关系,从此人类就有了简单商品市场经济。简单商品市场经济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基本是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从原始社会末期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简单商品生产阶段的市场主体,主要是小商品生产者,那时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生产条件都不是商品。进入市场交换的主要是劳动产品,因而与简单商品生产阶段要相适应的市场,主要是简单商品市场经济。手工业者和个体农民劳动者经济的小商品生产,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年代中缓慢发展。此阶段是简单商品市场经济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它贯穿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全过程,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为人类古代文明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早在14世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就在欧洲出现。大约从16世纪开始后至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呈现阶段性发展,已经历了大约400多年的历史,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进步而进步。总之,有市场经济史以来,世界市场经济体制,大致经历、正在运行和将来实行的有,第一发展阶段:“简单商品市场经济体制或简单商品市场经济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发展阶段:“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发展阶段:“垄断竞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发展阶段:“国家(政府)调控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第五发展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第六发展阶段:“全民全社会公有制的共产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共六个世界经济发展阶段。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现在世界经济已开始转向第五发展阶段——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现分述如下:
  第一发展阶段:简单商品市场经济体制或简单商品市场经济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
  简单商品市场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相结合,贯穿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全过程,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如果没有简单商品市场经济,只有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人类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或者说只能维持低度生存和繁衍,就谈不上世界古代文明和发展了,试想倘若没有火柴、盐和纺织品以及笔墨纸砚和印刷等这些简单商品市场,人类生活和文化将会是什么样呢?可见简单商品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它创造过辉煌历史和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阶段不再详述,主要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以后的市场经济。
  第二发展阶段: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原始资本主义阶段、私有制个体化资本主义阶段、大约持续300年左右时间、资本主义初期)
  从16世纪开始以后产生了“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是原始资本主义阶段,是私有制个体化资本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初期阶段。人人都在这个自由进出的大市场中进行充分自由的竞争。这种市场力量,使社会资源得到较为合理的配置,此阶段资源配置市场起主要作用,其产权关系是以个人(业主或大大小小资本家)分散细小的小资本小企业相应财产占有形式为主,包括土地、货币、人力资本等。其决策方式是以个人(业主或资本家)决策为主。其决策原则是以较少或最少投入得到较多或最多的收益。其竞争方式:为平等的自由竞争阶段,国家或政府实行不干预的放任政策。即所谓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的市场体制。市场经济社会化、国际化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从而又促进了文化、教育、科技、农业等各行各业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形式产生了巨大变化。此阶段(个人私有制)缓慢发展大约持续了300年左右时间(资本主义初期)。
  第三发展阶段:垄断竞争市场经济体制(私有制股分合作化资本主义阶段、大约持续100多年时间、从19世纪股份制开始到1933年经济危机恢复、资本主义中期)
  到19世纪下半叶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为以股份制为特征的垄断竞争市场经济体制,是私有制股份合作化资本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中期阶段。以自由竞争转化为垄断竞争,其产权关系是以股份制形式为主,产权形式社会化了。以个人决策为主让位于集团决策为主,以股份制形式为基础的大公司、大集团成了市场的垄断者。职能管理者资本家,(董事、经理及其高级技术人员)成了公司的集团性决策者。其竞争方式:为不平等的垄断的竞争阶段,此期政府基本上依然采取不干预政策。以股份制形式组织起来的社会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使市场资源配置更加完善和合理。此时期工业化取代了传统农业的统治地位,市场需求也得到了更大发展。
  然而垄断竞争市场体制也有其弊端,包括资本主义内在外在矛盾和缺陷,这个体制没有改变自由竞争市场的弊端,也即并没有改变市场总体的无序性、非理性状态和无政府状态,以及失业、垄断、经济萧条、劳资对立、通货膨胀、贫富悬殊等不良状态。特别是并没有解决市场供给量超过市场需求量的生产过剩性的经济矛盾。最终于1929~1933年爆发了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市场经济史上最深重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经济衰退达4年之久,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变化,自发形成了“国家或政府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即第四发展阶段。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弊端的产生根源。此阶段(个人、集团)大约持续了100年左右时间(资本主义中期)。
  第四发展阶段:即现阶段:国家(或政府)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或国家调控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混合过渡期、公私合股、资本主义后期开始、从1929年起至今已有80多年时间,即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大约再需要200多年过渡到社会主义)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一个更严格的定义。他说资本主义是“一种私有资本能够相对自由地进行创新和投资,而无需得到国家的批准,无需得到社团、地区、劳动者和其他社会伙伴许可的经济制度”。按照这个定义,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不是资本主义。显然这个定义也未免太严格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无法证明,资本主义是一个能够自动进行自我完善的社会制度。而资本主义的历史事实,已经客观地证明,资本主义一而再地需要政治、计划、财政、金融、司法等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调整,以弥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不足。私有制是经济危机的产生根源,必须改革。经济危机一直在周而复始地发生,1893年,也是一次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几百家银行关门,几千家工厂矿山倒闭,1.5万多家商业公司破产,几百万工人失业流落街头,或在寒风中排队等候救济,饥饿的民众发出怒吼,一个名叫雅各布·考克西的社会改革家,带领10万失业大军,从俄亥俄州浩浩荡荡,步行到华盛顿,警察把他和一些领头的人,送进了监狱,罪名是“践踏草坪”。此后于1896年经济缓慢复苏,直到1929年再次受到经济危机的致命打击,当今人们常常把1929年大萧条当成最难过的日子。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产生更加深重的全球经济大危机,长达4年之久,迫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发生重大改革。作出了划时代贡献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建了宏观调控的国家干预的经济学理论,以及罗斯福推行宏观调控的政府干预和投资的新政等,用社会主义方法挽救了经济危机。从而自发产生了第四发展阶段:即“国家(或政府)调控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阶段、混合过渡期、公私合股、混合型资本主义阶段、从1929年起资本主义后期开始)。其特点是国家(或政府)主动干预介入市场广度和深度,以及市场需求总量,增加国家投资需求。国家参与的国有资本经营通常有三个部门:一是基础设施:如燃料动力、交通运输、通讯等;二是自然垄断部门如供电、邮政、供水、排水系统等,三是提供重要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行业,如教育和基础研究。在国有经济发展高峰的1978~1987年,美、英、法、德、意、日、奥地利、瑞典等14个国家的邮政全部国有。其他方面国有的有:铁路11个国家,电讯9个国家,煤气7个国家,电力、航空6个国家。在基础产业:钢铁国有的有7个国家,国有比重达50%~75%,汽车制造国有的有6个国家,比重介于25%~100%,煤炭国有的有5个国家,比重占50%~100%。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是通过国有化(把私人企业收归国有)和国家财政拨款新建实体两种途径实现的。由于国家主动介入市场,主动改变了产权关系形式,出现了国家资本形式,英、法、德等还出现过国有化,形成了个人、集团、国家三者都有相应财产的产权关系形式,形成私有股份和公私混合股份制公司,使原有个人、集团决策方式变为个人、集团、国家三者的决策方式,从而形成了政府调控的市场资源配置的机制,即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的配置机制,发挥了两种调节机制的作用,即市场对微观经济行为的调节机制和政府实施财政金融及计划调节的宏观调节机制。从而形成了市场与计划同时并举的市场经济。列宁说:“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发达阶段,金融资本取代工业资本,成为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写道:“现在正处在一个投机资本支配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投机资本的追逐目标完全是短期利润”。因此,其竞争方式:为不平等的垄断的投机的金融资本竞争方式阶段。此阶段超级富豪更多更大,财富不平等更严重,贫富差距更严重,两极分化更严重,中产阶级越来越衰落,表明资本主义正在走向不可收拾的衰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近期,还出现了超国家经济组织调控市场的趋势,如欧洲共同体、美加贸易集团、东盟贸易集团等。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两种运行方式:一种叫自由市场经济,现在已上升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如美国,国有经济较少,政府调控力度较低,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国家社会福利程度较低(非福利型国家),自发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另一种叫社会市场经济,或福利市场经济、或福利资本主义,如欧洲国家,国有经济较多,政府调控力度较高,计划与市场共同配置资源,国家社会福利程度高(福利型国家),自发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较小。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方式可以叫计划市场经济,如中国,国有经济为主导,政府调控力度高,计划与市场共同配置资源,国家福利程度高(福利型国家),不会自发产生经济危机。它们的运行过程及方向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欧洲早期、美国早期)→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现在美国)→社会市场经济(现在欧洲)→(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现在中国),这是市场经济客观发展规律的运行方向及必然趋势,是一切资本主义和平走向社会主义的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是坏事也是好事,它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改革自由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促进自由市场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计划市场经济演变,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越过度自由放任越容易导致经济危机。据统计,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在18世纪每隔70年才有一次,在19世纪缩短为20至30年一次,到20世纪则为8至14年一次,比如:1992年欧洲出现汇率机制危机、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了。而21世纪危机间隔时间将会越来越短,危机力度将会越来越大,危机复苏时间将会越来越长,此次2008年开始的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将比1929年长达4年的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更长,难度更大,何时恢复,难以预料。这充分表明资本主义整个社会正在走后期的下坡路了,西方国家的相对实力正在走向衰落。这已经不是一种可治愈的良性病,而是一种治之不愈的频繁发作的结构性经济危机的老年慢性制度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善于调动个人积极性,就是鼓励个人发财致富,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唯利是图,贪婪自私,它的私有制的毛病是只知个人发财,想不到别人的利益,想不到社会的责任,从而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矛盾突出,动乱便会接踵而来。西方老牌资本主义,现已发展到了金融资本主义、债务资本主义和赌徒资本主义,很多人心思已不在实体经济上,也不创造社会财富,而是用投机等办法,把别人创造的财富,轻而易举地、合法地、不知不觉地捞入自己的腰包。虽然这一轮长达8年的金融经济危机巳有复苏迹象,但西方私有制老毛病不破,不定何时危机又会卷土重来。日本综合研究所理事长寺岛实郎与日本大学教授水野和夫,谈论资本主义已经终结如下:“发达资本主义已经结束其任务,资本主义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上世纪70年代(1974年)以后,资本利润率降低,促使了资本主义的衰亡,正如最近乌克兰、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巴以局势所象征的那样,资本主义核心,美国正在丧失领导和控制世界的能力,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不是世界警察’的表态,可以说,最终地球已变成一个市场,但还没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21世纪,全球化正在趋于收缩(或者说,新型全球化回归平衡时代)。就像不到18世纪,不知道‘中世纪巳经结束’一样,也许要到100年以后,才明白资本主义正在21世纪初期已经终结。”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大萧条,深刻改变了世界,而21世纪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大衰退,也注定一次再一次地更深刻更广泛地改变世界。可以预料:只要私有制单一的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改革,结构性制度性金融、经济危机就难以避免。今后如一而再地发生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大危机,将会进一步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向计划市场经济过渡,采取更高程度的金融、经济国有化和宏观调控政策,甚至出现国际间超国家组织或众多国家共同调控联手干预金融、经济危机,比如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创立公正合理健康有序的国际金融新体系,加强国际间金融监管机构,强化和协调国际货币、财政和金融政策,以及监管监督监控协约等。谁都不希望西方经济危机和衰退持续不振,波及全球经济,恶性循环。谁都希望经济复苏越快越好,这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良牲循环。希望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千方百计防范和化解金融经济危机的产生、蔓延和重演,何乐而不为呢!危机呼唤平等社会,也带来了清醒。危机每发生一次,就加速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世界经济体制更进一步向着第五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跨越一步,一步比一步更前进、更跨越,直到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由私有制导致的全球经济大危机就消失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了丰富的产品,另一方面又让生产这些产品的人买不起东西(比如房产、汽车等),这才是问题的症结。”人们只能感叹世道变化之快,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苏联等国解体,西方欢呼资本主义已经征服了全世界,自由主义的民主国家终于胜出,历史终结了,共产主义完蛋了,美国经济学家及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1992年的畅销书《历史的终结》便反映了这种情绪,“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冷战的终结,或战后某个历史时期的结束,而是历史的终结,人类意识形态的演化结束,西方自由民主制得到普及,成为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最近福山又说:“民主主义仍是历史的终点。”错了,民主主义是实现某种社会制度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终点,终点是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应该是共富主义才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终点。这本书完全无视共产党中国的崛起,以及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和存在。完全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哲学规律,可谓无稽之谈。然而时间才过去20多年,现在就轮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喊救驾了。马克思说:“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能力超过了人民群众有限的购买能力的时候,就会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又如英国著明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短期内一个国家的总产出水平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时,就会出现经济衰退,严重时还可能爆发经济危机。”纵观资本主义历史,每一个以生产扩张为基础的资本积累循环都会导致一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当生产中获得的利润找不到充分的有回报的投资时,危机便会爆发。为了避免资本贬值和确保其统治阶级地位不受影响,西方推出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和全球化,进一步提高了对生产劳动者的剥削。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曾经起到了推迟生产过剩危机爆发的作用,但却加剧了危机爆发的力度,造成世界不平等现象增加,导致财富高度集中,把大多数人和穷国的收入财富转移到上层阶层及富国人手中,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同时由于过度追逐剩余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生态危机。曾几何时,1929年资本主义大病一场,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大萧条催生了“凯恩斯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的经济学理论”、罗斯福新政和欧洲的福利国家。二战结束,美国成了西方的首富。20世纪50年代经济开始增长,60年代似乎是黄金期,经合组织经济体年均增长5.3%,但通货膨胀加剧,1967年英镑贬值14.3%,那时美国已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70年代是重要的转折期,但军费的无底洞,令美国在1971年停止美元与黄金挂钩。摆脱金本位之后,美国加快了印钞机的转速,大量印制美钞,开始把浑水引向世界,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曾约翰·康纳利有挑战地评论说:“美元是我们的,但难题是你们的。”在通货膨胀和生产停滞同时发生的“滞胀”压力下,“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开始大行其道,自由化进程加快了,到20世纪90年代,金融自由化和解除管制的步伐也加快了,西方相信“自由市场本身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市场决定一切”,其实根本不可能,在市场调节下只能对商品生产的微观平衡起自动调节器的作用,不能自动地导向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这是因为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以消费、储蓄、投资等总量平衡为条件的,这种宏观平衡是市场调节无能为力的。市场调节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总需求落后于总供给的尖锐矛盾,需要经过周期性经济危机来调整,就是明证。于是信贷和举债经营(举债危机)快速发展,让人难以识别真面目的金融创新——比如过度举债、过度复杂衍生金融产品之类(包括次贷等)——泛滥成灾。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写道:“我们正处在一个由投机资本支配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投机资本追逐的目标完全在于短期利润……”据报道:实体经济每年创造的世界财富大约为45万亿欧元,但在金融领域,资本运作市场的市值就达2450万亿欧元,是实体财富的54倍。而市场金融债券达600万亿美元之巨,是实体商品贸易的10倍。在危机爆发前的一段时间里,全球资本流动规模达到贸易总量的20倍,这种情况导致负债大量增加,从而产生经济停滞,造成经济严重脱离现实,严重失衡。难怪有人形容是10匹饿狼(金融投机)盯着1只羔羊(实体经济),资本主义漏洞百出的投机经济金融体系,到了如此混乱的地步,能不出事吗?1992年欧洲出现汇率机制危机,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了。再者,美元取代世界货币后,打破金本位制,加上缺乏监管,疯狂印制美钞,鲁莽救市,导致大量美制“垃圾货币”,撒向了华尔街,造成虚假繁荣,再次催生了不可持续泡沫,加之来自金融寡头的压力,最终引发了现在的全球危机。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继而引发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及欧美市场经济衰退。这种美欧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和印证了自由市场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投机资本主义、贫富分化资本主义的失败(非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或一般新兴民主国家的资本主义例外)。西方资本主义全球经济陷入漫长危机,世界各地的工薪阶层承受着失业、债务,和收入迟滞的重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犀利批判——即“这套制度天生不公,有自我毁灭的倾向”。马克思写道:“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作之苦、奴役、野蛮、无知和精神堕落的积累。”当前日益扩大的财富不平等所产生的后果,劳方和资方不断升级的矛盾,开始影响政治和经济局势,纽约新学院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说:“收入差距导致的激烈矛盾是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的。”马克思预言:“无产者在这场革命中失去的是锁链。”有迹象表明,全世界劳动者对自己黯淡的前景越来越失去耐心,在马德里和雅典等城市,无数人走上街头,抗议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情况更糟的紧缩措施。全世界的工人都越来越愤怒,要求从全球经济中得到公平的回报。马克思不仅诊断出资本主义的缺陷,而且诊断出这些缺陷导致的后果,如果决策者找不到新办法确保经济机会的公平,全世界的工人可能真的团结起来,通过思想斗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维护自身的利益。美国进步研究中心主任,戴维·马德兰说:“思考经济发展的整个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期寻找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应当注意到,由于资本主义病态及经济危机的反复发作,导致世界面临三大难题和风险,?譹?訛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变得更富,穷人变得更穷。?譺?訛公共债务、政府债务、个人债务,已达到最严重的水平,有些国家和地区,已产生债务危机。?譻?訛环境严重污染:比如从工厂、交通、汽车、矿山、农业、生活等排放的废气、废烟、废水、废渣、噪音、酸雨以及温室气体排放,严重污染空气、水、土壤、环境等,导致生态危机、健康危机,这与追逐剩余价值息息相关。如何解决呢?有待各国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改革开放,互利共富,协调合作,共谋发展。比如:改革所有制,从私有制为主转向公有制为主;改革上层建筑,从多党竞争为主,转向多党合作为主;改革市场经济,从自由市场经济为主,转向计划市场经济为主;总之,用唯物主义发展观、社会主义方法论,挽救经济危机,从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转向共富主义的社会主义,别无其他出路。应该认识到,西方危机并不是全球危机,西方经济上出现“三高一低”乱象——高失业、高赤字、高债务、低增长。政治上出现“五化现象”——矛盾激化、贫富分化、政治极化、责任淡化、效率低化。西方危机虽然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不利的外部环境,但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不变,中国也在其中,且是引领者之一,新兴市场的中产阶层人口猛增,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国际市场,既有利于新兴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西方经济的修复,可谓两全其美。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家,纷纷发表文章,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走向失败,希望产生新的改良的修正式的资本主义,或其他新的社会制度。然而,目前在资本主义体制内部,还找不到替代模式。但愿这些试图改良或修正式的资本主义,是向着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阶段。而资本主义失败的原因就是在于过度自由化市场主义和私有化政策,就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就是过度市场化、过度私有化,完全市场化、全民私有化,以致加剧严重的“财富不平等”,它是经济危机的产生根源,也是导致资本主义寿终正寝的必然法则、必然规律。于是自由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自由资本本身的弊端,从而导致资本转移到寡头和垄断者手中,财富分配严重不公,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90%的财富,集中在16%的富人手中,其中60%集中在欧洲。现在人们都在谈论,全球1%的富人如何不合理地攫取了各自国家大部分的财富,对比鲜明令人难忘的是:全球最富200人拥有大约2.7万亿美元的财富,远远多于35亿(相当于地球一半人口)最穷人口2.2万亿美元的财富总和。乐施会的最近一份报告显示:最近20年,1%最富者的收入增加了60%,金融危机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加速了他们财富的增加,其中0.01%最富有者的收入增长最快。与此同时,财富不平等在不断扩大,在殖民统治时期,富国与穷国之间的收入差距,从3∶1扩大到35∶1,而现在这种差距已经扩大到将近80∶1了。美国《洛杉矶报》网站报道和德国之声网站报道:根据瑞士信贷银行公布的新“全球财富报告”,“贫富差距更加严重:全球近一半财富掌握在占全球总人口1%的最富有的人手中,美国个人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豪(超高净值户)的数量是全球最多,约为9.87万人,位居第一,占全球超级富豪的46%。全球近70亿人口中的极少一部分人掌握了全球241万亿美元的金钱、不动产和其他物质资源的46%。不久的将来,全球就会出现多达11位的资产超过一兆美元的超级巨富,一兆等于一万亿美元。全球85个特大富豪占有的财富相等于全球一半人口(约35亿人)的穷人的财富,真是天地之差,世界人民能允许这种悬殊长久存在吗?答案是绝对不可能,共富主义才是最理想的选择,人类必将取而代之。与此同时,【法新社巴黎2016年1月18日电】标题为:“全球1%富人财产超99%的人”。全球慈善组织乐施会说,“全世界目前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数量,超过了其余人的财富之和。失控的不平等现象导致62人拥有的财富,与全世界最穷的一半人拥有的财富一样多。这样的世界公平吗、平等吗?”乐施会认为,打击逃税,提高对公共事业的投资,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都应该成为消除不平等的行动。西方越是过度推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过度开放、过度自由化、过度市场化、过度私有化,超级富豪数量就越多,财富量就越大。2008年经济危机后,超大财团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更快,财富不平等更严重,两极分化更严重,经济危机更严重,社会衰败更严重。西方许多经济学家,纷纷发表文章或著书立说,出谋划策,试图挽救资本主义的失败。最近几个月,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一本论述财富分配不平等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用数据勾画财富不平等历史,成为全球经济界、政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皮凯蒂认为:作为一本研究资本、资产、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历史著作,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契合了,对美国乃至全球财富分配不平等现象的忧虑,财富不平等一直存在,在历史上造成许多危机。他试图通过数据构建历史进程,并解释在比较长的历史阶段,财富收入和分配不平等的演变过程,在目前财富不平等加剧的背景下,这本书才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提出的建议,包括一项有关在全球范围内对财富征收累进税的离谱的计划——要求彻底重新分配资本主义的成果,以延缓资本主义的衰落,并确保这个制度的生存。他的主要建议是达成一项全面的国际协议,以制定对个人财富的一种累进税,而个人财富则定义为包括所有种类的资产。皮凯蒂认为:“这是一种空想,但却坚持认为这是对这一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他表示低于20万欧元的财富按照0.1%比率征税,20~100万欧元的财富税率为0.5%,100~500万欧元财富税率为1%,500万欧元以上的财富税率为2%。但皮凯蒂认为:“我百分之百地对我提出的建议有信心,总体解决办法是民主、民主体制,通过经济和金融上透明,让公共利益战胜私人利益,让民主战胜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战胜民主,我认为对资本征收累进税制是一个好办法。美国占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一,欧盟占四分之一,中国也将近四分之一,三者加起来是世界GDP的四分之三,如果这些主要经济体能够做到更加金融透明——当然目前并不是成立一个世界性政府来统一收税——如果三方合作,就能基本上搞清个人拥有多少财富情况,就能实行累进税制,以解决有人过度暴富。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财富分配制度的不公,美国财富分配不平等,才是导致美国经济和金融系统危机的最重要原因。”皮凯蒂认为:解决财富不平等的出路,从全球范围加强国际合作,增加金融透明度,制约资本主义,而不能放任自由市场经济,用市场手段来调节。随后20世纪,解决这些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办法随之出现,比如福利国家的出现、财富累进税制,再比如更加激烈的方式——多次战争使得收入和财富分配发生剧烈变化。《21世纪资本论》对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到当今的财富分配数据进行分析,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一些国家的观念仍然是市场可以解决问题,特别是富裕国家这种思潮有些过度。我们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米尔顿·弗里得曼1970年的理论,认为拯救资本主义只需要一个好的中央银行和一个好的货币政策,就不需要福利国家、不需要累进税制,这些都是不对的、无用的。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这种对市场过度依赖的思维方式,我完全同意政治对财富不平等现象的作用,说不定哪天中国能够带来一种不同的模式来制约资本主义,但是目前来说,中国还没有起到这种作用。中国目前制度,从长远来说,对减少收入差距和财富不平等到底是否有效和可持续,我目前还没有答案。我在这里不是想给中国上课,但是现在没有人能够明确知道,中国财富不平等最后会带向何方。中国还有一个特点,一部分企业是公共企业,或者说是国家企业,这原则上可以限制财富不平等,但如果未来出现这些企业的部分或全部私有化——有时用很低的价格——这将导致私人财富的快速增加,从而快速加剧财富不平等。目前中国有关收入和财富分配还不是很透明,我的直觉是中国需要发展收入和财产的累进税制,以限制财富不平等,制约私人财富的累积,用征税的办法解决中国财富不平等。皮凯蒂说:马克思为自己设定了任务:1848年,在“民族春天”运动(这是指那年春天爆发的欧洲革命运动)爆发的前夕,他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一篇简短而强有力的文章,它的第一句由一句名言开始,“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同样著名革命预测结尾:“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存的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本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我认为: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的新延续、新补充、新创造、新发展,是近百年来最光辉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基本观点是“通过历史数据论证资本主义社会财富不平等的历史,而且越来越严重,并提出用‘累进税制’征税来解决财富不平等问题”。不平等是导致资本主义反复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的历史证据和法则,在历史上,不平等把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送进了坟墓,在现代在不太久的将来,不平等也必然同样会把资本主义送进坟墓。它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和社会主义走向胜利、共富主义取代财富不平等的不可改变的基本法则、基本原因、基本规律,这是时代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皮凯蒂是一位不承认自己追随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当之无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它的这本著作将为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以及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与发展作出不朽的贡献。我们提议皮凯帝应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候选者。我们欢呼和希望更多的像皮凯蒂这样的经济学家勇敢地呈现出来,越多越好,把财富不平等送进历史垃圾堆,为全球经济规律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美国开国元勋们在近250年前建立美国时,自豪地认为他们摒弃了那种贵族世袭和坐而食利的欧洲传统,这种美国梦正日益成为一种神话,在起初几十年里,美国确实比欧洲平等,但如今美国财富分配则比世界上几乎所有其他地方都更不平等。富翁手中的财富是通过继承得来的,而不是亲手创造出来,财富继承难以持久,大幅度提高税率,美国国会支持度似乎完全不可能,但皮凯蒂的著作触到了美国梦的痛处,即使在全国范围内征税,也不会终结不平等,惩罚资本也难以终结不平等,可谓资本主义休矣!如何是好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唯物主义发展观,共富主义方法论,改造资本主义,促使其循着社会主义目标前进。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多年来一直就贫富差距问题发出警告,他说:“当如此多的购置力,如此大的经济利益,都集中到了最顶层的人群,那么经济体中其余部分,就不会有足够的购买力了。”他强调说:“美国贫富差距最大的两年是1928年和2007年,这两年中位于顶层的1%的人群占据总收入的1/4,此后不久,分别于1929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大危机开始年),美国经济全线崩溃,将整个世界经济拖下水,而美国本身一直满足于任由这个问题继续恶化。”美国是全球推销西方民主最起劲的典范,现在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如果没有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其经济有可能会破产,把美国国债平摊一下,每个美国人平均借债5万多美元,这还不算私人债务,因此美国是正在走向衰落的国家。整个20世纪,人们更为重视的经济指数最为共通的问题在于,他们最为看重经济和军事实力,实际上与人民的幸福程度并不相关。换句话说,人们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过度信仰,反而有损于最为实际的幸福,现在有很多人质疑对GDP的信仰,质疑资本主义体系,日本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水野和夫认为:“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耗尽,从现在开始资本主义的影响,将全部都是负面的。”如此悬殊的差距,是由于最近几十年,发达国家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并强制实行市场自由化,最终是为了让跨国公司前所未有的获取廉价的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代价很高,据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波林统计,贫困国家每年因此失去大约5000亿美元的GDP。我们清楚地看到,财富从贫缺国家流往富有国家,控制世界经济的机构,仍然由西方国家垄断,跨国公司的权力,有时甚至超过国家主权,要改变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改变现状,就必须改变规则,创建全球民主监督机制,制止贪婪的唯利是图的新自由商业主义。全球财富不平等不断扩大引人忧。永久贫困阶层日益扩大,甚至大部分中产阶级也走向衰落或贫困,以致危机演化成社会动荡,直至影响深远的社会危机和制度危机。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异化理论”的必然结果。2008年爆发的全球危机,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金融危机、金融信贷泡沫的膨胀‘虚拟资本’都是相当危险的。”危机令众多知名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开始思考并谈论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并肯定这是一场制度危机。因此,经济危机归根到底是私有化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而贫富分化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必然反复导致经济危机的累累频发。但经济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行动保守,不肯改革私有经济制度。因此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改变所有制,让资本不再掌握在少数金融巨头手中,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改革和社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渐进地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由私有制走向公有制,全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可能达到100亿以上,世界如何满足百亿人口的物质文化需要呢?现顺便谈点全球人口增长及预期寿命问题: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收集了2010年23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统计数字,并对其彻底修订基础上发布了此报告:“预测目前全球人口为72亿,到2025年将增加到81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6亿,再到2100年全球人口将达109亿。发达地区人口不会出现太大变化,到2050年将维持在13亿左右,而在49个最不发达国家总人口将翻一番,从目前的9亿攀升到18亿。由于出生率下降,世界人口近年来呈现整体放缓趋势,但非洲人口仍在快速增长。据预测,从2028年开始,印度人口可赶上或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屈时两国人口都将为14.5亿左右。到2050年欧洲人口将减少14%,欧洲大陸正在面临人口老年化的挑战。”报告还预测:“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到2045年至2050年将达76岁,到2095年至2100年将达到82岁。到本世纪末,发达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将达到89岁,发展中国家人口平均寿命将达81岁。日本以82.7岁的平均寿命占据世界人口的头名位置,但到2045年至2050年香港将夺走第一名,届时香港人口平均寿命将达89岁,韩国和日本紧随其后,约为88.4岁。”基于以上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期长寿,到本世纪末,百亿人口如何解决衣、食、住、行、用、医等的需要呢?存在贵族与平民、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财富,根本无法解决百亿人的需要,只有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坚定地走共富主义道路,才能达到此目的。这是人类生存的重大而根本的问题,全球人民及其子系后代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预计21世纪可能发生全球性和平公开的大众运动,他们呼唤和平,呼唤民主,呼唤自由,呼唤改革,呼唤公平,呼唤温饱,呼唤共同富裕,呼唤社会主义。只要问问世界人民是喜欢要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呢?还是喜欢要人人端上金饭碗、没有失业、没有穷人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呢?就会心知肚明了。只有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共同公平、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才能适应全球百亿人口端好金饭碗(无失业、共富)的社会需要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否则,别无其他出路。这是唯一一条全球人民必然想往、必然前进、必然要走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全世界劳动人民,要高举共富主义大旗,勇敢地去向往、去追求、去实现、去奋斗吧!此阶段(个人、集团、国家、社会,混合过渡期),是资本主义后期开始,从1929年算起,已经持续了80多年时间,总共大约需要300年左右时间,与初期相近。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后期)。
  通过对上述简单商品市场经济体制→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个体资本家所有制为主)→垄断竞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合作化资本家、相当集体所有制)→国家(或政府)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资本+股份合作化资本家,相当于国家、集体、个人所有制)等各阶段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后者较前者的体制或阶段,一个比一个更高级、更先进、更科学、更文明、更富有、更公有化、更国家化、更社会化、更全球化了。产权关系和决策者:即由个人(业主或资本家)→到集体股份制(个人、股东、集团)→再到国家计划调控的(个人、集团、国家、社会)的演变,是向着公有化方向的进步演变;资源配置: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到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共同配置资源的演变,是进步的演变;竞争方式:平等的自由竞争阶段→不平等的垄断的竞争阶段→不平等的垄断的投机的金融资本竞争阶段的演变,是资本主义走向衰败和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演变。市场经济体制不知不觉地向着公有化,国有化,社会化、区域化、全球化方向发展演变了。国有化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资本主义为了适应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的要求,对其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经济计划、宏观经济政策、福利政策调节经济活动和社会矛盾。并重视和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造和调整经济结构,使其经济仍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规定,无产阶级争取政权以后,要采取的十条措施中,半数以上已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否则,很难想象资本主义还能否延续下去。比如现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重视和加强教育、医疗、社保(养老)、住房等减免费用的福利型社会事业建设的调控,以缩小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重视加强宏观调控,形成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同时并举的市场经济。并已从私有制为主体的垄断竞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阶段)过渡到各种所有制并存(包括社会、国家、集团、个人)的国家(或政府)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为第四阶段,即现阶段(混合过渡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的推断,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一般要经过三个时期:?譹?訛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譺?訛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譻?訛在社会主义基础上成热起来的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第四发展阶段,也即现阶段(即混合过渡期,从1929年算起,已有80年的历史,详见后),就是马克思上面所说的第一时期:“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过渡。
  科学社会主义是和经济全球化、资本社会化、全球一体化相伴而生的。“全球化”一词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80年代中期以后迅速流行开来,到90年代初加快了步伐。当然经济全球化总是和区域化、集团化同时存在和发展的。全球化的萌芽早在15世纪末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就从欧洲开始了。《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那时的全球化,以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为主要内容。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证券投资是资本在全球的主要运动形式。经济全球化取得显著进展的原因,是全球化让世界变小,首先是国际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能获得充分的经济信息,并导致通讯和运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为全球化奠立了物质技术基础,也使全球化成了一种客观要求。还有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这些国家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以及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政策,也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投资、金融和贸易的市场化、自由化、区域化、全球化发展,以及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在全球自由大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和趋势。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的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当代科学技术为基础,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间的相互交叉投资,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企业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上配置资源,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间投资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升级。二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总量大幅增加。全球化使世界形成了一种开放体系,给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使各国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利益格局,给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与可能。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效果看,全球化能够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带动更大的经济增长,并刺激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但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比如分配不平等,加大国家贫富差距,影响民族经济的发展,容易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和影响等。必须注意趋利避害。
  马克思、恩格斯从考察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过程中指出:“社会化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客观上要求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它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并创立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的模式,生产资料掌握在全体劳动人民手中,属全体人民所有,剩余价值用于造福全社会,成为人民大众的福利,资本不再是剥削无产者的工具,而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财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是先进生产力推动先进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主义社会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历史要求。个体资本股份化,私人资本国有化,民族资本国际化,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等,必然导致资本社会化,如资本占有方式社会化(产权社会化),资本生产方式社会化,资本积累方式社会化,资本管理职能社会化(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其结果是资本全面社会化。正是这一社会化过程充分地显示了资本关系的历史过渡性,表明把资本变为社会公有财产的物质条件(经济基础)逐渐成熟。但资本社会化所改变的是资本占有形式(经济基础),必须改变资本占有性质(上层建筑)。只有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力才能真正解放,生产资料才能获得所有权的真正社会化。全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时期占全球大约十分之六的120多个国家中,中等以上发达国家,如瑞典、美国、韩国等40多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阶段(包括24个发达国家和20多个中等发达国家),以及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80多个新兴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阶段(包括已经崛起的和开始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实行了市场经济的社会化发展。等到占全球十分之四的其他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约80多个)全部崛起,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时,也就是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部进入第二次现代化阶段,并迈向中等以上发达国家,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全部社会化,并参与区域社会化和全球社会化,那时把资本(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公有制的物质条件(经济基础)必然由现在的逐渐成熟到完全成熟了。在这全球资本社会化发展进程中,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先后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资本社会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必然产生全球政治社会化,资本政治社会化,必然产生全球一体化或全球大同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理想,即天下为公,社会大同——全球社会主义化了。这一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的过渡期大约需要200年左右时间。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股份制公司中出现的这种资本社会化,却使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财产制度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长期运动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因此,第四阶段(现阶段)即国家调控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混合过渡期),过渡到第五阶段也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的)的时代已经来临了。第四阶段到第五阶段,既是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期,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成长期。以此类推,循序渐进,第六阶段当然就是全民全社会公有制的共产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了(可能是大计划大市场)。第一阶段是简单商品市场经济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贯穿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全过程,延续几千年历史→第二阶段是私有制性质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初期,大约持续了300多年)→第三阶段私有制为主体的垄断竞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中期,大约持续了100年左右时间)→第四阶段是国家调控的各种所有制并存(包括社会、国家、集团、个体)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后期,已有80多年历史,是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混合过渡期,大约需要200年左右过渡)→第五阶段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实行30多年,从现在起全球大约需要200多年的形成期和巩固期)→第六阶段为全民全社会公有制的共产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大约需要100年过渡期)。上述六个发展阶段,后面的发展阶段比前面的发展阶段一个比一个更先进、更科学,更发达、更优越、更富有、更文明,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过程。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如箭头表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全过程:简单商品市场经济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完全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早期: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全民私有制→资本主义中期:垄断竞争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化私有制→资本主义后期:国家调控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型市场经济,也即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过度市场经济,也即公有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过渡经济→共产主义社会:全民全社会公有制计划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客观发展规律。市场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必然贯穿于人类各个历史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当然这是极其漫长的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随着时代的推移,生产力高速发展,全球社会化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朝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阶段产生相应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特征性的新发展、新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必将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全球资本主义制度的瓦解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并迈向共产主义社会。此阶段从第四阶段开始时算起(1929年)到共产主义实现需要300~400年左右时间。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由“科学知识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以及科学发展观即唯物发展观”推动的。中国春秋晚期开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孕育着社会制度的变革,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进入封建初期,经过200多年的曲折挣扎,到战国末期,在各诸侯国普遍完成,才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在第10世纪时达到顶峰,此后走向衰落。早在14世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就在欧洲开始,也经过200多年的曲折争扎,于1689年光荣革命在英国成功,才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变革都是用一种剥削关系和私有制,代替另一种剥削关系和私有制,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是要消灭剥削关系和私有制,建立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建至今(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成功),社会主义制度才跨越了90多年的历程。在初生期间,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反复(比如苏联及东欧等国解体和失败),并不奇怪。因为曲折的螺旋式的前进,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毫无疑问,历史螺旋总是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原苏联及东欧等国人民一定会承前启后、顺理成章、熟能生巧地重建社会主义新制度。据西班牙《起义报》文章报道:阿根廷左派经济学家、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克劳迪奥·卡茨日前在“21世纪社会主义”组织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举办的夏季论谈会上发表演讲,阐述社会主义的未来,以及关于一个平等社会正常运转的可能性。卡茨指出:“应当认识,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几代人花上百年时间才能建成。”卡茨说:“以苏联为例,虽然受到方方面面的批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经验将得到重新评价——苏联经验今后将被看作预先展示未来其他模式的样板,苏联经验最终可能会成为人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平等这一历史过程中的一个先例。苏联解体后,左派放稟‘社会主义’一词的说法,是一个严重错误。鉴于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已声名狼藉,以及大众主观意识需求的出现,社会主义如今再次出现了高潮。秘鲁爆发关于矿业开发的社会运动,智利出现大学生抗议活动,巴西爆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以及欧洲边缘国家和阿拉伯世界发生骚乱等,正是与此有关。抵制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浪潮的规模正在扩展到全社会。”卡茨认为,“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表达了解放受压迫者这一千年诉求,并要为实现公正平等的社会而奋斗。社会主义将自己定为资本主义的反对派,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和发展,引发了资本主义统治阶层地恐慌,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出了让步,是马克思和列宁时代无法想象的。2008年危机爆发后,关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之争,再次爆发,新自由主义的导师们,一如既往地违背事实地宣称,社会主义阻碍创新和社会变革,导致经济停滞。但卡茨指出:“现在我们看到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危机,造成了比社会主义大得多的金融经济和生产灾难。”卡茨指出:“在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就像拉美多个国家所发生的那样,这种模式在古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有很大可行性,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上百年努力才能完成。从历史角度看,拉美各左派,比如“查韦斯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正在经历最好的时期,继续发展的前程远大,拉美人民特别是年轻人在斗争中成熟起来,正在坚持不懈地百折不挠地奋勇前进,正在高举革命大旗,走向社会主义光辉未来。拉美人民大有希望,祝拉美人民早日成功!“21世纪社会主义”和“21世纪革命”刚刚开始,世界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体系深刻的经济危机,导致“无处不在的起义”,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资产者对工人阶级的过度剥削,对大自然的过度破坏,许多国家年轻人是这些社会不平等和“后现代”资本主义的受害者,也是这些“起义”的发起者。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因为贫穷,正在变成“双不一族”,即“既不上学,也不工作”,他们变成资本主义制度下没有未来的一代。社会主义者明白,要与这些贫穷的年轻工人阶级一起并肩战斗,人类唯一现实的出路就是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拉下台,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废除不合时宜的资本主义制度。全世界工人阶级特别是年轻人,高举起自己的拳头,群策群力,砸碎枷锁,引领21世纪几代人的社会主义革命,英勇前进!建设一个公平、民主、平等、生态、共富的社会主义社会。据路透社消息:马克思像信用卡在东德受青睐。近年来德国兴起了旧东德(即民主德国)的怀旧热:“虽然当时人们几乎没有自由,但是工作和社会福利有保障”,这股怀旧热并不局限于东部地区。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52%的东德人认为自由市场经济“不合适”,43%的人说他们希望恢复社会主义制度。在英国,有三分之二的英国成年人,包括二分之一的中产阶级,声称自己是工人阶级,并为之自豪。概而言之,自近代以来,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资本一直主导着“资本、社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资本和社会关系来看,近代以来,世界已经历了两次重大革命,今天的世界开始进入第三次革命时代,这三次革命的根源都是资本。第一次革命:可称之为资产阶级革命,主因是资本,是资本与社会之间不均衡,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君主、贵族地主之间的斗争,先发生在西方,历时几个世纪,书写了近代历史,主导力量是商人阶层,就是后来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产业革命,是商人用经济的力量,驯服了“君主”的专制皇权,而不是“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资本主义社会取代了封建主义社会。第二次革命:可称之为无产阶级革命,或工人阶级革命,主因仍然是资本,是财富严重不平等,主力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是出卖自己劳动的阶级。早期资本主义,唯利是图,属于原始资本主义,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由于资本家残酷剥削剩余价值,也是社会的悲惨时期。逐渐地具有自我意识的工人阶级,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抗议运动,即工人阶级运动,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工人阶级运动达到高潮,马克思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资本主义制造自己“掘墓人”的时期。在西欧,运动导致了民主社会主义路线的产生,资本和劳工阶层由于改善福利达到妥协,促成原始资本主义向更人性化的资本主义转化,逐步走向福利资本主义时代,现在称之为社会市场经济,或福利市场经济、福利资本主义,于是西欧从原始资本主义到福利资本主义转型。而美国从原始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过渡到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金融资本主义、寡头资本主义阶段。而在另一端,主要是不发达国家,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造就了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模式的诞生,其特点是消灭资本和市场经济,通过公有制社会主义主导计划经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革命试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成为落后国家赶上发达国家的主要途径,此后苏联大约用50年的计划经济时间,迅速成长为第二超级大国,苏联的成功经验值得汲取。但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忽视市场经济,苏联在市场经济改革时,急于求成,采用“休克疗法”失误,加上苏联共产党最高层领导高度集权,搞个人迷信,“个人说了算”,铸成历史大错而失败,苏联失败的惨痛教训值得永远警惕。由于全球化导致“资本”的高度流动,大量的经济财富流入少数能够驾驭全球化的资本家,在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都由“资本”引起,造成巨大的收入差异和两极分化,社会抗议也由此而起。(华尔街)垄断金融资本主义取代工业资本,已经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的主体,已发展到了“过大而不倒”的程度,加上民主化及两党恶斗所造成的政府经济主权流失、政府功能越来越弱化,资本便开始主宰政府、主宰社会,挟持政府、挟持社会。2008年的全球经济金融大危机,就是美国金融资本主义过度衍生、过度泡沫、过度投机的产物。现阶段,世界再次进入第三次革命状态:主因仍然是(寡头金融)资本,主力是无产阶级,加上正在逐步削弱的中产阶级(除了大资本富豪、几乎是全民)。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是资本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旗帜下推动的,是“投机资本”支配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美国发生了“占领华尔街的群众运动,反对的是资本,针对的是政府;在欧洲,社会抗议运动,反对的也是资本主义,针对的也是政府;在不发达的亚洲、美洲和非洲,所发生的社会民主抗议运动更加复杂,反对的仍然是资本,针对的仍然是政府;但民主化及两党恶斗导致政府经济主权流失,政府功能弱化,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又能对资本怎么样呢?马克思构想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付资本。今天《21世纪资本论》作者,法国托马斯·皮凯蒂在构想着“全世界政府联合起来”,对资本征收高额累进税,对付资本。因此人类只有消灭“资本”私有制,走向共富主义社会,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无产阶级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如上所述,过渡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经历了大约200年的曲折和移行。通过测算从现在起全球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不谋而合,也大约需要200年左右移行时间。资本主义是任人为能的私天下制度,取代了任人为亲的父亡子承的封建社会的家天下制度,社会主义是任人为贤的自由平等的公天下制度,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最不公平的私天下制度。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正推动着生产力大幅提高,雇主已发现用机器、电脑以及国内外技术人才取代现有工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更便宜,也更有必要。于是富人的财富更加集中,失业者越来越多,中产阶级的稳定生活也正在逐渐下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越来越多,国家正在被裙带资本家的寡头垄断所操纵,世界各地青年抗议大潮此起彼伏,愤怒在全球蔓延,世界正在迈向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巨变年代,资本主义大厦巳经开始摇晃颤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绝不是“先进理想永恒存在”的最后一个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计划市场经济,取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公有为民的政治体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为资的政治体制,是人类的希望,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必然,未来赢得人心的,必将是“21世纪社会主义”。人类这个最伟大最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世界历史和世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这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信也好,不信也好,赞成也好,观望也好,愿也罢,不愿也罢,都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而前进,发展而发展,这就叫作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人类社会必将摆脱霸权、独裁、垄断、征服、战争、压迫、侵略、掠夺和挑战其他国家的帝国主义式的锋芒,必将结束由私有制产生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最不公平的贫富贵贱差异悬殊的等级体系和两极分化严重的回报富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和平、自由、民主、公平、人权、和谐的均贫富、等贵贱和高度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时代。
  第五发展阶段: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现在世界经济已开始进入第五发展阶段,即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已有30多年历史,现已初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的)。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现在世界经济发展已开始转向第五发展阶段——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现阶段,即第五发展阶段:中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和框架,详见下一章。
 
现阶段,即第五发展阶段:中国
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划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和框架
  人类自从有市场经济史以来,到共产主义社会,世界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有六个发展阶段:第一发展阶段:简单商品市场经济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贯穿于奴隶奴社和封建社会全过程→第二发展阶段: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原始资本主义,私有化个体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初期→第三发展阶段:垄断竞争市场经济体制,私有制股份合作化阶段,资本主义中期→第四发展阶段:国家(或政府)调控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混合过渡期)资本主义后期开始,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期→第五发展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六发展阶段:全民全社会公有制的共产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共六个世界经济发展阶段。这是人类市场经济发展进化的全过程,观察比较和分析,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更先进、更高级、更科学、更文明、更富有、更国家化、更社会化、更公有化、更全球化了。现阶段,世界市场经济发展已开始进入第五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这就是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客观规律。现阶段、第五发展阶段、中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和框架分述如下:
  一、中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立足本国,自主创新,依靠本国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经济。但改革开放、发展对外经济,也是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方针。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正确政策和方向,改革的大方向是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决非私有化,民营化,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出路,要高度关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宏观调控下,把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结合起来,同时兼顾国家、企业和群众三者利益。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之长,把单一计划经济时代的“高投资、高消耗、低效益、低速度”转变为“高速度、高效益、低投资、低消耗”的模式。同时改善消费与投资、服务业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含量低的工业之间比例关系,以扩大内需和消费,调整一、二、三产业合理比例,降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增长的工业企业,正确解决好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但盲目单纯追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了,消费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各个家户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凯恩斯认为,在这些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收入。关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个基本的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表示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既然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则可知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增的,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表示储蓄随收入而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宏观经济学关心的是整个社会的消费函数,即总消费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总和,然而,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社会消费函数并非简单的家户消费函数的相加,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还要考虑一系列的限制条件,比如:国民收入分配、政府收税政策、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等,这是西方消费函数最简单的形式,被称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从支出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I。从收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作为消费,另一部分作为储蓄,于是国民收入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畜,即Y=C+S,由于C+I=Y=C+S,就得到I=S,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就是储蓄通过银行信贷转化为投资,从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种恒等式也是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
  科学有效的资本投资(包括劳动+科技)→经济增长(GDP)→国民总收入增长→支出增长→家户收入增长→一部分用于储蓄→储蓄增长→银行信贷转化为投资→推动经济增长(GDP)→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水平提高→消费增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GDP)。周而复始,投资与消费(内需)循环拉动经济GDP增长。这是因为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以消费、储蓄、投资总量平衡为条件来实现的。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一月六日文章题:“由于勤俭节约的中国价值观,中国经济将赶超美国”,作者:香港狮子山学会行政总监王弼云:“美国主流金融媒体往往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其观点是,如果公民不愿意消费,政府就必须代表人民消费,这种站不住脚的理论,进一步指出,如果增长低于目标,央行就必须干预,大量印钞刺激消费,或用负利率来惩罚储蓄者,迫使他们消费,社会大众就听从了政府的增加消费、减少储蓄的劝导。主要问题是,消费者成为一种习惯后,大多数人丧失了储蓄的能力。据人口普查数据,2011年有1.08亿低收入美国人领取联邦福利,超过了全职工作人数。因此,问题必然是,尽管拥有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创新人才,但如此大规模既不储蓄也没有生产力的公民,对国家构成沉重负担,美国最终怎能不落后呢?而在中国,人民勤劳肯干,普通百姓特别是老一代有大量储蓄的习惯。如今许多中国人,仍然大约只消费收入的50%,攒下剩余的钱用于储蓄和投资,由于这种高财富积累,中国人能够继续增加和赚取外汇,弥补政府政策的任何偏差。再次观察中国和美国经济的起落,证明了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正确性,即储蓄是繁荣的基础,刺激消费理论只能恶化衰退。中国经济能否真正超过美国,将取决于中国人能否珍视储蓄的优点,并抵制西方“通过消费实现繁荣”的宣传,这种宣传最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虽然储蓄和消费都能拉动经济增长,但储蓄优于消费,而美国消费开支占美国GDP的将近80%,过度消费,中国未来有巨大的潜力发展服务业和消费,但现在把中国变成像美国那样靠消费拉动经济体增长,还无法一蹴而就,欲速则不达,一味追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大国是依靠消费增长能保持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持续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靠增加生产要素(劳动及资本投资)和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技术知识及管理知识)以及通过改革发展推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要投资、出口、消费,均衡增长,协调发展。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文章,英国伊诺多经济公司首席经济师戴安娜·乔伊列娃云:中国经济转型须汲取日韩教训,“与美国相比,日韩消费者的实际所得在其本国经济所产生的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家庭来自金融资产,以及房地产等有形资产收入不足,从而阻碍了日韩两国转变为消费主导的经济体,而现在中国也在这条船上,要转变为消费主导的经济体,中国必须大大提升家庭资产收益。”日韩两个发达国家都如此,盲目追求美式消费,心有余力不足。西方发达国家可以侧重通过服务业及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有一种倾向,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过度消费,居民收入高,善于消费,有人月月用光(月光族),甚至寅吃卯粮。而中国居民收入偏低,习惯节约,善于储蓄,以资教育、医疗、买房、养老之用。因此,现阶段,在中国一味追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中国目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经济发达水平,大多数群众人均收入及个人财富还比较低,用于消费的钱有限,只能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并尽快实现经济向服务业和消费转型,大力增加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均消费水平。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长期消费市场发展缓慢,其中之一是工资增长缓慢偏低,广大居民家庭口袋里钱不多,如何消费呢?需要对此进行改革,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相应的同步增加工资,全面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既要提倡节约储蓄,又要促进消费,量力而行。既要重视投资出口,又要重视消费服务,两者并重,还要增长质量与增长速度并重,不可偏废,比如新加坡储蓄投资都比中国高,基础设施根本不存在产能过剩,要中庸之道,恰到好处,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进出口、消费服务,均衡增长,协调发展,完全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中高速增长。城市化、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要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关键在于城市化、城镇化,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是中国个人消费增长和基础设施增长的巨大机遇,是确保中国实现增长目标的关键,城市化、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一趋势在近年来已经十分明显,而且未来必将持续。同时还要推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创新,经济现代化,拉动经济增长。既要重视市场,又要重视优质国家治理,需要大量优质管理人才,不仅要高级优质管理人员,尤其是中低级优质管理人员。不重视上述这些问题,抓不到问题的关键,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内需,发挥好内需的主要动力作用。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公平。要有效的市场运作和有为的政府管理相结合,该放的要放,该管的要管,协调好“放和管”两个轮子的运转幅度,不畏闲人说三道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确保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保持GDP中高速增长,是有稳定的条件和经济基础的。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向污染宣战,降低污染,经济增速轻微放缓,对于一个规模如此庞大、发展水平如此之高的经济体来说,实属正常,要心中有数,不必大惊小怪。要力争实现有效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均衡增长和协调发展,这也是GDP增长的主要源泉。当然,世界各国,任何国家,GDP增长都要顺应客观自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循规而行,要数量增长和质量增长并重,不要盲目追求GDP增长,不要自拉自唱凑数字,围着GDP打转转,为GDP而GDP,不搞形式,不做表面文章,GDP是本国人民的生产价值,如果GDP上去了,而国民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不去,差距较大,也是徒劳无功、徒有虚名,韩国历史上曾有过如此现象。总之,既要争创实实在在的GDP中高速增长,又要有实实在在的质量增长,才是最佳选择。中国是第二经济大国,不必担心,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如此庞大规模,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基础推动GDP中高速增长,甚至更高,决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加快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行以工助农,以城带乡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构建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中西部大开发,以东促西,带动中部,东中西协调发展,现在是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大规划的时候到了,不能再延误了,要紧紧抓住有利机遇,全面发展,阔步前进,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必须坚持以经济社会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建设、农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相并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相同步。必须关注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必须重视应对国内国际两大环境的变化,必须掌控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妥善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必须强调,市场经济不是私有化,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大型化、多元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而决非民营化、私有化,国企私有化不适合中国国情,要高度关注。上海证券报刊出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博士《正确解读才能拥抱理性繁荣的股市》的文章云:“国资国企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国有资产该如何管理、如何经营和如何分配等基本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或某一方面改革都只能发挥某一方面的作用,不能夸大。国资国企改革是一项长久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某项改革就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整体经营绩效发生根本性变化。混合所制改革是国资国企改革中的一个环节,短期内不可能单纯依靠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改变国有资产的整体经营状况。国有企业上市实际上就是实现了彻底的混合所有制,但从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来看,同样也存在着大量业绩不佳的现象。”基于此,有人主张对部分国资国企让民资民企参与开放,搞混合所有制改革,这种“民资入国”的改革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方式,是一种非公有化改革,实践体会目前还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取,要加强管理,总结经验,不可盲目,慎而行之。而“国资入民”的改革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有利于国家管理、监督、控股的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公有化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方向,对于自愿的大型民企也可以尝试或试行。中国企业家仍然像是西方资本主义初期的一家一户家族式的资本家,而西方资本主义后期老牌国家的大型资本家,都早已形成私有合作股份制或公私混合股份制公司,早就没有一家一户家族式大型资本家存在了,以上说明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大型民企股份化,在所难免,势在必行,事实上现在中国巳有许多新组建的民企股份制公司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家族式大型民企必然走向私有股份合作制或公私混合股份制公司,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改革不可避免的大方向。而国资国企改革要从结构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质量创新、稳步有序化解过剩产能、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创新等方面着手,积极稳步快速推进,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科教创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各类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努力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质量和数量增长并重,推动经济好快新省的发展。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降耗减排。节能、节水、节电、节约资源、节省资财,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实现速度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协调统一,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改革发展是稳定的基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方向和合力。在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的同时,用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就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构公共服务体系。并推动其他各行各业的改革,包括国企、农业、土地、金融、财税、社保、医疗、教育、工资、文化、司法、环保、创新等。改革必须上一个大台阶,步入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历史境界。只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改革路线、改革方略,我们的国民经济产出(GDP),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往而不达。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把以追求GDP增长至上为中心的发展观,转入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13亿人共同富裕为中心的新发展观上来,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发展的灵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创新是灵魂、是动力、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发展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能前进,创新才能实现现代化,创新才能振新中华。提高创新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加快科教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加快各类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风气,增加创新投入,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能力。以推动我国从先进制造业为主发展阶段,加快走向创新型为主发展阶段,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知识化、信息化、民主化、福利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的发展步伐。比如城市化,中国必将迎来新一轮新型城市化发展进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先略谈一点中国古代城市化水平概况:中国古代汉唐时期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在中国从西周到宋元,一直处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状态中,根据赵冈的研究,战国时期城市化率达到了15.9%,西汉时为17.5%,唐时为20.8%,这一数据已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相当,中华早期文明的发达与人口大量聚集于城市有关,到了唐朝城市管理水平又有了很大提高。西汉时首都长安的人口约为25万人,到了唐朝常住居民62.6万人,如果加上驻军,僧尼以及往来客商,其人口总数很可能已经超过100万人,其旧址面积约80平方公里,大于明朝时期的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长安城的商业交易中心,为东西两市,从传统至今的图册可见,宫城在北面,皇城在南面,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东半部设万年县叫东市,西半部设长安县叫西市,后来的买“东西”一词,即由此而来。政府对东西两市的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制,遵循“日中而聚”,“日落而散”的古训,长安城里的商品交易与其城市规划一样,完全在政府的控制于预之下,是一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首都长安还是国际贸易中心,公元640年,唐军攻灭西域的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从此,由长安向西,可自由横穿整个欧亚大陸,直驱地中海东岸的安都奥克,全长约7100公里。正是通过各条漫长的贸易走廊,东西方文明进行了一次大沟通,中国的丝绸、瓷器源源不断地贩销到欧洲市场,当时罗马城里的多斯克斯地区,有专售中国丝绸市场,其价值约与黄金等重,造纸术也在这一时期传入中东地区,而西方的动植物和新技术,也传入中土。《唐六典》记载,唐王朝设有专门机构鸿泸寺、礼宾院,负责接待外宾。西方的安息(波斯)大食(阿拉伯帝国)等大小国家,不断派遣使者前来长安,很多波斯人世代留居长安,他们大多住在西市,几乎垄断了珠宝行业,长安城里有专门的波斯邸(专供波斯人居住或存放货物之处),波斯酒店等。盛唐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当然显示出空前的太平盛世。
  3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开始时,80%人口居住在农村。2003年大约60%人口居住在农村,40%人口居住在城市。2006年大约43.9%住在城市,而现今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未来20年内,即2030年前,将有大约七成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预计将新增2.5亿农村人口进城居住,这些人住在哪里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当然通过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二线城市,再以二线城市为中心,带动更小的下一级小城镇的发展,大约可容纳部分数量人口,比如一亿人。为了满足其余1.5亿居民的需要,或许可能要规划新建或扩建几百个50万以下人口的县城和乡镇卫星小城镇。也可在水源充足的大江大河大湖沿岸,选择一些布点合理的条件合适的县城或乡镇为基础,规划发展为新的中小城市。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户口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土地城市化和人的城市化要同步,要使进城户口市民化。同时要限制特大和大城市人口的增长,改善城镇化发展的结构性布局缺陷,优化城镇群科学布局,这将使中国成为一个拥有近2/3城市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国家。由于城市化发展,未来大约需要新建总建筑面积几十亿平方米的几十万栋楼房,高层楼房达2万栋之多,但要严格控制超高层大楼建设,不要争建世界级高楼。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城镇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服务业发展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再加上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和新的城市消费,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巨大动力。城市化既可以增加投资,又可以拉动消费,从而大大促进GDP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例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初期大量建造廉价房、廉租房,吸引工商及服务界来租来买,结果小商品城很快发展起来了,现今已成为全球小商品市场的贸易批发中心,驰名海内外。实行以工业带动农村城镇化和以产业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工农关系,要加快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研究启动重大的国家主导、企业家参与的农民共富工程:企业家要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积而能施,富而能仁”,“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爱国爱民、忧国忧民、顶天立地、有所作为、有所创造”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参与国家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小康化的农村改革建设工程,调动几十万企业大军,投入农村伟大的改革航程,改造农村,创新农村,建设农村。我们欢迎、鼓励、引导、支持国有、民营企业,向华润集团公司学习,到农村去开辟新天地,企业带动农业、带动就业,发展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城镇。施展企业家的天才,发挥企业家的能力和实力,发扬创业精神,回馈社会,造福农民。探路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自“华润集团公司”的希望小镇的一线报道: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谈及希望小镇的发展时,对记者表示:广西百色、河北西柏坡、湖南韶山希望小镇已建成,福建古田、安灰金寨、海南万宇、北京密云希望小镇正在规划建设中。四年华润投入4亿元,并利用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资源优势,建设希望小镇,现在华润“希望小镇”正在成为企业扶贫并参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本,受到农民广泛欢迎,引起社会和学界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做法是:首先是环境改造,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及民居改造,建设环保的市镇基础,和齐备的公共配套设施。其次是产业帮扶,形成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基本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引导村民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广西百色希望小镇,是广西建设规模最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被誉为“广西第一村”,希望小镇家家户户用上卫生厕、清洁灶,走水泥路,自来水入户,还有学校、敬老院及医疗卫生站,并建了物业管理公司、沼气、污水处理等。希望小镇今后产业发展方问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引导村民发展规模化、生态、有机绿色的现代农业,具体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基本模式,统购统销,优化品种,合作经营,土地流转试验,和农超对接基地建设等。华润“希望小镇”模式的成功,值得参考借鉴。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小康化。形成以工助农,以城带乡、工农结合,工农互补、工农经济一体化体系。创建新农庄、新农场、新农村、新工农社会、新工农社区、新工农企业、新专业合作社、新农镇、新城镇。从而形成以县城为核心城市,幅射周边星罗齐布的无数卫星小镇和农庄,辅以密如蛛网的道路交通,便捷交通连接城乡,以推动农村城镇化——城市化发展。当然国家财力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对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一方面负责参与县城及农村的主支干道路及桥梁等基础建设、医保、社保、教育等发展,并规划县城、中小城镇及农村的总体布局。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并大大扩展县城的规模,城镇化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形成以大中城市为枢纽,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化卫星城,实现城乡均等化及工农经济一体化。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不搞面子工程,循序渐进,量力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实施,每个省可先选择一个县作为农村城镇化试点,取得经验再推广。由于农村地价便宜,可把部分工厂建在农村城镇,工厂与农场结合,优势互补,量力而行。各地各企业要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城镇化要与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及服务业发展同步进行,稳步推进,以及人的城镇化、城市化还要与住房、就业、社会保障、道路交通、服务业等同步结合进行,防止过快过度盲目发展,以免造成新的贫困、拥挤、污染、环境破坏,甚至产生新的栅户区或贫民窟,给城市带来许多新的弊端。对一个小城市、小城镇而言,无论其规模大小,好不好在规划,成不成在管理,离开了规划则无序发展,离开了管理则混乱不堪。城镇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支援,共同发展。农村小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必经之路,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加上领军的特大及大中城市发展和推动,大约到2050年前,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将达到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国际化水平。比如: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民是生活在农村的市民,物质生活与城市没有区别,享受着城市市民相同的基础设施、福利、医疗、社保养老、教育、交通方便、家家有汽车、农村工厂星罗棋布、就业方便等,是住在农村的市民,城乡差别,脑体差别,工农差别,收入差别,显著缩小,甚至微乎其微,这是社会主义公正平等、共同富裕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农村问题解决了,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了。城乡一体化,三农现代化,是国内的重中之重,先中之急,全民共富,首当其冲,这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前途所在,要迫在眉睫,抓住不放,坚决攻克。现具体谈谈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遗憾的是,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财政收入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未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各种投入明显不足,使得农村社区日益衰落,农村对年轻人的收引力越来越弱。因此,城乡一体化,全国一盘棋,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譹?訛加大对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水电、社保、养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速城乡一体化,让农民感到在农村能够享受到并不逊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住在农村的市民。?譺?訛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主要是县城、区、乡政府所在镇,以及行政村镇,同时发展各种形式的大小农场,美加等国大农场能够发家致富,日韩等国小农场也能发家致富,推行小城镇与农场一体化发展。?譻?訛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县县通高速公路,镇镇通公路,村村通硬路,交通发达,加上农村地价便宜,吸引城市企业把工厂办在农村,像日本那样,农村工厂星罗齐布,农民可以就地就业,通过各种惠农政策,让农民尽量留在农村城镇工作,将来高度城市化后,也大约有4亿、5亿人住在农村,成为住在农村的市民。?譼?訛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的莫过于农民现代化,要通过普及基础教育和大力推进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大办农校、农专、农大,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式农民。?譽?訛大力扶持各种合作组织,借鉴“日本农民协会”的成功经验,各乡政府要成立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公司,发展以专业化、社会化为主要特点的市场经济,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避免各种中间商的剥削,使农民不仅在生产阶段得到利益,也能在流通渠道得到利益。农民富裕了,就能购买更多的工业品,扩大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增长GDP,形成良性循环。至于向国外发展,不必操之过急,区别轻重缓急,要作适度调整,平衡前进。据英国报道:“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和便捷的铁路交通系统,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小城镇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便捷的廉价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把数目众多的乡村小城镇和中心城市串联起来。高速公路不收费、不设关口、正常情况下畅通无阻。”基于此,我国改革开放后,本着要想富先修路的原则,虽然建设了大量的铁路、公路和机场,但现在远远还未达到面临全国农村城镇化的要求,必须大造特造各种大小道路,直至村村通水泥路,加大力度预先发展多种交通系统,以迎接全国农村城镇化和中小城市化的来临。中国有潜力有能力有条件加强城市化、城镇化发展,从而城市化推动现代化。要重视和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趋势和管理,海外投资既有优势又有风险,要良性互动,互利共赢,趋利避险,慎而行之,注意海外资产危机造成重大损失,要警惕和防止大量资本外流或资金外逃,影响国内金融市场及经济发展。要避免中国资本流动方向变动,影响某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波动和依赖性,反过来又影响中国投资的安全和稳定。要避免盲目跟着西方模式走,防止过度扩张、过度投资,比如海外扩张、地域扩张、产业扩张、投资扩张。中国将富未富,将强未强,还无力达到海外投资高峰的时侯。中国国内投资市场潜力庞大,需要大量投资,特别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创新研发需要投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产品需要投资,东中西一体化,中西部大发展需要大量投资,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农村城镇化需要大量投资,医保社保需要投资,中小企业需要投资,改善民生缩小差距需要投资,扶贫脱贫需要投资,科教需要投资,公铁交通需要投资,就业需要投资,急不可待的污染治理需要投资,迫在眉睫的养老服务需要投资,自身发展惠及周边国家需要投资等。我们还很穷,虽然每年GDP增长较快,但国民经济收入有限,要节约花钱,量入为出,切不可盲目过度投资或借债投资,内外兼顾,先内后外,无过不及,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适时适度对外投资,稳步达到相对平衡。21世纪,人类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越显重要,在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军事交流竞争中也明显上升。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中国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利用海洋,建设海洋,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主权安全,以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国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改善中国海洋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海洋稳定符合周边国家利益,中国不会在海洋问题上盛气凌人,更不会成为海上的侵略者,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一些海上争端,搁置争议,互利互惠,共同开发。对加强海上合作的积极行动,中国都会倾力支持,以利推进互利合作,和平发展,和平共处。我们的建设方针,就是好快新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唯物发展观和科学经济观的实质是又好又快又新又省的发展,简称好快新省的发展,含有要质效、要速度、要创新、要节省的辩证协调的发展意义。我们要好快新省地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公正共富的福利型、幸福型和谐社会,要在2020年即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中等收入经济体方向转变,(相当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7000~12000美元)。要在2050年前后即建国百年,好快新省地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共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达国家(人均GDP12000美元以上)。简称为好快新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以实现两个百年的梦想。概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复兴之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社会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共富主义现代化发达国家。
  二、科学运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两手论”经济调节手段(简称为计划市场经济)
  科学运用“两手论”原则,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并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从而促进投资、出口、消费均衡增长和协调发展,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协调、较快增长。
  市场经济学鼻祖,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4~1790),他第一次系统论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重大影响。他于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论》,此后修改了6次。又于1776年发表了《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从前者可了解他的伦理思想,从后者可了解他的经济思想。读了国富论才知道怎样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怎样叫利人。国富论的主题是经济增长,道德情操论的主题是欲望约束。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其实在斯密那里早就得到了很好回答: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向哈奇逊最早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名言。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首段描述道: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同情感,从个人感提升到共感、互感、互动,从互动而取得和谐,或从互动而取得共识。这是亚当·斯密道德伦理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点。他认为人有“自利”与“同情”两种基本情感,《国富论》论人的自利形成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只有减少非生产性劳动,增加生产性劳动,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才能增加国民财富。这种物质生产基础连续改变,将带来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明显相似之处。而道德情操论则将同情贯彻始终,在斯密的思想中,同情却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它存在着双重的“规定性”:一是主观个体美德,即“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是客观社会论理关系及其主观情感体验,即构建市场经济正义性的方法原则,比如契约自由,平等互惠,自利利人。因此,市场经济应与道德相关,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引,这种道德也不是只要个人道德,而是更注重要求制度的伦理道德,即制度对市场经济中个人平等自由权利的保障。强调要警惕自私的掌权者,对市场机制的破坏。他认为社会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仁义”是支持社会这个大厦的重要支柱,如果失去正义,社会将会坍塌。他认为看不见的手是一种从利己出发的活动进行调节,这种力量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规律,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社会规律,它的作用是实现经济均衡、政治均衡,这种思想是一种早期的控制论思想和社会均衡思想。斯密让“看不见的手”去解放平民阶层,他之所以提出看不见的手这一论断,认为人们都有“利己心”,是利己心驱使着人们去获得最大利益,他认为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是由经济活动中的不自由产生的,这种不自由是对中下阶层而言,而官僚地主和行业主在亨受着为所欲为的自由,他们束博劳动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由,限制劳动人民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力,而他自己却疯狂掠取劳动人民的劳动所得,于是自由竞争思想便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萌发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其目的是让广大的平民工匠从封建社会和领主的统治中解放出来,摆脱被奴役的地位,斯密想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社会不公平的问题,来推翻领主和行业主对平民的束缚和压迫。斯密的本意不是看不见的手市场决定一切,而是让看不见的手来创造一个有道德的社会,以此解放劳苦大众,建立一个有民主有道德的社会秩序,他提倡自由竞争的同时,强调要用道德和法律来规范每个经济人的行为。认为“看不见的手”,不是自由放任,不要政府干预,看不见的手也会失灵,造成垄断和负面的市场弊端。斯密主张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利人、仁爱、公正、正义和诚信,认为自利和利已不是自私和贪婪,他不仅指责贪婪的企业主对工人的剥削、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的行为动机,还指责了本性贪婪和自私的地主的行为和动机。
  以上论述,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1724~1790)“关于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简略内含和概括,他为现代经济学发展作出了重犬贡献,对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财富的增长具有重要价值。他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经济学原理(看不见的手)。与此同时,斯密还提倡自由竞争时,强调要用道德和法律来规范每个经济人的行为,认为“看不见的手”,不是自由放任,不要政府干预,“看不见的手”也会失灵,造成垄断和负面市场弊端或危机,至此,他也意识到需要“看得见的手”的又一面。后来英国古典经济大师大卫·李嘉图(1772~1823),进一步发展了“自由经济、自由竞争”经济理论(看不见的手)。此后,马克思(1818~1883)则从中看出了自由市场经济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提出同时用“计划经济理论”解决的思路(看得见的手)。列宁(1870~1924)是最早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人,实际是列宁最早肯定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并且他第一次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列宁在1921年3月,在俄共第十次会议上,指出了新经济政策,阐述了恢复商品贸易关系,实行计划经济的同时,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发展商品经济,允许贸易自由,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计划与市场并存、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并存)。1929年全球经济严重大危机后,英国著明经济学大师凯恩斯(1883~1946)则提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方法(看得见的手)。综上所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列宁、凯恩斯等五位著明政治经济学家的经济学理论,可以归纳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存,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与马克思、列宁经济理论相结合,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两手论》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原则(简称计划市场经济),两者是统一整体,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才是完整的有活力的经济体制,才是最科学、最理想、最客观、最优越的经济学制度,也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治国良策,还是世界上最科学合理的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历史实践和经验证明,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不仅要有市场经济,同时要有计划经济,计划包括思想文化、管理规划、年度计划、五年计划、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政策法律、公正平等、共同富裕等,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才是最正确、最科学的抉择,别无其他可行。一个完美的人,需要两只手,才能正常生活,协调无误,一个完美的经济体,也必须要“两只手”,才能正常发展,协调无误,才能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产生。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必须奉行“两手论”原则,既能推动经济较快增长,又能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两全其美,双向效应,何乐而不为呢?过度的自由放任和过度的政府干预、单一的自由市场经济和单一的计划经济都不是治国良策,都违背经发展“两手论”的客观规律,这是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两手论”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
  必须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参与,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同时发挥市场与计划两种经济调节手段之长的“两手论”经济运行体制(正式简称计划市场经济)。旨在使计划与市场相互补充,利用市场与计划共同调节资源配置,使资源配置更加完善和合理。微观经济运行适宜于市场调节,宏观经济运行适宜于计划调节,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交互作用,并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调节下的微观经济运行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微观经济运行是指企业经济活动和个人经济活动,国家通过市场机制,对微观经济行为,实行市场调节,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市场有序竞争生机勃勃,市场产品丰富多彩,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宏观经济是指通过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或称资源合理配置)实行两种宏观平衡。一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静态平衡(指年度计划)。二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动态平衡,即在若干年内保持国民经济持续有效的较快发展速度(比如五年计划)。也就是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根本保证。故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因此,市场是基础,计划是前提,在计划的同时实行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的优势,计划经济的指导性作用的优势,国有经济的主导性作用的优势,非公有经济的重要性作用的参与,市场与计划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过分依赖市场调节作用和过多的政府干预或单一的市场经济和单一的计划经济都不是治国良策,都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市场调节机制和计划调节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要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是计划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私有制、是自由市场经济。其调控性质、方法、质量、力度、效果是有差别的,是各具特点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可以对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使其循着宏观目标前进,从而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就难以做到了,原因是私有制,私有经济属个人所有,各自为政,就难以统一调控了,故而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根源,因此,结构性经济危机必然迫使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向着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过渡,表明一切资本主义和平走向社会主义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史无前例的如此空前的高速发展,其主要决策和动力是:?譹?訛建国以后逐步形成的强大精干而有为的政府,强有力地发挥着优质管理作用和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作用,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辉煌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中国有一支干无不胜、大公无私、善谋善干的优秀公务员和科学技术工作者队伍,他们强有力地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譺?訛改革开放后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的调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积极性、灵活性、有效性和规律性作用,释放强大的推动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譻?訛科学运用“两手论”原则: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并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发挥两者之长,克服两者之短,从而,既能推动经济发展,又能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双向效用,两全其美。上述三点产生了强大高效的正能量,推动着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持续、均衡、协调、健康、较快发展,保持GDP长期稳定增长,它将继续发挥着持之以恒的作用,这就是中国经济举世无双的高速发展的奥妙所在,这就是中国经济计划与市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的“两手论”原则创造的无穷无尽的生机和强大威力,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这是举世公认的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这是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两手论的必然规律,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的自然运转的必然结果,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历史发展的客观真理。
  三、以国(公)有经济核心作用为主导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实施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没有国有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保有强大的国有经济,要做大、做强、做优、做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而缩小贫富差距及两极分化,国有经济不断壮大,带动各种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毫不动摇地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极积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要以明晰产权关系为重点,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各种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司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可通过改组整合兼并,以达到产业大型化、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国家控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企业。同时对于须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国有大企业,以提升经济实力,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作用。形成中国特色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国有企业没有竞争力,增长力低,投资效力低,不如私有企业有活力,难以搞好,没有发展前途,呼吁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这是一己偏见。而少数国企搞不好的关键,主要是国企领导者和管理者思想觉悟低、没有对国家对企业的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或者是领导能力低、想干而干不好的无能所致,或个人主义膨胀、贪腐自私所致,以及某些西方国家政府或大型私企排挤国企或许不无关系。并非国企本身固有矛盾或天生缺陷的原因,国有制度本身也不是决定这些企业成败的原因。只要国企领导者和管理者政治挂帅对国家对人民对企业有高度负责的主人翁奉献精神,不贪腐不自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认真优化管理科学、管理能力、管理效力,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积极研发新产品,充分发挥国企的战略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同时国企还有充足资源和强大实力,可以应对各种竞争,以及复杂环境变化和挑战,没有办不好的国有企业,可以说无往而不利。中国有许多大型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就是现实例证。那些鼓吹国有企业失败论者,未免有些井底之蛙,杞人忧天,别有用心而已,何足论哉!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现阶段中国是社会主义过度经济,要毫不动摇地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要放宽优惠条件,全面放开和加强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和大力支持农村、农业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并加强对它们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充分发挥和释放广大个体或集体中小微企业的潜力和活力。因为它们的发展,有利于:?譹?訛扩大就业,?譺?訛GDP增长,?譻?訛工业化发展,?譼?訛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何乐而不为呢!非公有制经济在增长、就业、出口、税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轻视的重要作用。努力推动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发挥好大企业的支撑作用,鼓励大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带动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从而大力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某些大型的非公有企业,必要时,国家可适当参股,以利于监管科学化、产权多元化、产业社会化、大型化,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平等保护合法物权,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四、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内外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
  在商品交换关系中,价格、供求、竞争构成市场基本要素,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形成的调节功能,叫作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价值规律)、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机制、诚信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并运用这些市场机制对资源流向发生的调节作用,叫作市场调节。从本质来说,市场调节主要是价质规律调节,市场调节对微观经济活动发挥着积极主动的调节作用,科学有效地调节市场。大力发展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商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劳动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超级市场、连锁市场、电子商务、物流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健全市场组织,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要程序化、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公开化、制度化的调节管理市场的健康运行。该市场化的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市场化运作,比如:开放菜市场,允许菜农、果农、付食品、小商品,到城市非主要街道、小街小巷、菜场旁边,摆摊设点,露天销售,既可平抑物价、扩大就业,又可让城里人买到便宜货,吃到新鲜高质不泡水不洒水的疏菜瓜果。街道可提供场地,安排摊位,可收取少量卫生费,管好卫生,规范秩序。小街小巷(或节假日)可全天开放,有的地方可凌晨开放上午九时收场,下午五时再开放。现在很多城市就存在此种情况,市容管理者看到就赶,赶了就走,走了又来,何必呢?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露天菜场呢?最好还是不赶吧,何乐而不为呢!要放手扶持小商小贩和小微企业: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副主任佟绍伟在参考报上发表《中国“耕有田居有屋”不会走向拉美化》的文章云:“小微企业和小商少贩是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韩国在亚洲金银危机前,50家寡头企业的产值占据了全国GDP的90%多,但解决的就业人数只有总就业人口的20%~30%,绝大部分就业还是要依靠小微企业和小商小贩。这种情况,在我国也不例外。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城市政府借口市容整洁、食品卫生、社会治安的需要,将许多小商小贩赶走,昔日许多热闹的街区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型超市和饭店,大大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要知道,一个摊位、一个店铺、一辆出租车就是一家的生计。我们不能一边喊着让农民进城,一边又寻找各种借口,不许他们做生意,那我们的城市,岂不成了拉美的城市化。”(拉美城市化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因此,开放露天菜市场,让各类小商小贩进城做生意,又能减少中间商的剥削,受到农民市民双欢迎,放开市场,势在必行。该计划管理和社会化管理的就豪不犹豫地管起来,不理别人说三道四,比如在民生社会领域,就应当坚决实行社会化管理,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民生社会领域仍然是社会化管理,中国基层医疗改革,彻底从过去那种创收、趋利的机制,成功改为现在的公益化机制,是社会领域改革的先行实践,为未来的社会化改革开启一条新路,其实所有民生社会领域的建设和创新都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速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建立一个与生产现代化相适应的流通现代化体系。比如:现在的快递流通体系,蓬勃发展,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质量之高,无比惊人,既可增加就业,又大大方便群众需要,基本形成中国化、国际化流通市场体系,已经达到国际化水平。快递业是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是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可敬可佩,要高度重视,保质保量,加速发展。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重点加强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公平开放的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健全市场制度,提高市场效率和吸引力。要遵循资本市场的客观运行规律,加强监管,查处违规,规范信息披露,规避市场风险。要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意义。现阶段,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要求,是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基础。它有利于传统的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和市场化的现代金融体系的改革、协调和运转;有利于促进货币资金的良性循环,防范和化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机;有利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逐步由银行存款为主转辅以存款、基金和股票等证券化金融资产并存的时代的来临。要更好地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发挥市场功能,化解市场难题,切实维护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使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五、建立一个全国上下,行之有效,运用自如、强而有力的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系统
  国家通过政府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组成宏观调控系统。计划是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提供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货币政策主要是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和保障经济增长,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财政政策主要是主持社会的公平,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三者对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国民收入分配、优化结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总量平衡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调节。并利用利率、汇率、税种和税率等经济杠杆通过市场调节企业经济活动,使其循着宏观目标前进。比如说汇率,一国汇率大幅升值的标志,是工业化的完成和重要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在其形成过程中,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是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也是保持GDP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有利因素。过早地采取激进式的升值,或一次性过大升值,会给产业竞争力和经济金融带来不稳定的风险。因此,人民币汇率逐步小幅升值的格局,适合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客观要求,走一步看一步,人民币汇率小升小贬双向浮动幅度以及人民币汇率自由波动都要顺应客观需要,注意避险,不可掉以轻心,要养成对人民币汇率小幅区间波动的习惯,不必大惊小怪。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政企分开,不去直接干预企业,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导向型企业。但政府要发挥强有力的政策指导和监管作用。防止无序投资,过剩投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和国有资产流失。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管理和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两手,必须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结合,两手并用,缺一不可。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以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宏观经济计划调节,能更好地实现总量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克服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经济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从而防止经济失衡,维护经济健康运行。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和成功性,需要建立一套包括监管机构、监管制度和监管机制的成型而有效的监管监控系统。依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适度监管监督监控金融经济运行。克服无政府状态,非理性状态。防止盲目发展、盲目竞争,无序发展、无序竞争以及经济过热、过冷。抑制过度通胀、过度紧缩、过度衍生、过度泡沫、过度借债。比如:当前,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部门或企业,可能存在主观愿望背离客观规律,创富心切,唯恐落后别人,盲目借债,盲目制定超高超快的发展指标(GDP),广纳项目,片面无序发展,以致造成指标泡沫,项目泡沫,甚至计划失败。把发展是硬道理变成发财是硬道理,要高度重视,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条件,无过不及,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从而提高预防和化解风险能力,严格避免经济震荡和经济危机的产生。总之,通过审慎而适度的计划、财政、货币、预算、国债、利率、汇率、税种、税收、监管、监控等手段,适时适度调控经济,把握和实施预调微调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协调、较快增长,以推动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科学合理的健康运行。
  六、实践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民生福利社会
  坚持运用以人为本和共富发展观,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多层次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以缩小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保、医保、教育、养老全部免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财富和显著两极分化的市场经济,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缺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实行30多年来,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就巨大,但两极分化已经越来越明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而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要高度重视。要以经济社会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认真解决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之间相对平衡的重大课题。现在必须强调坚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社会主义标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准,刻不容缓,决不动摇。千方百计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行业差别,防止两极分化。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民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南京中山陵三民主义刻碑上,孙中山先生宣讲民生主义时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可见我们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后代人应该如何就不言而喻了。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性,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公正共富的福利型、幸福型民生社会,中国是13亿人口大国,要让13亿人从打破铁饭碗,再人人端好金饭碗(无失业→无贫困→共富),谈何容易啊!只能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民生国家,要长期坚持,别无其他选择。只要问问全国人民是喜欢要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呢?还是喜欢要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呢?就会心知肚明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终身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等,让人民群众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根本、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和安居乐业。当今卫生工作方针,大致是:“预防为主,治病救人,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供给,三医联动,是完善医疗改革的基本环节和研究方向。预防为主、治病救人、康复护理,防治康相结合,已成为应对老年社会医疗卫生健康长寿的必然趋势。每天有千千万万人到医院看病,每次看病大约要半天时间,许多人都有陪伴,排队时间多于诊治时间,大部分时间花在排队等候上,尤其是挂号、交费、抽血、取药就不应该排队,想一想全国一天看病要浪费多少排长队时间呢!尤其是老弱病残和重病人排长队,领导就不感到心痛吗?医院要千方百计减少排队甚至不排队,江苏省中医院(三甲医院,门诊量很大)基本不排队,窗口多、挂号、收费窗口分开,还有专人多台电脑挂号,难道别的医院做不到吗?卫生行政领导部门责任何在,难道不该到医院看一看管一管吗?!现在有很多大城市三甲医院,规模过大,但仍住院难、住院贵,应当尽快把中等二级医院尤其是区医院发展为三级医院,以缓解看病难住院难,各区医院地理位置分布合理,病人就医方便,并尽快培训高级专科专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适应为病人的健康服务。要推行全民医疗保健(医保),平价医疗,免费医疗,统筹大病医疗,中西医并重,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的公益性质,要全民公平享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长寿水平,以逐步最终实现医疗卫生保健全民免费国家。“加拿大的全民免费医疗是真正的‘免费’,大医院和社区诊所都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医生和医院的收入与患者数量和用药多少并不挂钩,这就保证了医生对病情诊治用药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摘自《青年参考》。美国是市场化主导运作的医疗模式,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占GDP的17%,只80%人口享受医保待遇。而英国、德国(还有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是政府主导的医疗模式,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占GDP的8~10%,全民享有医保待遇,英、德模式值得参考借鉴。改革开放前,我国公费医疗和儿童统筹医疗,也有如此的制度和成功经验,“南京儿童统筹医疗”曾在国际上作过经验介绍,也许值得参考。以药补医不改革,再多钱也难填黑洞,只有重建医疗卫生系统吃皇粮的卫生事业单位,医院医药分管,收支分管,取消以药补医,医生开药多少,与医生收入不挂钩,医务工作者工资、医疗设备、日常开支等由政府财政负担,医疗改革成功才大有希望,也是既能保证医疗质量,又能节约双方(政府和病人)医疗费用的医保方案,可以先试验后推广,何乐而不为呢。实际上现阶段基层医疗改革,也大概源于这个模式吧!高档医用药品及病人安装体内的医疗器械,应由国家医药卫生有关部门统一归口管理,比如心脏起摶器、心脑血管支架、人工关节、分子靶向药物(爱必妥、泰欣生等)、贵重化疗药品、特别要重视癌症贵重药品降价并大力仿造等,应统一定货采购分配批发,平价供应。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病,杜绝贪污腐败,高价低效,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顾病人安危,殃及病人。卫生部应举办国家级专科专家进修班,为期一年,理论与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各省会三级医院培养高级专家技木人才。各省要举办各专科高级医师进修班,为全省县以上医院培养高级专科技术人才。三甲医院都要能做心脑血管支架术和大血管血栓抽取术,以及其他各专科高难度、高精尖专科手术。省会大城市要大力发展区立二级医院,各省要加速发展县立医院,5年内要有部分县医院达到三甲或三乙医院水平,10年内要全部达到三甲医院水平,地区级城市市立医院5年内都要达到三甲医院水平。要加速培养县立医院心脑血管支架术高级专家人才,以解决农村心脑血管常见病的治疗需要。大中城市卫生局要在三级医院举办各科培训进修班,为期半年至一年,以轮训社区医院医技人员,提高社区医技人员的医疗水平,并为社区医院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比如数字式X机及牙科X机、彩超、心电图机、检验仪器以及常用的理疗器械,方便就近就医,以提高医技人员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议由卫生部管办,各卫生厅局主办,各医科大学附属三甲医院协办。以解决挂号难、专家号贵、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医疗问题是世界难题,要吸取他国之长,发挥本国优势,全力攻克之。社保是安民之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社会保障水平,包括社会保险(共8种社保类型)、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等,以逐步达到全民社保免费国家。要加快老年事业发展,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各省市县要成立养老局主持日常工作,为老人政治经济文化福利健康学习服务,管理和监督养老服务工作正常运行,养老院对打骂老人者要严肃处理或辞退处理,严格杜绝虐待老人。社区及单位住宿区都要配有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及简易运动器材,开展社区家政养老服务,日托老服务,志愿者服务,比如社区办食堂供应午餐,单位食堂要对外向老人开放。要加速发展养老院,地方政府可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或合资,合办、公办或民办各种档次养老院,提倡大医院办大型养老院,可以医院分院和大型养老院一起办,医养结合,是老人的福音,要好事多谋啊,以中、低档为主,要给民办者减免税收及土地供应等优惠条件,发扬公益慈善服务精神,合理廉价收费,不得利用养老赚大钱,以适应老年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社会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强国必先强教,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加大教育投入,做到免费义务教育和公平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减免中职、高中和高等教育的学杂费,要首先减免贫困生学杂费。建立科学有效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切实保障贫困生完成学业,并让更多农家子弟考上重点大学,让人人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农村要普及高中或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攀登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当前要特别重视的是:全国职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供不应求。要大办中、高级职业技术工人院校,加速培养中、高级技工人才。初中毕业入学,学制2~3年为中等技工学校,5年为大专技工学院。高中毕业入学,学制2~3年大专班及4年制本科班的技工学院,也可在现有高等学校增设技工系或技工学院,增招2~3年制技工大专班,4年制本科班,扩大中、高级技术工人队伍,整体提高全国职业技工的技术工艺水平,形成强大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大军,培养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技术人才,使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新时代。技术工人可以评定技师和中、高级技师职称,形成技术工人教育体系和高技能劳动人才体系,有基础的学生也可报考硕士生和博士生,以满足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从而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大大促进技术工人的发明和创造,并全面促进和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发展。为满足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像大办职业技术工人院校一样,大办农民职业技术农校、农专、农大,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发展。要深化包括文学和艺术的文化体制改革,端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发展,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文化兴国,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传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创作、摄制和生产更多更好的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爱国、无愧于心灵的丰富多彩的有理想、有道德、有人情味的优秀艺术作品,要用良心、公心、爱心、忧心撰写作品和摄制影视,不要用西方资产阶级的不文明行为及秽语妄言污染麻痹群众,败坏社会风气。以丰富和陶冶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推动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必须树立和实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迫切的是要迅速消除雾霾,降低空气及水源污染,改善空气及水源质量,让全体人民呼吸到新鲜而清洁的空气,吃到甜美而纯净的饮用水。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更迫切、更重要的是继续努力加快推进全民医疗、社保(养老)和教育,个人出资逐步减免,并逐步达到大部或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其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共同富裕主义、即共富主义,共富主义就是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社会。我们的努力目标是社保、医疗、教育和养老全民免费,以解除人民群众后顾之忧,从而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中国既无超级富豪,人人端上金饭碗,又无失业又无穷人的社会。因为任何巨富都不能保证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不会穷。具有150年历史的超级巨富,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倒闭,就是一面镜子。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引发华尔街金融海啸,信贷危机,紧接着爆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从而导致西方经济大衰退。何况中国的巨富呢?比如昔日中国重庆“国光集团”总裁——刘宗朝,如今穷困潦倒,拾荒度日,异常窘迫(希望社会给予帮助)。1992年,重庆国光集团被评为重庆十大优秀企业之一,刘宗朝成为重庆十大优秀企业家之一,后因盲目发展,管理失策,企业失败,集团破产(据重庆晚报)。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富不过三代”,中国有些富豪用心良苦,“忧富不过三代”,欲解接班难题,为了把财富传下去,有人开始求助于“家族办公室”,但或许因财富分配不均,恐难如愿以偿,“国资入民”的混合所有股份制改革,也许可能是把财富传给子孙后代的一种比较妥善的方法,或许对后代难以接班的某些企业家值得认真研究与思考。因此,只有公正共富的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子孙后代都不会穷的根本保证。要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做到民富国强,富民优先,共同富裕,民富与国强,二者不可偏废,必须齐头并进,同步并行,说到做到,要全国13亿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富裕,千方百计缩小贫富差距,早日实现共富主义社会。同时也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改善投资与消费的合理比例,以促进投资、出口、消费均衡增长和协调发展。社保、医疗、教育和养老,全民免费,是中国难题,也是世界难题,我们一定要迎着困难上,坚定不移地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向古巴朋友学习,古巴兄弟能够做到全民享用免费医疗、社保和教育,中国人迟早也应该能够做到,中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有条件有基础攻克这一世界难题。以实现中国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社会。从而构建全民中康型福利社会和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发达国家。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是财富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创新创业、扩大就业,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收入分配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重要体现,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从长远来看,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将会制约国内需求稳定增长,甚至可能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要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社会主义标准为指导,认真研究和创建社会主义工资制度,抓紧制定各类人员的工资标准和增长机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正平等的重要体现。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要创造一个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社会公平的机制环境。加大分配调节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大力提高低收入者工资水平,高度重视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严格限至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有效降低收入差距,妥善处理好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千方百计缩小收入差距,贫富差距,逐步达到全民共同富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本着富民强国和共同富裕的原则,相应地及时地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长期不变。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合理调整土地供应制度,加大加快推行城镇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考虑启动巨大的共富住房工程,改建城市原有居民小区,建设经济适用房,先解决解放后工作的一、二代职工住房困难,主要是低收入已购买的小面积有产权住房职工,由户主自愿出资建设经济适用房,把原有7层以下住房拆除,重建以12层为主、少数12层以上高楼,拆二幢建一幢,或拆三幢建二幢,质量要保证能抗7级以上地震,不可偷工减料,贪污腐败,面积限80~120平米为宜,不要太大,因为许多子女婚后喜欢分住,花几十万元即可买到,不必买商品房,让老职工富起来,因为第一、二代老职工时代都是低工资、低福利、无住房补贴,为国家早期经济发展作过贡献,无私奉献国家,不应忘记他们,理应得到国家扶持和帮助。极个别特困户,政府照顾无息贷款,或无偿补助。他们平时储蓄就可用于教育、医疗和养老之用,以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心情愉快地安度晚年。各地研究出台实施细则,有计划、有步骤,分批、分期实施。此举也能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GDP持续增长,加大旧城改造,减少城市新增建房用地,扩大中等收入人群队伍,何乐而不为呢!同时还要购租并举,建造相当数量的公租房、廉租房供应,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加快建造公营、民营出租房,大力推广实施出租房制度,也可以先租后买,保障低收入人群、各类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基本住房需要。要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出租房、商品房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某些城市要注意房地产市场供应严重过剩,防止沦为无人居住的过多空置房的局部鬼城——比如鄂尔多斯和温州。高房价是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心头之痛,要大幅度降低商品房价格,降低二手房税收,搞活二手房交易,提高低收入人群的购房率。尽快进行不动产登记,尽快出台房产税制度,自住房不收税,以抑制高价商品房产能过剩状况。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今后不应再建造花园式私人皇家庄园、超大豪华独立别墅、不应建设私人马场、不应建设私人高尔夫球场、不准建设私人飞机场。要坚决遏制违规违法投机投资性炒房、囤积房源、抬高房价、扰乱市场,把房价调控到相应合理水平,增加供给,以稳定和繁荣房地产健康发展。重中之重是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确保国家粮食基本自给和食品卫生安全供应,是头等大事,保持现有18亿亩耕地基本稳定,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关于转基因食品,议论纷纷,人心慌慌,有人不敢吃豆制品,有人不敢吃玉米,有人不愿吃某些蔬菜,就怕是转基因产品,据网上报道转基因食品,可能降低免疫力,可致癌,可引起不育症?转基因食品事关人类生命质量及健康的大事,要科学循证,必须经过10万以上人口,连续食用10年以上,不发生任何疾病,才能成为合格食品,不可掉以轻心。欧洲和俄罗斯绝对禁止转基因食品,建议农业部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的进口和种植,希望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让人人吃得安全、吃得开心、吃得放心。事关国家重要领域,不能无原则地过度无限开放,要有节制、有原则地有限开放,比如美国的军工、高科技以及许多重要企业不让中国人进入,难道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企业就随便让外资进入吗?中国人要掌握中国自己的前途,中国的事情要中国人自己办,决不能为洋人所干预。加快发展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改善乡村道路建设,把石子路改建为水泥路或柏油路,要镇镇通公路,村村通硬路,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多种农业规模化发展,比如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股份公司、农业机械化服务公司等。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放活土地流转经营权,但不准买卖土地。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文化服务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保,提高农民收入,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致富,消除贫困,巩固提高,防止反贫,帮助农民尽快富起来。推行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缩小城乡差别。做到少有所学,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困有所帮。以排除人民群众后顾之忧。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为民所主、为民所生、为民所有、为民所享。要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切实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做到人人平等地享有民主权利,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没有法制也不是社会主义,要加快立法,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加速实现依法治国的进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依宪执政、依法执政,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不受侵犯,切实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德治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加强普法力度,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学法、用法、守法,以促进和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国家。中国决不会抽象地复制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中国也不需要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被西方接受”。一提到中国政治改革,就是要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否则就不是政治改革,可谓痴人说梦,荒唐可笑。一些西方国家实行全民自由选举,这在国民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大大提高的基础上,是一个较好的民主方式,但在某些西方大国,被私有化制度和多党过度斗争、弄虚作假分化扭曲了,尤其被裙带资本家的寡头经济实力操控了。西方国家基本都是两党制或多党制,在两党制的竞争体制下,政治处于不作为的状态,国会往往难于做出相应决策,两党制的目的只是击败对手,而不是为了领导整个国家,人们的视野局限于如何赢得下一届选举的胜利。而一党制或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优点在于能够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吸取和利用过去的经验教训,发扬长处,克服短处,改进工作,更好前进,这恰恰是多党制的缺点。在多党制国家,换届时既换党又换人,只有灵活性,没有连续性,而一党制国家,只换人不换党,既有灵活性,又有连续性。无论是一党制还是两党制或多党制,政党的核心要义是能够反应民义,代表民义,其实这也是民主的要义,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一个政党只要确实做到对人民负责,一切为了人民,为了国家利益,就是一个受人民欢迎和拥护的好的政党。西方任何一个政党想执政,不仅自己表现要好,更取决于对方的失误和犯的错误,对方越失败,国家损失越大,老百姓越不满,反对党就越有机会,这种分庭对抗,趁火打劫,黑金政治,政党恶斗,两党恶吵,甚至吵到议会作不成决议政府关门,消耗国力,损害经济,倒霉的是国家和人民,毫无团结和谐、为国为民、共渡难关之意。美国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说:“在美国政治体系中,金钱已经成为选举的王牌,最高法院认可,企业有权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有利于它经营的候选人和政策。”西方民主出现退化,其根本原因是资本干预,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曾按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划分为三个政体: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他在分析了各种制度优缺点的同时也指出:君主制可退化为僭主制,贵族制可退化为寡头制,民主制可退化为暴民制,以西方社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它的退化现象为:一是金钱至上的重要性日益增大,二是裙带和家族政治日益突出,三是政党利益高于一切,政党恶斗成为惯例。于是民主选举控制在财团手中,虽然形式上执行的是自由选举,但其本质是选举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不是民众的意愿。因此,它是贵族民主、金钱民主、资本家民主、脱离人民大众的民主,毫无可取之处。苏联民主改革初期,采用西方民主式的休克疗法,结果惨败,从全民公有化一夜之间变成大半私有化,全面彻底民主化初期,整个国家从全球第二超级大国,到几乎全面崩溃,经济缩水50%,越过度民主,越易腐败,国家的腐败达到失控的程度。以及整个东欧民主化转型初期,也没有一个好国家,经济衰退,社会混乱,生活困难。戈尔巴乔夫民主改革失败,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但所幸还没有完全失去社会主义,一个多民族的超级大国,在进行民主转型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使俄罗斯经济社会倒退了几十年,深感遗憾,这就是西方推行的所谓的“西方式民主改革”的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应当汲取这一史无前例的惨痛的历史教训。当然,当代俄罗斯领导者和广大人民深有体会,正在抓住机遇,东山再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急起直追,奋发图强,迎头赶上,把以往的损失夺回来,恢复昔日的光辉舞台。近些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等方面卓有成就,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国防地位日益增强,加上俄罗斯人民的传统觉悟,苏联时期的经验,和当代的英明领导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一定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名符其实的社会主义的世界级大国强国,祝兄弟的俄罗斯亲密朋友早日成功。也祝兄弟的原东欧社会主义朋友早日成功。希望中东欧朋友再接再厉,东山再起,挺起胸膛,急起直追,赶上时代的潮流,正如罗马尼亚总理蓬塔说:“如果东欧国家不大力发展,欧洲不可能强大。”东欧国家要在大家庭“欧洲一体化”基础上,同步前进,早日实现共富主义社会。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拒腐防变,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高度重视。毛泽东说:“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是无产阶级的最大危险。”天下之患,莫过于贪,要建立一套防治贪污腐败和惩防结合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规范制度,制约权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坚决把贪污腐败降下来。讲信仰的不能丧失信仰,管灵魂的不能出卖灵魂,管反腐的不能带头腐败,管干部的不能带头卖官鬻爵,讲艰苦奋斗的不能带头贪图享乐。要做到个人不能贪、不敢贪、不易贪,社会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要在改革发展建设创新的全过程反腐倡廉,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决不手软,拒腐防变,戒除贪腐,制止贪腐。西方有人说,中国贪污腐败,是由于没有西方那样的自由、民主所致,这是西方推行所谓“普世民主”的弥天大谎。正是由于中国前段时间,受到西方过度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忽视思想道德,放松政治纪律,在思想作风领域,过度市场化、过度自由化、过度民主化,放松警惕,忽视党纪国法,疏于管理,才造成一些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行为泛滥,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金钱顶礼膜拜,唯利是图,贪婪自私,金钱至上,金钱第一,金钱决定一切,有钱能使鬼推磨,以致不择手段,违法乱纪,行贿受赂,贪污腐败,猖狂捞钱,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刹住。资本主义的“拜金、拜物观念”是通往毁灭之路,它会导致一些人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以致沦落为罪人,必须高度警觉。清廉一生平安,实干造福人民。要努力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勤政敬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不搞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为官一任,两袖清风。资本主义是贪污腐败的温床,资本家是贪污腐败的妄想,私有制是贪污腐败的根源,共同富裕是贪污腐败的退场,只要有资本主义和资本家的存在,一个或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能够竭力把贪污腐败降到最低限度,但不可能完全杜绝贪污腐败。只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共同富裕取代资本家、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全球实现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高度精神文明社会,社保、医疗和教育全球免费,贪污腐败就会自然而然地退出历史舞台了。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发扬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统一战线、肝胆相照、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腐浪费。提倡勤俭节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要艰苦奋斗,勤俭治国,节约花钱,不大手大脚穷大方,乱花纳税人的钱。坚决制止讲排场、摆阔气、炫富拜金、挥霍无度、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贪婪和自私遭人唾弃。党政文企各类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觉而不迷,正而不斜、净而不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牢记共富发展观,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放在第一位。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凡是关乎民生的事,事事关心,凡是顺乎民意的事,事事尽力。各类干部和科技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出必行,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政绩观、地位观、利益观、权利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七、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社会主义标准
  我们党和军队从建立那一天起,甘冒枪林弹雨,不惜流血牺牲,所为何来?植根于古老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中国革命,包括两万五千里红军长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是人类在20世纪实现社会变革的一次伟大实践,改变了中国乃至整世界的面貌。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削平不公现公平”,创建一个崭新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让全国人民,包括劳苦大众、无产阶级都能过上共同富裕的幸福和谐生活。为此,不忘初心,我们党和人民奋发努力了几十年,现确已成效卓著,成就巨大。比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的30多年中,中国GDP增长18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还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国家。200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从1978年的2.3%上升到19.2%,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销售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国内高铁建设约两万多公里,世界第一。在全球市值十大银行榜上,中资银行已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4家。如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7倍。贸易总量增长2200多倍,跃居世界第一。外汇储蓄高居世界首位,增长了1万多倍。财政收入则增加1000多倍。文盲率从80%降至3.6%。人均寿命从不足40岁增至76岁。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0.6%提高到51.27%,是全球城镇化速度的两倍。还有全民基本医疗、基本社保、义务教育免费和农业免税加铺贴等。中国194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与1890年相当,1960年占全球GDP的4%,2013年占全球GDP的10%,有人预测2050年中国GDP将占全球4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1978年中国仅相当于美国的4%,现在为20%左右。1978年至200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9%,2001年至2011年为10.7%,2012年为7.8%,1978年GDP为1470亿美元,2000年为1.198万亿美元,2011年为7.32万亿美元。从1979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了50倍左右。据世界银行数据:英国用60年使GDP翻了一番(工业革命高潮期年增长率为3%),19世纪的美国用50年时间,日本用了35年,韩国用了11年,中国仅用了9年,而且9年后再次翻了一番。据“参考消息”报道:瑞士信贷银行公布新的“全球财富报告”:中国人均个人财富从2000年的5700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2230美元。又据中国家庭财富报告:2015年,中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4万4千元,家庭房产占65.6%。世界银行指出:“中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需要一个或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中国试图完成,从计划到计划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到城市社会,从封闭的经济到开放的经济的转变。这是过去一千年里发生的屈指可数的重大历史进程之一,其意义可与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美国崛起相提并论,上述这些进程改变了全球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秩序以及世界历史的进程。”上述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然而,无可讳言,对当前暂时出现的分配不公,财富不平等,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调整。法国著明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论著《21世纪资本论》,轰动全球,其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从历史高度,论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严重财富不平等,严重两级分化,经济越发达越严重,并分析它的根源与后果,从而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爆发,表明资本主义正在走向衰败。二是解决办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写道:“第十八个问题:用累进税、高额累进税、取消旁系亲属(兄弟、侄甥)继承权、强制公债等来限制私有制。”皮凯蒂按照恩格斯的主张,提出对个人全部资产征收高额累进税,以缩小差距,平衡两极分化。他认为国会通不过,他主张通过全球“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协商制定规则,弄清财富数目,然后收取之。他是从全球来考虑的,他现在正在中国考察并宣传他的书,他对中国寄予厚望,希望中国有所作为。中国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虽然没有西方那么严重,但要卡住两极分化的脖子,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只能加速缩小,不能扩大。要高度警惕,唐朝魏征对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列宁说:“打倒一个阶级容易,建设一个国家困难。”打江山易,坐江山难,要成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兴亡周期率的重演。1945年7月毛泽东邀请民主党派人士到延安考察,民主同盟领导人黄炎培在与毛泽东交谈中,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率。黄炎培说:“我生60多年,耳闻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他希望中共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怪圈的支配,毛泽东毫不犹豫地说:“我们巳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不会人亡政息,我们要把这周期率作为每个共产党人的座右铭,一直要为跳出这周期率奋斗不息。”此谈话后来传为“窑洞对”。中国人民决不能辜负老一辈革命家的希望,要永远不忘毛泽东的预言,永远跳出这历史周期率的怪圈,决不让“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中国重演。中国决不能重蹈覆辙成为戈尔巴乔夫式的第二个苏联,更不能走严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及完全私有化的美国的邪路。当然,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问问人民群众怎么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政治路线,一切为依靠人民,是党的组织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像邓小平所说,问问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社会主义标准,必须与时俱进地提上日程。邓小平说过:“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前者先富型发展已经实现,而后者后富型发展就应当刻不容缓地迎头赶上了。还说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旧闻解密》当代商报社编辑出版,2014年48期《邓小平如何自评功过》云:邓小平晚年多次提到,“要充分重视两极分化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诸如他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又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邓小平进而又提出:“我们的发展,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落到资本主义去了。”特别是1993年9月提出:“分配的问题大得很……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邓小平淡出政坛前,作了这样的检讨:“十年最大失误是教育,这里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共富主义是十几亿中国人民的民心所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执政纲领和政策基点,是中国真正的主流,是中国之路,人间正道。江泽民指出:“实现社会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他们两位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给我们指出了两条重要的社会主义民生标准,即:“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共同富裕”两条社会主义民生标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准,又是共富主义的本质特征,还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富裕精神”在现代的新延续、新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民生主义,民生为本,富国富民,富民优先。社会主义民生主义就是全民共生、全民共主、全民共有、全民共富、全民共享。唯有确立“富民优先”的大战略思想,以“富民优先”为改革导向,使“富民优先”有了制度保证,共同富裕才能真正从理论走向现实。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就是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富主义——“四高社会”,即高度现代化、高度福利化、高度共同富裕和高度精神文明的幸福型社会主义民生国家。在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经济运行中,坚持这两条标准的就正确、就成功、就前进、就发展;违背这两条标准的就错误、就失败、就纠正、就改革。这两条社会主义标准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是办一切事务的指导原则,是一切行动的指南,也就是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刻不容缓不可动摇。市场经济没有属性,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其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球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标准的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于私有制性质,主要有两大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以少数人占有大部分资本和存在显著两极分化的市场经济;二是容易产生经济震荡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大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故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最不公平的,贫富差距最大的市场经济,必须加以改革和创新,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这两条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标准,共富主义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准。坚持这两条社会主义标准,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准。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永远坚持,也就是要用13亿人共富发展观总揽全局,刻不容缓,决不动摇。直到全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大家庭的共同实现。
  八、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的根本保证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的先进性、科学性、优越性、合理性、有效性,因而能够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两弹一星飞上天;能够举一国之力大协作,比如创建深圳特区;能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比如:优势省市无偿支援弱势地区(例如灾区);高层机构能够本着“天下为公”的宗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观大势,谋大事,团结一致,群策群力,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集体领导,集体决策,运筹帷幄,高效敏捷,高层设计、群众创造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并有超强的制度性和政策性自我纠错能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能够根据客观需要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坚持科学改革发展观和科学改革发展政策,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发展,不断前进;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基础性作用的优势、计划经济指导性作用的优势、国有经济主导性作用的优势,以及非公有经济重要性作用的参与,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发展,以推动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快速前进,保持GDP较快增长,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缩小贫富差距,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能够科学运用“两手论”原则:即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协调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参与的经济运用体制,发挥两者之长,克服两者之短,调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和威力,既能推动经济较快增长,又能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两全其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模式。还是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保证,也是私有制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办不到的。过去10多年里,中国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市场相互联系,资本广泛流动,运输成本降低,加上信息技术发达,中国已经成为最开放的发展中的完全市场经济大国之一,是一个全球化的中国,并已经成为地区甚至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的主要因素有:改革开放政策前后一致,积极开放的贸易体制,宏观经济政策稳定,金融政策稳定,保持汇率、利率和税率动态平衡,较低的管理费用和资本成本,对外商实行过优惠税率,有高质量的有形基础建设和信息技术设施,有训练有素的低成本的劳动力,有越来越多的管理和科技人才,有开放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有着巨大的公司供应链网络,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为各国在华投资企业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政策不会变,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政策不会变,中国有13亿人口,有雄厚的资本和资金,因此,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和贸易市场,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品市场。正因为中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逐渐增强,并已融入全球市场和供应链,比如中国保持低度通胀和生产快速增长,从而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美元价格,帮助控制了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使许多国家民众获得实惠,比如廉价的家电产品,使一些国家穷人享受到富人生活,也使一些商人更加富有。过去10多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亿美元。中国还通过购买美国国债,以利于稳定易于动荡的世界货币体系和西方的金融体系。积极的影响大大超过了消极的影响,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全世界都不希望中国发生大的经济震荡或危机,因为那将对地区或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当然,中国是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肯定,中国决不会成为导致全球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在过去10多年里,中国经济崛起十分奇特。经济发展经历过大起大落,从硬着陆到软着陆,从经济过热再到降温,从销售低端廉价产品,转而又向高端市场进军,农村发展滞后,贸易顺差巨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引起全球关注。经济发展,蜿蜒曲折,螺旋前进,正是市场经济初期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必大惊小怪,举棋不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步一步向成熟推进,今后则将开始向更加“客观真实世界”过渡。经济发展将趋于平衡,不再会大起大落。加快抓好三农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增产,农村繁荣,农村经济开始振兴,农民及农民工收入开始增加,农村发展滞后状况将会改变。通货紧缩不再与增长相伴,低通胀压力将会出现,低成本生产将难以为继,加工制造业优势将趋于平稳,先进制造业及高科技产品,会日益增多。控制投资过热,整顿过剩产能,体能庞大的经济体正在向服务业和消费转变。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新阶段、新发展,促进货币资金的良性循环。大力改善民生幸福环境,提高全民社会保障水平。出口导向与扩大内需并重,改善民生,促进消费,控制通胀,抑制热钱,国内过剩的流动资金相对平缓。进口需求增加,出口相应均衡,贸易顺差适度,贸易逐步实现平衡。要把握住宅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不可能发生人民币大幅贬值。在市场和计划的共同作用下,平衡经济的和谐发展,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今后必将继续推动国民经济脚踏实地地好快新省地健康发展。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述八点及其优越性,因而避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弊端,比如市场总体的无政府状态,非理性状态,无序性竞争,盲目性发展,容易发生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不平衡造成的经济震荡或危机,以及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显著和垄断欺诈腐败等缺陷。故中国实行市场经济长达30多年来,我国始终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平稳、协调、健康的发展。当然,毋庸讳言,前进中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比如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发展方式需要调整,农业发展滞后,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外需有力、内需不足,节能降耗、治污减排减碳力度不够,收入分配及贫富差距较大,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环保等许多民生问题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及贪污腐败、不正之风需要加以克制和纠正等。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倍努力,比如:科技创新,信息革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转型:包括从强国向富民转型,外需向内需转型,以及消费型社会出现,农业向工业转型,农村向城市转型,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从制造发展转向创新发展,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建设低碳经济,适度宽松规制,促进经济市场化运作。纵观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大势,在未来的道路上,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和风险,但改革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实践永无止境、创业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在改革发展创新实践的道路上解决前进中各种各样的难题、风险和挑战。可以肯定,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面向未来,信心满怀,大有作为、前程似锦。诚然,上述八点既是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和实力,又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模式和规律,还是中国改革、发展、创新、实践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发展。
  现阶段,如何推进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如何发挥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至关重要。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是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是共富主义道路,而决非民营化、私有化,只有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改革发展观和科学改革发展政策,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即唯物发展观,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的指导思想。改革也应如此,从发展观推论改革观,即改革也要坚持科学改革观即唯物改革观,和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的思想。改革为了人民,就是要在改革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改革依靠人民,人民群众始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改革就是要为中国社会带来实际利益,为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就是改革要讲究科学成本,改革的成本和收益、改革的得与失、改革成本的承担者和改革收益的享有者要大体一致和基本共享。这也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基本要求。要始终端正社会主义改革目标和方向,继续不断把改革发展推向前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创造新理论、新观点、新成果。我们必须遵循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坚持把不断改善的优质管理与市场化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该有效计划管理的就毫不犹豫地管起来,该市场化管理的就毫不犹豫地市场化运作,宏观调控,微观放活,不必瞻前顾后,模棱两可,举棋不定。把握社会主义方向,牢记共富发展观,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两条社会主义标准,运用市场和计划两种经济调节手段,实践中庸之道,中庸即永远达到“恰到好处”,掌控最佳时机和最佳状态,既不要超越,也不要滞后,循序渐进,无过不及,量力而行。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努力改善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善于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条件,化消极为积极,化劣势为优势。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沿着社会主义轨道稳定、持续、协调、科学、和谐、健康地发展,不失时机地与时俱进地快速前进吧!市场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必然贯穿于人类各个历史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而后者的社会比前者的社会,一个比一个更先进、更科学、更发达、更优越、更民主、更自由、更富有、更文明。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真理。
  基于以上唯物发展观和科学经济观,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如何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如何发展,世界经济如何发展,就不言而喻了。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导致革命和新的共产主义国家的诞生。”只有永恒的共产主义,没有永久的资本家。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国各党、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及世界人民为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为“均贫富、等贵贱”和高度共同富裕的“世外桃源”(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在全世界的实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吧!
 
  注:《桃花源记》是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的散文名著,大约1600年前,他描述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自由平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和共同富裕的和谐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图景。
 
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
论、发展观及和谐哲学问题
  最后简略谈一点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展观及和谐哲学问题。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展观以及和谐哲学来武装头脑、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发展世界、创新世界,推动全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的问题: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总的根本观点。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每一个人到一定年龄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待人处事。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用已经确立的世界观,即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去分析、处理问题,就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方法论。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方法就是对客观规律的自觉行动,自觉按照客观规律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按照认识规律来认识世界,按照客观世界固有规律来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就是中庸之道,就是最合理最恰当符合客观实际的方法,就是方法论。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是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方法、普遍联系的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就是方法论。顺便说点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互相贯通的,有什么样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制约着人生观,人生观反映出一定的世界观,一个人只有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一个没有正确人生观的人,很难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发展世界、创新世界,就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展观。也是共产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即唯物主义发展观,即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或曰唯物科学发展观,简称唯物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唯物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即唯物发展观,就是社会主义发展观、共产主义发展观、共富主义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贡献、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全面工作的重要指南。发展为了创新,创新推动发展,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的核心和基础。唯物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共产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共富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科学发展观即唯物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即唯物发展观是全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理论观点和重要战略思想。要用唯物科学发展观促进以人为本发展观、共富发展观、和谐发展观、科学世界观、科学经济观、科学和平观的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社会主义国家一些人,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觉得共产主义茫然不可知,远不可攀,望不可及。其实,共产主义并非可望不可即,也并不渺茫,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即将来临。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共产主义实践的一部分。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等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每一成就,都是对共产主义这一壮丽事业的一分贡献,都是向着共产主义这一宏伟目标的迈进,都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历史飞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对每个共产党人和每个中国人的政治考验,要矢志不移地永葆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为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终生。共产党的宗旨和目标是推动人类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在共产党领导下,没有办不到的时候,也没有办不成的事。我们要坚定信心努力用共产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展观及和谐哲学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到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用科学发展观即唯物发展观,统领全球社会主义发展全局,推动全球实现社会主义,并迈向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和谐哲学或仁(人)和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谐哲学,是社会和平发展规律的哲学(和平发展观),是社会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和谐发展哲学,是和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哲学。就是中庸之道。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简而言之,“中者天下之本,和者天下之道。”中庸即中和(中即中和,庸者用也,中庸即用中和),中庸的实质就是寻求社会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的,和谐哲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仁和”思想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在现代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和谐理论体系发展。和谐哲学理论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发展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人们,任何社会事物发展都有量变和质变之分,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螺旋上升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现阶段,已从战争频发年代进入和平发展时期,战争已经过去,和平已经到来,虽然目前仍有零星战乱,终将消失,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必将取而代之,最终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和谐大同世界。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斗争方式、斗争哲学,即暴力革命或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武装夺政政权,即以武力推翻一切旧的社会秩序,创立新的社会秩序,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世界大战期间,在现代和平发展时期,已经少之又少,直到完全过渡到和平方式。一种是革命和平方式,即和谐哲学或和平手段,比如:理论观点争论、媒体与论争论、文章论著争论,议会竞争、党派竞争、发展模式竞争,思想斗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制度改革、所有制改革、上层建筑改革,和平公开群众运动、游行示威、立法等和平方式,改革旧的社会秩序,创立新的社会秩序,未来主要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其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和谐世界。和谐与斗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和谐,和平因素远远大于战争因素,其结果是和平必然压倒战争,和谐必然代替动乱。和谐哲学和斗争哲学的共同基础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们各有其客观性和合理性。从斗争哲学转向和谐哲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和平发展时期,提倡和实践和谐哲学,是世界各国长治久安、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助产婆。不过马克思主义者,并不一概拒绝使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牺牲和避免破坏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看到资本主义更多的新变化,如资本主义快速发展、阶级矛盾趋向缓和、民主不断扩大、工人许多权利得到法律保护等。故他们晚年更倾向于用合法的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马克思崇尚和平斗争方式。在工业革命时期,劳动者悲惨处境,不可避免地触发了工人革命的思想,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影响整个社会,使欧洲陷入政治动荡。马克思把革命理解为历史自然发展的结果。在马克思思想日臻成熟时期,马克思对欧洲革命前景,产生了新的看法,他认为“最好还是更为和平、更为人道的斗争方式,将斗争与民主制度的发展、与工人阶级本身地发展水平联系起来”。他对英国一些工厂订立规章制度的评价是,“社会第一次自觉地、全面地影响自发形成的生产秩序”,他主张可以通过立法解决问题。他坚决反对所谓“兵营式共产主义”,他认为“在集体组织生产和交换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消除私人所有制的矛盾,提供了可能性”。又指出:“社会化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客观上要求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在1872年,马克思说过“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如果我们对他们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许还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一句话表示:消灭私有制(即废除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又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还指出:“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集体财产,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恩格斯于1847年11月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写道:“第十六个问题:能不能用和平的办法废除私有制呢?答:但愿如此,共产主义者也会是最不反对这种办法的人。”此后恩格斯更明确地说:“1848年的斗争方法(指1848年春天爆发的欧洲‘民族春天革命运动’),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可见革命斗争手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唯一方式,革命和平手段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社会变革,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重要方式。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转化的历史过程,以和谐哲学取代斗争哲学是时代的进步、人心的向往、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一大飞跃、一大突破、一个里程碑。不同意识形态可以长期和平共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长期和平共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和谐的社会形态,是一个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更大优越性、更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能促进社会和谐的先进社会制度。和谐社会就是差异和矛盾各方平等共处,整合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的社会。随着科学知识和先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自然运转,在21世纪及其以后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信息、政治的多样化、多元化、多极化、无极化、社会化、全洲化、全球化、一体化、大同化的发展和推动下,资本主义社会必将逐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天时地利人和之壮举,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共产主义更是充满和谐的美好社会,是真正自由、真正公平的社会,是阴阳和、万物生,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的社会,是均贫富、等贵贱和高度富裕的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不懈追求和奋斗的最高目标,人类这个宏伟目标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也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时代呼唤和谐哲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和谐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发展观即马克思主义和谐哲学观,就是唯物主义和谐发展观,简称唯物发展观或和谐发展观。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和谐哲学和唯物发展观武装头脑,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发展世界、创新世界,推动全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历史发展规律,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
  从世界和中国的考古发现,人类智人起始至今只有一万或一万多年,世界和中国有记载的人类文明社会,大约有五千多年历史,说明智人及文明社会的人类历史年龄还是很年轻的,并不久远,但个人年龄以100岁为例就太短暂了。因此,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不断寻求、创造和享用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理想社会。无可非议,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只能活一次,在这短暂的100岁左右的个体生命有生年代里,现代人更应该珍惜和平、珍惜自由、珍惜民主、珍惜公平、珍惜时光、珍惜资源、珍惜生态、珍爱环境、珍爱地球,珍爱生命、珍享人生,共同创造人类自己的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然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变革,都是用一种剥削关系和私有制代替另一种剥削关系和私有制。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里,由于阶级矛盾或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或霸权之争,战争累累频发,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560年的人类历史中,共发生大小战争大约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从1740~1974年的234年中,共发生过366次战争,平均每年1.6次。由于帝国殖民争霸导致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历时4年多,有31个国家约15亿人卷入战争,在战争中死亡人数近1000万,由战争引起的饥荒导致的死亡人数,更多达2000多万。一战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浩劫,但是战争绐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破坏时,也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不自觉的推动作用,对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发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促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一战和二战还带来了东欧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革命运动,给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送来了社会主义。一战不仅直接导致了二战,还引发了人类最大的意识形态对抗——冷战,同时也将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长久化,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乌克兰危机。经历了世界性的战争浩劫之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强盗逻辑,在20世纪不得不作出修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思·沃尔兹写道:“在20世纪,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观点,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可言,只有程度不同的失败。”坚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不害怕战争,一旦战争爆发,用保卫战争反击侵略战争,用战争消灭战争,此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9月)爆发和结束就是如此。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前所未有的浩劫,长达6年之久,中国和前苏联作为二战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是抗击纳粹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力量,经历了最残酷的考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捍卫人类尊严重建世界和平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人类将永远铭记中国、俄罗斯和其他盟国人民为赢得胜利、为抗击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反人类思想与恶行、为重建世界和平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中俄作为二战的主要战胜国,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坚定地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反对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将尽一切努力防止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人类必将永远战胜战争,消灭战争,永远迎来持久的世界和平。二战后到1986年的40年中,共发生87次战争,平均每年2.3次。其中亚洲29次、中近东及北非26次、非洲17次、中南美洲10次、欧洲5次。二战期间死亡共5500万人,其中苏联2060万人、中国1000万人、德国730万人、波兰600万人、犹太500多万人、日本180万人、南斯拉夫170万人、法国81万人、吉普赛50万人、匈牙利42万人、英国38万人、罗马尼亚37万人、意大利33万人、美国26万人、荷兰21万人、希腊16万人……(摘自新编读报手册)。可见战争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多么大的损失和牺牲啊!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发展进程造成多么大的滞后和延缓啊!希望全世界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们头脑清醒地认识到:人们来到世界上只能活一次,而且只有短暂的100岁左右,何必要自相打仗呢?无休止的残酷的战争该停止了、结束了,不要再打仗了,永远休战吧!试想若干年后,人类肯定会实现永久和平,进入没有战争的社会,到那时我们的子孙后代,回忆过去,追思祖辈,觉得以往(指现在)战争不断,先人们也太愚昧无知、荒唐可笑了。我们何必不在当代由我们这代人,尽快终止战争,实现永久和平呢?为什么要让子孙后代取笑我们无能呢!瑞士联邦大厦穹顶上刻着拉丁文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不仅要为当代人着想,更要对子孙后代负责。瑞士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寒说:“不应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应为和平和谅解服务。”表明和平是世界的希望,人类的向往。我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坚持和平、反对战争,希望那些战争狂人,收回你们的战争灵魂吧!奉劝那些战争幽灵们,不要在人间兴风作浪为所欲为了,让永久和平占领人间、占领世界吧!人类应当大彻大悟,共同实现永久和平。美国政治家亨利·基辛格在《关于中国》一书中,引用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在他的《论永久和平》一文中说:“世界最终会以下列两种途径,实现永久和平:即通过人类的大彻大悟或通过巨大的冲突和灾难,其巨大程度已经让人类再无其他选择,我们就处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可以肯定人类社会只能选择前者而绝非后者,后者是历史悲剧,人类不会答应悲剧重演。即只能通过人类自身自觉的大彻大悟,而绝非通过巨大的冲突和灾难(比如世界大战或局部核大战?)而觉醒。人类唯一的选择就是自觉的大彻大悟,实现全球永久和平。不仅大冲突大战争大灾难不应也不能发生,就是小冲突小战争小灾难(比如内战)也应当竭力避免。用和平方式取代战争方式处理问题,通过政治对话协商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要和谐理智的处理国内矛盾、民族矛盾、文化宗教纠纷以及地区冲突,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地球上如果没有战争,不搞军备竞赛,不搞军事扩张,不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废除军事条约,把军事装备和战争费用全部用于和平事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可以极大地提高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地球上没有穷人,何乐而不为呢!为了同一个星球上的共同命运,当今世界,正在走向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飞跃、大合作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富是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只有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富的大旗,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创共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滞后,要合作不要分裂,要共富不要贫穷,全社会才能向着全球化、一体化、共同化、大同化方向前进与发展,全球人民才能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共同富裕的和谐生活,何乐而不为呢!人类为什么能共富呢!怎样才能共富呢!只要做到两点就能实现共富主义社会:?譹?訛实现世界和平:世界和平,消灭战争,实现无战社会,无战世界,无武器装备社会,无军队社会,保留公安警察部队,维持治安,无军费开支,全球军费开支占全球GDP是多少呢?人均是多少呢?其军费开支全部用于和平建设,全球人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实现和平共富,和平共处。建议联合国召开世界和平大会,让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参加,讨论全球实现永久和平,停止战争,任何国家不得用战争方式解决争端,包括国内战争,只能用和平谈判协商方式解决分歧。大国要带头裁军,不发动战争,不使用武力,不扩军备战,不研制新尖端武器,首先销毁核武器,不侵略别国,不用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不以武力相威胁。大国要严格控制武器出口,更不能出口远距离高尖武器,任何国家不得向恐怖组织出售武器。联合国组建和平部队,制止任何战争,平息任何战争,以实现全球和平。联合国召开世界和平大会,世界各国全部参加,组织全球各国制定和平条约和宣言,规定实现和平,制止战争的各项条款,世界各国首脑签字,共同执行,共同遵守,任何国家不得违约,发动战争。联合国成立和平委员会,负责领导、管理、监督条约实施,以达到制止战争,消灭战争,防止世界大战重演,实现全球永久和平。?譺?訛实现共同富裕:废除大富豪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大富豪、没有大资本家。世界上1%的超级巨富占有99%人的财富,全球人均占有是多少呢?全球62个特大富豪占有的财富相当于全球一半人口的穷人(约35亿)的财富是多少呢?全球财富是一只大蛋糕,世界人口99%的普通人只分得1%的世界大蛋糕,而占世界人口1%的超级富豪抢走了99%的世界大蛋糕,这个世界公平吗、合理吗?世界向何处去呢、人类向何处去呢?这是资本主义严重财富不平等、两极分化的特征和腐朽,全球人民应当从睡梦中醒来,敢于打破旧世界,创建新世界,废除资本主义超级富豪生产资料私有制,要把全部资本和财富化归各国人民公有共有,共富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和平实现共富主义社会而英勇奋斗!做到上述两点,把这两笔钱加在一起是多么多么巨大啊!化归全球人民公有共有,人均占有是多少呢!或者把全球人民每年创造的财富总量,扣除社会建设和生产发展基金,其余化归全球人民,人均占有是多少呢?这么巨大的财富,化归全球人民共有,实现共富主义的幸福世界是毫无疑问的,地球上没有穷人是完全可以兑现的。这里我请求国际著名“精算大师们”,算一笔大账,用精确数字及更有力的证据公之于众,让世界人民心服口服。全球人民及其子系后代都来认真思考关系全人类的和平、生存、发展、合作、共富、幸福的大事,为全球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即共富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吧!我们呼吁“无战(争)时代,无战(争)世界”的来临!人类还应当停止对金钱的顶礼膜拜,创建一个更加人道的和谐民生社会。人类为什么不能寻求一个既不损失财产又不流血牺牲的受到全世界最广大人民拥护和支持的和平方法去创造一个没有战争、阶级、剥削的自由、平等、民主、公平、人权和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呢?人们已经开始扪心自问,什么样的社会才是能够让我们幸福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早就为我们人类想到了:即用和平的办法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创建一个最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当代社会为什么不能用和谐方法及和平手段去处理和解决人与人、事与事、群体与群体、宗教与宗教、民族与民族、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呢?希望全球人民都起来反对暴力、反对恐怖、反对霸权、反对对抗、反对战争、制止战争,消灭战争,大国带头全球同步裁军,消毁一切战争武器,首先销毁核武器,逐步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平实现理想的高度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但愿全世界人民及其子孙后代都来思考这个关系全人类和平、生存、发展、共富、幸福的重大而根本的课题。全球人民,共同努力,为了同一个地球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用百折不挠的精神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富主义社会事业推向前进。
  本文的目的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意在抛砖引玉,但愿它也能对其他国家,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所借鉴和参考。德国《明镜》周刊2005年8月22日刊登一期《多数德国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仍有现实意义》的封面文章,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明镜》周刊记者采访了不来梅大学劳动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道夫·希克尔,和柏林自由大学的历史学家保罗·诺尔特。希克尔说:“马克思是有创造性的天才的思想家,他改变了世界。首先,他为我们说明解释了剥削的问题,我们今天仍这样理解‘剥削’这一概念,即越来越多的人对企业以及投资所垄断的经济的依赖性不断增强,马克思把经济理解为经济强权的表达方式,他不相信存在着许多小企业家之间相互竞争的田园牧歌,他将经济描述为高度集中的活动,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三卷中的许多论述是相当正确的,“我们正处在一个由投机资本支配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投机资本追逐的目标完全在于短期利润,但其代价却是工作岗位的丧失(失业),对于这些投机的泛滥,马克思早已有所预见”。我们这个社会日渐分裂,10%的家庭占有47%的财富,来自社会下层的人是很愿意从事政治的,而且这一阶层在不断扩大,低薪阶层正迅速补充到它的队伍中。不来梅大学规定:马克思著作是必读物,此外还有凯恩斯、史密斯及海克等著作都列入必读名单,我们还对《资本论》作了注释,出了一个平装本。诺尔特说:“是的,他是一位天才的作者,在19世纪和20世纪新的思想史中,他与弗洛伊德和尼采同属一个范畴,达尔文也算在其中,这是一个绝佳的四重唱!作为社会主义理论家,马克思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以及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模式,并勾画出一个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远景’。这些在过去都非常吸引人,现在仍令人神往。”“马克思永远是一位头脑清醒、思维敏锐、笔锋犀利的理论家。关于阶级分析,今天我们再次遇到阶级构成的现象,遇到一个越来越被分裂的社会,我们社会分配不公,造成人们自己无法摆脱的社会处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主义,富于创造性,而且卓有成效,因为它是第一个跟一个人联系起来的主义。他催生了一项知识分子运动和政治运动,没有工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可想象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运动也是不可能的。”21世纪初我们需要像马克思这样思想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的形势。明镜周刊民调显示,2/3东德人和56%西德人,认为社会主义是种好思想,只是迄今为止实施得较差,有超过一半的德国人,认为“卡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今天仍有其意义”。多数德国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马克思的预言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现今不仅丝毫没有失去其自身价值,而且是我们时代急需的精神财富,应当永远奉为“圭臬”的理论指导。因此,希望借此倡导一场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的大学习、大教育、大宣传、大研讨、大争辩、大转折、大发展,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时代化、通俗化、大众化、全球化。让共产主义真理愈辩愈明,深入人心,为全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高思想认识和奠定理论基础,以利于推动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更希望世界各国各党、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战略家、军事家,以及世界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马克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当然,人类是万物之灵,万物之首,是生产方式的主体,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动力,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创造市场、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管理、新物质、新产品、新财富、新经济。从而创造新制度、新社会、新文化、新文明。人类是主体,市场是客体,人类支配市场,调节市场,通过市场发挥作用,决定一切,绝不是单纯市场,决定一切。总之,人类是历史的主体和动力,人类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人类通过劳动、通过实践、通过市场、通过创新,创新世界,创新历史,创新未来、创新一切,决定一切,支配一切,调节一切,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类观、唯物科学发展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是寡头垄断资本家、金融资本家、超级富豪资本家、投机资本家操纵市场,决定一切,没有单纯市场决定一切,绝不是西方某些人所谓的多党议会民主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世界、创造历史、创造一切,决定一切,这已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和现实所否定,比如:西方国家的六过度、贵族与平民、财富严重不平等、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频发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就是例证。也被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规律所否定,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形而上学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指导方向,提供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大成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实践创新呼唤理论创新,为理论创新积累经验,提供材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路线,是完全一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关系,与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和认识路线也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全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进程中,既要理论创新,又要实践创新,既要从群众中来,又要从实践中来,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不断发展,为创造历史,创造世界,创造未来,创造社会主义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直到全球共富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实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一篇简短而强有力的文章,它的第一句由一句名言开始:“一个幽灵、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游荡。”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同样著名的革命预测结尾:“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存的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脱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本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共产主义不仅要解放无产阶级,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本身才能得到解放。”我们要大声疾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世界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全世界劳动人民行动起来!大胆面对人类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富主义辉煌的宏伟目标,这是人类的希望,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要求,人间的天堂,历史的必然。国际歌唱得好:“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勇敢地去向往、去追求、去创造、去实现吧!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2]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1959年
  [3]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
  [4] 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5]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17、18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6] 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2005年4月
  [7]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吴树青等主编,1993年8月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程.伍伯麟主编,1993年12月
  [9] 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梁小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0] 资本主义与21世纪.黄仁宇
  [11]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高鸿业主编,2000年4月
  [12] 新编中国哲学史.主编冯达文、郭齐勇,2005年8月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编曲玉波、朱成全,2002年8月
  [14] 新编读报手册.荣进编,1986年报10月
  [15] 社会主义研究双月刊.华中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部
  [16] 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
  [17] 中华上下五千年.正坤编,中国文史出版社
  [18] 古文观止.王应麟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
  [19] 四书五经.赵莹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20]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1] 新加坡为什么能.吕元礼,江西人民出版社
  [22] 参考消息.参考消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