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经常接到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澳门、新加坡及本港等国家、地区的一些老年作者寄来的纸质书稿,有些书稿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给我们的审稿工作带来不便,故友情提醒:本社从现在起不再接受纸质书稿,一律改为电子书稿,书稿统一发邮箱zggjwycbs@163.com,请大家周知。
  •               紧急通知

       本网站多次受到黑客攻击,不少图书资料丢失,若您的图书资料在本网站无法查到,请发邮件至zggjwycbs@163.com与本网站取得联系,特此通知。
当前位置:主页 > 图书分类 > 文学类 >

正史中章氏族祖全传注译

\





                                       自 序
 
 
     《正史中章氏族祖全传注译》终于脱稿了,长期积压在我心头的敬袓意愿总算是得到了部分缓解。
        我,作为浦城章氏及祖三十六世孙、枞阳横溪章氏永一祖二十三世孙,被“绑进”章氏文化研究会后,逐步产生了就章氏文化研究,如何尽一点自已微薄责任的意愿。
说是被“绑进”,这是因为在此之前,一则,我学的是数学,从教后教的亦是数学,对文,尤为对以文言文编撰的族谱是缺乏阅读能力的;二则,在我成长的年代是忌言宗族的;三则,我的工作一直很忙,在主观上也不想让其他工作干扰我的主业。因此,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去了解一下家谱,以认清自己的宗源;更没有想到,透过先祖的创业、发展史,继承并恢弘优良的家族传统,为现代的中华民族与人类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没有料到的是二零零六年,在我回乡做“清明”期间,家族在村委会召开了横溪章氏宗亲会,会议决定四修族谱,我竟被委以编委会主任委员。在亲命难违的窘境中,只得勉为其难。此后,二零一一年三月,安庆章氏文化研究会成立,我又被推为名誉会长。且先后在“浦城章仔钧练夫人研究会”中又挂名“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四届理事会荣誉副会长”等。这样一来,我的主业虽然是探究“全新教育”,但对本族文化研究又不能漠然置之。于是在参加有限的氏族文化研究活动中,逐步明确了自己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尝试。
        一是完善“枞阳横溪章氏四修谱”。是谱经全族人戮力同心,历时四年,于二零一零年清明圆谱后,迄今又过去了八个寒暑。再览斯谱,觉得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如五修族谱条件尚不成熟的话,我拟修订“四修谱”,尽力把谱中的错漏减少到最低限度,最后印出若干套,以供后贤五修族谱时的参考。
        二是拟编撰《皖江章氏源流概述》。在参加“安庆章氏文化研究会”活动中,我有幸接触了一些族谱。敬览族谱后,便产生了把分徙后棋布于各地的章氏源流与发展概况介绍出来的想法。如能这样,不仅能让本族人能整体把握本族发祥的概况,也能使他族人了解各支章氏的来龙去脉,以及与本族间的关系,而且更会为编撰《安徽章氏会谱》乃至《中华章氏会谱》提供出必不可少的资料。基于这一想法,经几年的努力,对居住于安庆市各县市(含原来的枞阳县)的章氏源流,在整体上也已有了个眉目,并写出了近二十篇初稿,先后发表于《安庆章氏文化研究》。此项工作我想继续做下去,直至结集印行。
        三是出版《正史中章氏族祖全传注译》。我在学习先祖列传时,深感要搞清楚每一传中涉及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实属不易。加上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丢三忘四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只好借助烂笔头做些笔记。这样一来,待我学完二十五史中章氏族祖全部列传后,已积累了四十篇学习笔记,连同原文已达近二十万字,这就产生了让宗亲和爱好者共享的念头。如能结集出版,至少一则可以帮助阅读家谱有困难的宗亲,能有效了解本宗族祖在创造中华民族文明历史进程中所作的努力;二则可以激励子孙能以族祖中的先贤为榜样,厚德博学,以期更好地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现代服务;三则可以通过对族祖传记的深入探究,促进对章氏文化研究的深入。据此,我在对学习笔记加以初步整理后,先后在新浪博客中以“国史中章氏名人传略译注”为题相继发出,以期听取关注者的意见。现拟修订后,结集成《正史中章氏族祖全传注译》印行。
        正史,是指官修的以纪传体为编撰体例的史书。它是以帝王传纪为纲领并且由宫廷史官记录的有别于民间野史的中国史书,往往带有国家意志与民族情绪。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确定《史记》至《明史》的24部正统的纪传体史书为正史。《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舘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  “清史”未定稿。尽管《清史稿》由于成于众手,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也不夠慎密,是以存在彼此照应不周,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日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时有出现的诸多缺陷,但时至今日还没有看到可以替代它的清史。因此,《清史稿》作为二十五史之一,可以视为正史。以能入传正史的章氏族祖为代表,研究章氏发展史中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会表达出史学界中的共识,从而为本书确定了传纪入选范围。
印行本之所以把“章氏名人”改为“章氏族祖”,窃以为言章氏渊源必溯本至炎帝与齐太公,而将此二位始、远祖列为章氏族祖比说成是章氏名人是乎更确切些。
        至于把“译注”改为“注译”,只是实际工作的客观反映而已。本书入选的列传,注释皆系我所为,而译文除《清史稿》外,均录自《二十四史全译》。注释资料均源于辞书、词典与网络。对于一词多义,多选在本传特定语境中的涵意,很少作全面诠释。考虑到有的读者只需查看其中的一两篇,为避免为某个词前后翻找,因此对于某些词的释义在本书中会有重复出现的现象,在此特加说明。
         囿于我的水平,兼之在客观上已不容许我深入他地查看更多的方志与族谱,因此对本书中存在的问题,只能敬待方家的一一指正。若能如愿,则感激不尽。
 
                                                      章能全
                                二零一八年八月於安庆全新学校





 
                        目      录




001   ||   古籍中关于炎帝神农氏的传说
010   ||   史记·齐太公世家(节选)
020   ||   《史记》中的章邯
021   ||   (一)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节选)
025   ||   (二)史记·项羽本纪第七(节选)
031   ||   (三)史记·高祖本纪第八(节选)
036   ||   《陈书》《南史》中的章皇后传
036   ||   (一)《陈书》中的高祖章皇后传
041   ||   (二)《南史》中的陈武宣章皇后传
043   ||   《陈书》《南史》中的章昭达传
044   ||   (一)《陈书》中的章昭达传
055   ||   (二)《南史》中的章昭达传
059   ||   《南史》《陈书》中的章华传
059   ||   (一)《南史》中的章华传
062   ||   (二)《陈书》中的章华传
065   ||   《新唐书》中的章全益传
067   ||   《宋史》中的章频传
075   ||   《宋史》中的章得象传
086   ||   《宋史》中的章楶传
102   ||   《宋史》中的章衡传
109   ||   《宋史》中的章谊传
126   ||   《宋史》中的章颖传
137   ||   《宋史》中的章鉴传
142   ||   《宋史》中的章望之传
148   ||   《宋史》中的章詧传
154   ||   《宋史》中的章惇传
178   ||   《明史》中的章溢传
190   ||   《明史》中的章存道传
193   ||   《明史》中的章敞传
197   ||   《明史》中的章纶、章玄应传
209   ||   《明史》中的章懋传
221   ||   《明史》中的章拯传
225   ||   《明史》中的章侨传
232   ||   《明史》中的章正宸传
241   ||   《明史》中的章尚絅传
243   ||   《明史》中的章简传
244   ||   《明史》中的章旷传
252   ||   《明史》中的章潢传
256   ||   《明史》中的章世纯传
259   ||   《明史》中的章文炳传
262   ||   《明史》中的章银儿传
264   ||   《清史稿》中的章煦传
275   ||   《清史稿》中的章高元传
279   ||   《清史稿》中章学诚传
284   ||   《清史稿》中的章宗源传
286   ||   《清史稿》中的章庆传
292   ||   《清史稿》中的章攀桂传
298   ||   《清史稿》中的章瑶圃女传
300   ||   《清史稿》中的章学闵妻董传